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虎

圖|攝圖網
春節,是最受中國人重視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春節,神州大地彌漫著濃濃的節日氣息,人們沉浸在節日期盼與喜悅的氛圍里。
狹義的春節指的是農歷元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新年。“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夢梁錄·元旦》宋·吳自牧)辛亥革命以后,將“元旦”給了公歷的1月1日,把舊歷的元旦改稱為“春節”。然而,在中國人心目中,春節的分量要比那個“過繼”給公歷的元旦隆重得多得多。
民間理解的春節的涵義極其豐富。春節甚至不只是一個節,而是一系列節慶的組合。傳統意義的過春節是從臘八、小年、除夕、初一、立春,一直過到元宵。
民間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說的便是春節的開始——臘八節(農歷臘月初八)。民間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習俗,人們開始殺豬宰羊備年貨,家家戶戶灑掃庭除迎新年,一直忙到那個叫“除夕”的節點來臨。
小年,又叫小年夜。通常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南方北方略有差異。“二十三,糖瓜粘”,這一天是民間傳統祭祀灶王爺的日子。傳說,小年夜是灶王爺向玉皇大帝匯報工作的日子,其中或許會詳細提到每家每戶一年來的優缺點,請領導定奪賞罰。民間諳熟其中套路,準時供奉上各種糖果,以麥芽糖、關東糖為最佳,以此黏住好吃的灶王爺的嘴巴,防止其到領導面前打小報告。這個頗有喜感的民間傳說提升了節日的氣氛。小年到了,大年還會遠嗎?所以,過小年也是過大年的一種預熱和升溫。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夜晚,又叫除夕夜,俗稱“大年三十”,為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這個夜晚可能是一年當中中國人最看重的一個晚上,遠方游子無論路途多么遙遠也要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家中父老則早已備好一桌不同尋常的豐盛菜肴等侯自己的孩子歸來。貼春聯、放鞭炮、守歲,是除夕夜千百年不變的保留節目。等待新舊年交接時刻的到來,屆時鞭炮齊鳴,禮花絢爛。“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旦》北宋·王安石)
春節(正月初一),到處張燈結彩,鑼鼓喧天,一片歡樂。人們互相拜年,恭賀新年。其間,常常開展耍龍燈、舞獅子等娛樂活動。歡慶新年的活動,往往要延續到元宵節以后才結束。“正月一日為元日,亦云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玉燭寶兵》隋·杜臺卿)中國人把這一天稱為春節,是因為中國農歷第一個節氣“立春”通常會在這一天的前后出現,至此,人們將告別寒冷蕭瑟的嚴冬,迎來萬物復蘇、大地回春的美好季節。這源于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文明古國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尊崇。中國的文字中過年的“年”,是象形文字,從字形看,在甲骨文中它與“禾”字幾無差別,僅將禾字的一撇寫長一些,禾下分叉,象征禾苗長大成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年,谷熟也。從禾,千聲。”《春秋經·宣公十六年》曰:“大有年。”《榖梁傳》曰:“五谷大熟為大有年。”“年”與莊稼的種植與收獲的周期有關,可釋作年成或收成。由此可見,春節過年的習俗其實就是勞動人民祈福祀神、慶祝豐收的嘉年華會。
不過有關年的民間傳說,仍不失娛樂大眾的文化價值:遠古時,有一種名叫“年”的動物,長著血盆大口,兇殘無比。每隔一定的日子,“年”便到人間殘害人畜。但是這種動物有一致命弱點,怕見火光、見紅色,也怕聽到響聲。為了防備此“年”年年來襲,每逢“年”來臨時,人們就要過“年”,穿上鮮紅的衣服,敲著鑼鼓,燃放爆竹。夜間平安無事,早晨人們就相互祝賀。以后相沿成俗,過年要穿新衣、敲鑼鼓、放鞭炮、相互拜年、祝賀安康。
立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立春通常發生在春節前后。“立”為開始的意思。古籍《群芳譜》的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這一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農業社會對春的到來極為重視,自秦以來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官方和民間都要舉行祭祀活動,祈求豐收。民間有咬春、吃春卷、趕春牛、立春貼、游春等習俗。這是一個最貼近春的節日。
元宵節(正月十五)的登場很有些“難忘今宵”的意思,待元宵節過去,年也就算過了。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燈節,始于漢代,興于唐代。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唐玄宗接受西域和尚婆陀的請求,在先天二年(713)正月十五夜點起千盞花燈,重開了宵禁,此后成為慣例,元宵賞花燈便成為貴族、信徒與平民樂見的習俗,長盛不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玉龍舞。”(《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元宵節的標志性食物非元宵莫屬,北方人搖元宵,南方人包湯圓,雖然各地做法各有差異,但是不外乎用糯米粉揉成小圓子,之中放置各種餡料,取團團圓圓之意,頗受大眾喜愛,一碗熱乎乎的元宵下肚,這個年就過圓滿了。
春節的大幕徐徐落下,佳節如夢,未來可期。
春節是中國人奉獻給全世界熱愛生活、愛好和平人民的節日大禮包。中國人以春節的姿態張開雙臂擁抱世界,向世界展示的是一個文明開放、歡樂祥和的中國。如果人人都愛上中國春節,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