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徐州 齊同合
信息化時代發展下,城鄉一體化趨勢已逐步顯現,不僅體現在文化與經濟方面,同時也體現在醫療民生方面,為有效推進新醫改發展,相關人員理應關注城鄉醫療保險,通過對比研究其差異點與特殊性,了解其實踐情況,并在分析所存問題的基礎上探究其銜接,以此推進新醫改的進行,提高其統籌層次。與此同時,城鄉醫療保險基本情況的對比,一方面體現出當前新醫改發展面臨極大困難,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城鄉發展不平衡對醫療保險實行的影響,因而也是當前醫改研究的一大重點。
1.統籌層次與籌資情況對比。由于當前新農合的確立大多通過縣級進行管理,因而在不同新農合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其統籌模式也極為不同,但對于城市居民而言,其醫療保險主要由市級管理,在統籌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而在籌資方面,因當前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新農合的籌資水平要遠低于城市居民,其所確立的籌資標準也低于城市標準,這既是受城鄉發展不平衡所影響,也是針對兩者不同社會情況所決定的醫療策略,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一大重要不同點。
2.參保人數與財政補助對比。財政補足的數額與居民繳費息息相關,往往取決于居民的基本收入,但根據數據調查可以發現,盡管近年來新農合繳費情況已有明顯好轉,但仍與城市居民繳費有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其人均財政補足上數額的差異。與此同時,在參保人數方面,新農合所涵蓋的參保對象范圍較小,尚未覆蓋部分孤老群體,但城市內孤老群體即便不繳費也可享受待遇,這便形成鮮明對比。
3.運作模式與醫療服務水平對比。與城市經濟相比而言,農村經濟水平較低,其科技水平也落后于城市,這便導致新農合的運作大多依靠人工而非機器,盡管這種運作模式極大地降低了運作成本,但也會造成諸多漏洞,是其發展的潛在危險。而城市醫保的運作大多借助互聯網操作,耗費較高的運作成本,極大地降低了其出錯率,保證醫保的正常推行,這也是與新農合所不同的。在醫療服務水平上,新農合的確定地點往往是鄉鎮的衛生院,與城市相比其條件和水平較低,科技設備也較為落后。而城市醫保大多規定為市區衛生中心,在基本的醫療服務與水平方面有一定保障,具有較強的優越性。
4.醫保待遇方面的對比。據數據統計可知,在支付限額方面,新農合的最高限額可達其收入的六倍,盡管其門診費用不予報銷,但在住院方面城市醫保數額要遠高于新農合,卻在報銷比例方面低于新農合,這是受兩者居民基本收入與社會情況所影響的,且在生育費用方面,由于當前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因此新農合將報銷其居民生育費用,但城市居民費用則不予報銷。
1.城鄉醫療政策統一性問題。一方面受城鄉間用藥種類與報銷比例不同的影響,城鄉醫療政策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其數額、百分比以及用藥范圍上,且隨著這些差異性發展,各醫療部門在運作方面所使用的手法也各有不同,這便造成其政策的不統一。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軟件選擇的不同,為保證運作過程的完整與準確,相關部門必須對其人員進行一定培訓,學習不同設備,又因城鄉政策的不同,其所培訓的內容也往往存在較大差異,這也體現出其統一性問題。
2.城鄉醫療機制管理性問題。管理策略是一個極大的范疇,既是保障其基本運作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保證其公平性與可行性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當前城鄉醫療機制存在著多種制度,因而需要較多部門對其進行管理,以保證基本的運作。但由于各部門間溝通較慢,應對檢查較為困難,使得各部門管理間銜接較差,常常出現延緩處理現象,這也是其管理問題的一大體現。
3.城鄉醫療制度區域性問題。由于當前我國醫療制度遵循一定的區域原則,指明其就診醫院應為當地指定的醫療機構,根據其相關政策進行一定的報銷,而在非指定機構的報銷則需要辦理相關手續,這便造成城鄉醫療報銷存在極大的區域性問題,即區域影響其報銷與就診。由于這種政策原則,使得居民在進行報銷時手續的進行存在延緩,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居民的正常報銷與生活,這也是當前制度的一大問題所在。
