丁雪貝 趙祺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概念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被人們所青睞并廣泛應用。作為當前研究的重要主題,它給許多傳統行業帶來巨大沖擊,并推動其進行轉型升級。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部分,對企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再互聯網+背景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將討論“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財務決策;管理會計
一、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的發展變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競爭日益加劇,企業為了在競爭中占絕優勢,必須要進行有效決策,而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正是符合了企業的發展需求,會計從單傳的核算職能向輔助決策職能轉變,當然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化、人工智能的的快速發展,也給管理會計帶來了一些新問題,例如數據安全、人才缺乏、保障制度缺失等,需要盡快解決,以保障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管理會計的發展。
(一)會計核算上的改變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管理會計在核算上也發生了改變,主要體現在及時性、便捷性和準確性上。
從會計核算的速度來看,傳統的管理會計時建立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主要通過手工或者電算化核算,從原始憑證的取得,記賬憑證的填制,會計賬簿的登記和會計報表的編制,全部都是手工或者會計電算化完成。但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實現了信息化的處理,從原始憑證的取得開始就充分利用網絡,提高了獲取的速度。而從原始憑證到會計憑證的這一步驟,傳統管理會計無論是使用手工處理還是電算化處理,都需要會計人員進行人工處理,根據復式記賬法把經濟術語翻譯成會計術語,而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結合,這一步可以通過會計機器人掃描自動完成。接著記賬憑證會按照信息化軟件設定號的程序自動登記成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處理速度大大的提高。從成本角度來看,由于在整個管理會計賬務處理過程中,都是通過互聯網技術自動完成會計核算,因此節約了這部分的會計人力,企業會計部門需要的會計人員大大減少,也節約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從會計核算處理的準確性上看,互聯網時代,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廣泛的運用,取代了傳統的手工核算,大大提高了核算的準確性,避免了人工核算中的誤差。
(二)輔助決策上的改變
傳統的管理會計模式下,輔助決策主要是依據前期的會計核算得出的數據,通過一系列財務分析方法,計算得出財務數據,以提供給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輔助決策。這種管理會計的模式雖然是財務會計的延升,也具備了輔助決策的功能,但由于其數據來源主要還是企業會計部門的核算數據,沒有能夠廣泛考慮市場行情、競爭對手和產品等因素,可參考性有限。而在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不僅僅可以利用會計部門的核算數據,更能通過網絡廣泛收集產品、價格、競爭對手、原材料供應、銷售渠道、消費者需求等有效信息,自動歸納綜合這些有效信息后再進行詳細的分析,這樣得出的結論更具參考性,輔助決策的功能可以大大的提高。
二、“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接入互聯網的數據存在安全問題
通過互聯網,可以更便捷的搜集企業外部信息和處理企業內部數據,但由于財務數據直接聯網,暴露在互聯網環境下,而企業缺乏相應的安全保障意識,或者即使有安全意識,由于人才和設備保障的不足,使得財務數據庫存在安全漏洞,很容易在互聯網下被非法入侵和竊取,給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此外,企業內部人員通過互聯網接口,也可能修改企業內部相關財務數據,造成假賬。因此安全性是困擾“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發展的首要問題。
(二)專業人才缺乏
互聯網技術下,對會計部門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熟悉財會專業知識,其次要懂得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而這些人才無論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都較為困難。內部培養上,傳統的會計人員僅僅會進行會計核算,而這些工作會逐漸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他們必須要學習新的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對他們的專業有一定的挑戰。外部引進上,這樣的人員屬于會計高端人才,數量少,市場需求量大,企業需要付出較高的成本才能引進。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手段日益更新,企業的財會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
(三)保障制度缺失
在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的信息收集、賬務處理和財務分析、崗位分工、網絡操作等方面都發生的改變。從企業內部看,企業財務部門較少了財務核算人員,增加了網絡操作和網絡維護人員,而企業內部的相關保障制度沒有及時制定,使得內部操作產生一定的漏洞。首先是崗位分工要明確,不相容的崗位一定要安排不同的人員,不能由同一人兼任。其次,通過互聯網收集來的信息要進行有效的鑒別,并要建立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保障外部信息和內部信息的準確性。
三、“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的對策研究
(一)加強數據的安全監管
在互聯網背景下,加強數據的安全監管必不可少,可以有效避免因遭受網絡攻擊而造成的企業信息泄密。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幾種方法:第一,在企業內部數據庫接入互聯網時,要建立嚴密的防火墻,并不斷的維護升級,以避免外部人員利用互聯網竊取企業內部信息。第二,對內部人員的操作,也要加強監管,崗位互相授權、互相制約,以避免內部人員對信息的非法篡改和泄密。第三,加強對數據信息的保存和維護,建立日常的備份機制,一份數據可以做三份備份,并存放在不同的房間里,以避免因網絡因素而造成數據丟失。第四,派專人進行安全監管和數據維護,一旦發現遭受非法入侵,要有相應的應急機制,例如切斷網絡連接、啟用備份數據等。
(二)培養專業人才
在互聯網背景下,雖然傳統的賬務核算人員大大的減少,由信息化和人工職能所取代,但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懂財會專業知識,還要懂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因此培養專業人才也是企業所急需的。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加大內部培訓,要定期給原有財會人員進行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特別是操作培訓,讓他們熟練掌握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的操作方法和步驟。第二,從物質上激勵原有財會人員接受新技術和新方法,并作為企業內部獎懲和職位晉升的重要參考。第三,加大外部引進力度,引進高層次財會人才,重點是對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的有較深刻的理解。第四,培養或引進專業的網絡技術人才,增加網絡維護和信息安全崗位。
(三)建立相關保障制度
在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雖然快速的發展,處理信息更加及時、有效,但也隨著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的出現,帶來了企業內部相關保障制度上的缺失,給企業信息數據和內部控制帶來了一定的隱患,需要加以解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建立嚴格的崗位操作規范,嚴格執行相應操作流程。第二,在企業一人多崗中,要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不相容崗位必須要由不同的員工負責。第三,嚴格授權制度,不同的崗位要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嚴格各個崗位的權限,通過互相授權制度,避免漏洞。第四,建立嚴格的財產清查和盤存制度,采用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相結合,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相結合。第五,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避免財務漏洞帶來的損失。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會計也從傳統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從核算職能逐漸向輔助決策職能轉變。而在互聯網加背景下,管理會計與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結合日益緊密,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阻礙其快速發展,因此,要從加強數據的安全監管、培養專業人才和建立相關的保障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以促進互聯網加背景下管理會計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沈哲.互聯網+背景下利用大數據提升管理會計的效能時代會計改革與發展[J].科技經濟市場,2019,(11):44-45.
[2]杜驊.“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9):104-105.
[3]劉娟.對“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會計創新的思考[J].中國國際財經,2019,(5):70.
[4]寧寧.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會計創新分析[J].河北企業,2018,(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