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磊
摘要:近年來,河北省財政部門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引,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著力構建完善財政支持“三農”工作政策體系,以制度建設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本文總結了河北省財政廳完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的成功經驗,為各地財政部門提供了有益借鑒。
關鍵詞:“三農工作” 財政支持 有益借鑒
近年來,河北省財政部門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引,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著力構建完善財政支持“三農”工作政策體系,以制度建設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一、著力支持扶貧開發,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是出臺支持貧困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試點政策。將中央20大項和省級20大項資金使用權下放到貧困縣。2016年到2019年,河北省下達省以上整合涉農資金近600億元,支持了貧困縣扶貧產業發展、貧困村基礎設施改善,為如期脫貧提供了資金保障。二是研究制定支持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10項財政政策。確定2018至2020年每年單獨安排10個深度貧困縣每縣1億元。2019年,下達10個深度貧困縣10項財政支持政策資金近150億元,實現大幅增長。三是制定扶貧資金監督管理追責辦法。該辦法共30條,區分不同責任主體、追責情形,首次劃定五類責任主體60項追責情形,全程落實扶貧資金管理和監督責任,架起了河北省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高壓線”,有效破解了部門間資金監管職責交叉、分工不清、難以形成合力的問題。四是制定出臺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實施辦法。對各類扶貧資金預算的編制、執行、決算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組織全省財政系統扶貧資金撥付、監管、績效評價“回頭看”,得到省政府領導肯定。五是制定出臺推進財政支農資金支持資產收益扶貧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對資產收益類項目實施方的條件、確定程序、項目及入股資金管理、收益分配、扶持對象、風險防控等作出了具體要求,明確各部門責任分工,全面規范全省財政支農資金資產收益扶貧工作。
二、著力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四個農業”建設水平。
河北省財政廳按照發展“四個農業”總體要求,認真落實支持農業供給側機構調整政策,積極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支持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農業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農產品供給機構更趨合理、供給能力顯著提高。一是會同省有關部門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的政策。對標國際一流水平,旨在建設優質奶源基地,壯大乳品加工企業,完善利益連結機制,提升全省奶業品牌知名度。2017-2019年,省財政每年安排1.2億元省級專項資金支持奶業振興工作。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奶牛存欄106萬頭,同比增長5.9%,;生鮮乳產量320萬噸,同比增長9.4%;乳產品產量371萬噸,同比增長11%。二是出臺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作政策。聚焦農產品加工、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關鍵能力提升,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高效發展,充分激發內生動力,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2019年,省級安排省級專項資金3500萬元、爭取中央資金2.6億元,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三是出臺支持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政策。省財政共籌措爭取穩定生豬生產相關資金共計7.79億元,加大對種豬場、規模豬場臨時貸款貼息優惠力度,提高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支持非洲豬瘟疫病防控等工作。
三、著力支持綠色為導向的農業生態補貼政策,全面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河北省財政廳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農業農村污染和生態保護,落實和完善農業補貼制度,創新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方式方法,推動綠色為導向的農業生態補貼政策。一是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持續穩定實施農業補貼制度,鞏固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成果,2016年到2019年共發放耕地地力補貼資金270多億元,推進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農民保護耕地責任相掛鉤,支持農業綠色發展。二是出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方案。通過財政補助和市場化運作方式,以農用有機肥和農村能源為重點,加大對糞污收集、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建設的財政補助力度,鼓勵建設以畜禽糞污和農作物秸稈為主要原料的能源化綜合集中利用,2018-2019年投入財政資金9.38億元。項目完成后,項目縣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
四、著力支持水生態治理改善,切實提升水生態環境水平
河北省財政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治水方針,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建設,不斷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水平。一是出臺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系列政策。堅持規劃引領,制度先行,會同相關部門編制長期治理規劃,制定分年度實施方案,及時出臺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水利發展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等制度辦法,明確資金支出內容、資金撥付程序、資金績效管理等內容,確保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資金使用、管理有章可循。截至到2018年底,累計壓減地下水29.6億方;2019年預計形成壓采能力6.88億方。二是出臺水價調整補償的相關政策。代省政府起草了《關于建立水價調整補償機制的意見》(冀政發[2016]51號),明確提出建立水價動態調整機制和水價補償機制,調整城市配套費標準,調標后的配套費增量收入重點用于水價補償及支持管網建設。2019年,全省引江水量達到22.4億方,達到規劃分水量的74%。三是出臺支持引黃調水資金管理政策。會同省水利廳研究制定了引黃調水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對引黃調水實行統一的補助政策,省級補助農業和非城市景觀生態用水費用的50%。2019年,省級安排引黃調水補助1億元,支持引黃調水5億方。
五、著力支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農村環境質量
一是落實河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2018-2019年,省財政安排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規劃)專項資金34.983億元,支持整縣整村推進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截止到2019年底,將有61個縣全域完成整治任務目標,20個縣部分完成任務目標,共支持建設15個鄉村振興示范區和145個鄉村振興示范點,改造農村廁所326萬座。二是完善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政策。出臺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績效管理辦法等資金管理政策,確保了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規范管理落到實處。2019年,省以上財政安排獎補資金16.67億元,帶動農民籌資籌勞和社會資金投入1.78億元,共8234個村、社區實施了街道硬化、街道照明、公共綠化、小型水利設施修建、公共環衛設施、人畜飲水工程等公益項目9327個,直接受益人口達到1097萬人。三是出臺支持村級集體發展政策。制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出臺加強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資金管理措施,從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管理制度入手,不斷提升全省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資金管理水平。近四年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項目2800多個,累計為村級增加收入6700萬元,累計帶動村民增加收入6872萬元,為28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入1094萬元,戶均增收3802元。
(作者單位:河北省財政廳農業農村處)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