4.城鄉醫療運作資源性問題。城鄉醫療運作往往是一個綜合性過程,需要的是各部門的銜接與管理,而在這一過程中由于當前我國城鄉政策與制度的不同,其管理模式上也各有不同,這便導致其部門人員需要定期進行培訓與資源整合,極大地耗費了人力與物力,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費現象。與此同時,醫療運作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資金流動,而城鄉間差異將造成這種資金流動的差異,因而加劇其資源的損耗。
1.政府發揮統籌城鄉醫療制度的主導作用。要想有效進行城鄉各醫療保障管理間的銜接,首要的是加強政府在其間所起的主導作用,體現政府的統籌規劃,并通過對保險范疇的界定,制定符合當地發展水平的醫療項目,推進城鄉間的制度銜接,以此達到城鄉一體化趨勢發展,實現醫療保險制度方面的平衡。另外,政府的主導作用往往起著決定性影響,因此只有有效實行對城鄉醫療管理的主導,才能打破當前發展差異性較大的僵局,推行新醫改發展,進而實現城鄉一體化在醫療保險上的進程,這既是當前城鄉居民在醫療保險問題上需求的體現,也是踐行新醫改的象征。
2.整合城鄉多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間受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影響,其基本籌資與管理也出現了較大差異,而這種差異性是必然存在的,是新醫改推行中不可忽視的一項,理應受到高度重視。為有效解決由此帶來的諸多問題,相關部門理應在遵循醫改政策的基礎上完善保障體系,通過整合制度實現兩者統一,保障其基本的平衡性。此外,在滿足城鄉居民供求所需的同時,勢必要考慮到其發展的差異,進而在整合過程中加以發展,以此實現醫療保障公平,保證居民基本公平權益。
3.實行醫療保險基金統籌。醫療保險基金的存在是實現城鄉醫療銜接的關鍵,其不僅能實現兩者間的統籌管理,同時也能縮小城鄉醫療差異,提高其相應醫療服務水平與技術設備水平,是極為重要的存在。但目前由于保險基金大多以地方進行統籌,其往往具有較弱的抗風險力與自我運作力,存在極大風險,這便造成城鄉醫療統一發展的不穩定,制約其制度銜接,為此相關部門理應推行醫療保險基金統籌,既在不同基金會間開展橫向統籌,同時也要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市省間的縱向統籌,只有二者同時進行,才能保證其基本運作,使得全國醫療保險逐步統一化,縮小城鄉醫療間水平的差異。
4.縮小城鄉經濟發展差異。經濟發展差異始終是制約鄉村醫療保險的一大重要因素,是影響其與城市醫療制度銜接的關鍵,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相關部門理應在引導其醫療發展的同時,通過市場調節人力資源管理等手段,使鄉村經濟發展提升,盡可能解決其與城市經濟水平差異較大問題。只有經濟水平提升,在醫療保險方面的運作才能快速進行,保證其與城市的基本銜接,進而實現新醫改在全國范圍內的推行。
5.及時跟進地方醫療設備。正如城鄉醫療保險對比中所分析的,制約城鄉間醫療銜接的不僅有城鄉經濟水平差異,同樣也有其醫療設備差異,而這種差異既體現在設備上的落后,同時也體現在其實操人員技術上的落后。為有效解決城鄉醫療制度銜接問題,相關部門理應加大對其設備引進的資金提供,及時跟進城市先進醫療設備,定期對專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以實行城鄉間設備與技術的統一。當然跟進醫療設備需考慮到鄉村整體發展,是在適應其整體情況下所進行的醫療改革,因而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漸近性。
在城鄉一體化趨勢日漸明顯的今日,新醫改的推行不僅是醫療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居民生活的需要,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盡管當前相關部門已逐步開始推行城鄉一體化醫療改革,改善醫療衛生服務與設備情況,完善相應的醫療保險制度,但在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銜接上仍存諸多問題。為有效解決醫療保險在銜接上統一性、管理性、區域性和資源性問題,相關部門理應開展行動,在加強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整合多種醫療保險制度,切實有效的進行全國醫療基金的統籌管理,縮小城鄉間經濟水平與設備技術的差異,以此達到城鄉統一發展,從而有效推行新醫改的進行,保障城鄉間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