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峰
李女士前兩天因為尿頻去醫院檢查,報告單上提示“小膀胱”,這是怎么回事呢?是否可以恢復到正常的膀胱容量呢?
首先我們來大概了解下膀胱這個大家平時不怎么關注的器官。膀胱是儲存尿液的肌性囊狀器官,其形狀、大小、位置和壁的厚度隨尿液充盈程度而有所變化。通常成人的膀胱容量大致為350~500毫升,最大容量為800毫升,超過500毫升的時候,因膀胱壁張力過大而產生疼痛。新生兒的膀胱容量約為成人的十分之一,女性的膀胱容量小于男性,老年人因膀胱肌張力低而容量增大。膀胱肩負著排出代謝廢物的作用,一旦它處于疾病狀態,將產生嚴重后果。下面先了解幾種常見的膀胱疾病:
1.膀胱炎 膀胱炎是一種常見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約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分為急性單純性膀胱炎和反復發作性膀胱炎。其致病菌多數為大腸桿菌,約占75%以上,通常多發生于女性,因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門,大腸桿菌易侵入。膀胱炎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適、下腹部疼痛,終末血尿常見,部分患者迅速出現排尿困難。
2.膀胱結核 膀胱結核常由腎結核演變而來,少數由前列腺結核蔓延而來。膀胱結核多與泌尿生殖系結核同時存在。因為多數膀胱結核來源于腎結核,所以早期病變可能在于腎臟,往往沒有任何臨床癥狀。早期病變為炎癥、水腫、充血和潰瘍,因為病變蔓延形成結核性膀胱炎。結核性膀胱炎多數患者的最初癥狀為尿頻,以后尿頻逐漸加重并伴有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從3~5次/天逐漸增加到10~20次/天。
晚期由于結核結節相互融合,形成潰瘍,潰瘍侵及膀胱肌層,引起嚴重廣泛的纖維組織增生,使膀胱肌肉失去伸縮的能力,容量縮小會發生膀胱攣縮。一般認為攣縮膀胱的容量在50毫升以下。嚴重者膀胱可縮到數毫升容量。由于膀胱反復經常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因此膀胱內的病理變化是急性與慢性,炎癥與纖維化反復交雜的并存過程。病變累及輸尿管口會發生狹窄或閉鎖不全,致腎、輸尿管積水,腎功能減退。
3.膀胱癌 膀胱癌是指發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惡性腫瘤,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見腫瘤之一。2012年全國腫瘤登記地區膀胱癌的發病率為6.61/10萬,位列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9位。膀胱癌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高發年齡在50~70歲。男性膀胱癌發病率為女性的3~4倍。
說了這么多好像看起來與小膀胱沒有什么關系?別慌,接著看。
臨床上并沒有“小膀胱”這個診斷,檢查報告上的“小膀胱”是指膀胱容量減少或者體積縮小,引起的膀胱內儲存尿量減少,導致患者尿頻,甚至尿急的臨床表現,而膀胱容量減少或者體積縮小,一般原因包括:
1.先天發育,就是膀胱先天生長的就小。
2.由于炎癥或者結核使膀胱壁發生粘連、攣縮鈣化引起膀胱體積變小。
3.膀胱內炎性水腫,由于炎性水腫使膀胱壁增厚出現膀胱相對性空間狹小,膀胱過于敏感,無法撐大。
4.膀胱內腫瘤,膀胱內壁生長腫瘤占位,也會使膀胱腔內容積先對減小。或者腫瘤經過放療照射產生放射性膀胱炎。或是間質性膀胱炎、結核性膀胱炎、腫瘤切除,都會使得膀胱變小。
之所以講膀胱炎、膀胱結核、膀胱癌,就是因為這些疾病最易引起膀胱容量減小。至于是否可以恢復到正常的膀胱容量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要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原發病。如炎癥引起的容量減少在炎癥消失后大多可以恢復到正常容量。其次可以采用一些非手術的方法來緩解患者的癥狀,從而改善生活質量,例如進行膀胱水壓擴張或者是口服一些藥物治療,或者進行神經的刺激等。必要時可以做腸膀胱擴大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