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璐 王帥奇
化療通過使用化學治療藥物殺滅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和手術、放療一起并稱癌癥的三大治療手段。但很多人一說到化療,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副作用(嘔吐、頭發、精神不振等),還有人認為化療不僅無效反而會加速患者死亡。此種認識其實是不對的,雖然化療有明顯副作用,但其在抗癌道路上功不可沒。
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是目前的癌癥治療原則。因此,得了癌癥,首先考慮是否可以手術切除。
早期的癌癥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將癌灶“一鍋端”。部分患者在手術時并未發現遠處轉移,但在術后一兩年的時間,癌灶又重新出現,甚至發生遠處轉移。這是由手術時的殘留癌細胞或者當時臨床檢查并未發現的微小轉移灶發展而來的。為了消滅潛伏在體內的微小轉移病灶,殺死一小部分“逃逸”的腫瘤細胞,醫生會建議患者及時行“術后輔助化療”,用于殺死可能還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來降低術后的復發率。另外還有部分患者,在最初發現時腫瘤就已經較大,無法完全切除,此時可行化療使腫瘤縮小,轉化為可切除的腫瘤,我們稱之為“術前新輔助治療”。
同時,通過局部化療可以起到控制癥狀的作用。比如,有些癌癥患者長了胸水,會出現胸痛、胸悶甚至呼吸困難,這時候可以通過往胸腔內打化療藥來減少胸水的產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不同種類腫瘤對化療的敏感度不一樣,有些腫瘤對化療高度敏感,如Burkitt淋巴瘤、絨癌等,單純通過化療即可達較高的治愈率,這些腫瘤患者就是因為有化療才得以長期生存。還有一些癌癥類型因為化療的存在明顯提高了生存率,比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從40%提高到了75%、睪丸癌從67%提高到了98%、白血病從12%提高到了62%等。
如前所述,化療藥物對體內快速生長的細胞具有強大的毒性作用,能殺死瘋狂生長的癌細胞。但化療藥物不具有辨別“敵我”的能力,體內部分生長速度較快的正常細胞如骨髓細胞、頭發中的毛囊細胞、胃腸道細胞也會被“誤傷”,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骨髓抑制、脫發等不良反應。但不是每位化療患者都會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根據個人體質不同,化療副作用差異會很大。即使出現不良反應,也是可以逆轉的:只要停藥一段時間,經過對癥處理,化療所致的不良反應便會很快消失。臨床上常通過“周期性化療”以及其他針對性措施,在控制腫瘤生長的同時又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此外,隨著醫學的發展,化療藥物的副作用越來越小。所以,不必對化療抱有恐懼,醫生們會努力做到使化療副作用最小化!
化療功不可沒,但它的副作用也確實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而化療期間合理調整飲食,可以使化療的副作用減輕或有所改善。
1.可口的食物能提高食欲,補充營養
化療期間患者需要更多的營養,但是化療藥物常讓人食欲不振,這時可以喝點酸奶、蔬菜湯等。如果受不了瘦肉的味道,可以多吃雞蛋、魚肉、喝點脫脂牛奶之類的來補充蛋白質。化療會損傷味蕾,讓一些食物味道變得怪怪的,這時候,就要想辦法讓食物變得更可口一些,比如可以在白開水里加上一些檸檬。
2.緩解口腔潰瘍
化療期間患者免疫力會降低,有些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這時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用淡鹽水漱口都會對潰瘍愈合有幫助。
3.少吃多餐,改善便秘
化療期間少吃多餐利于食物營養的吸收,而且能減輕惡心嘔吐的癥狀。姜糖、薄荷糖或者姜茶也有助于減輕惡心。
患者應慢慢調整飲食結構,多吃含纖維素高的蔬菜水果。同時適當地做一些運動,比如散步之類的,對胃腸蠕動也有幫助,可以對抗便秘。
4.緩解腹瀉,避免脫水
出現腹瀉的時候,除了少吃或者不吃油膩的食物及油炸食品,還要注意少喝咖啡、有糖飲料、調酒、果汁等,各種沙拉、生食也要少吃。可以多喝點粥,多吃點土豆、南瓜等。
化療引起的腹瀉和嘔吐可能會導致脫水,口干或覺得嘴里很黏、眼窩凹陷、尿少或者尿的顏色很深、淚液減少等均提示可能有輕度的脫水。避免脫水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大量喝水,不要等渴了才想起來喝水。
5.寫飲食日記
記錄每餐吃了什么,食用后是否不適,這可以幫助患者及營養師更好地調理飲食。
6.戒煙戒酒
化療期間患者肝臟承擔著代謝化療藥物、降低藥物毒性的工作,這時候飲酒,會給肝臟帶來額外的負擔,降低肝臟工作的效率。吸煙會加重肺部負擔,對化療不利。同時吸煙飲酒還會加重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有些化療藥物可能會和酒精發生反應,給患者身體帶來無法估計的損害。
7.慎用補劑
建議在化療期間不要食用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補劑。它們可能會和化療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物的療效。
8.吃豆制品和蜂蜜制品要咨詢醫生
有的腫瘤對激素較為敏感,吃豆制品或蜂蜜制品可能會對腫瘤有影響。因此在吃豆制品前,要先咨詢專科醫生,看是否需要調整化療方案,或者避免豆制品。
近幾年,腫瘤治療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分子靶向治療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免疫治療如PD-1/PD-L1抗體等。PD-1/PD-L1抗體還被稱為抗癌神藥,為無數晚期腫瘤患者帶來了希望。這種情況下,不少人發出疑問,化療是否會被取代呢?
其實,單獨使用PD-1/PD-L1抗體藥物針對大部分實體瘤的有效率只有20%,讓PD-1/ PD-L1抗體與化療聯合共同抗擊腫瘤則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PD-1抗體Keytruda聯合化療一線有效率可達55%(化療有效率只有29%),聯合化療可以降低47%的疾病進展風險。此外,PD-1抗體聯合化療在初診的胃癌患者中有效率高達60%,疾病控制率高達92%!
所以,化療依然是抗擊腫瘤強有力的武器。但化療一定要講適應癥,化療前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腫瘤類型及身體狀況,評價患者是否適合化療。專業的臨床醫生會根據患者癌癥類型及身體狀況綜合考慮患者是否進行化療,可行哪種化療方案,何時終止化療。同時,醫學界也在不斷努力開發高效低毒的化療藥,相信化療這名抗癌“老將”,在未來依舊會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