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國亮
日前,教育部組織“春暉杯”創業大賽獲獎留學人員赴雄安新區考察。盡管是在周末,新區管委會負責人依然從繁忙的公務活動中抽身前來與留學人員見面。用他們的話說,這是首次有這么多留學人員來雄安訪問。他們表示,雄安歡迎留學人員來發展,期待更多留學人員來看看。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系列關于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決策部署。除了設立雄安新區,還有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等。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每一個區域發展戰略的背后,都意味著高質量的新機遇。
在回國潮越來越猛烈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在外留學人員學成后會考慮并選擇回國發展。對于這個群體的留學人員而言,在抉擇回國發展的領域和區域時,對我國各類區域發展新戰略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回國發展新機遇,必須有持續的敏感,有足夠的敏銳,有充分的考量。
留學事業既是我國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為各項國家重要戰略和重大決策部署實施提供人才支撐和保障的重要力量。出國留學工作的“選、派、管、回、用”等各環節,始終緊緊圍繞著如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優質的人才資源而進行。
無論是新中國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新中國初期號召海外留學人員投身祖國懷抱、派遣大批人員赴蘇東歐學習,還是改革開放以來選派大批人員出國留學、重點支持某些學科領域的留學、鼓勵留學人員回國服務或為國服務,留學事業都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決策部署進行布局。
留學事業所圍繞的這些國家戰略和決策部署,無一不是緊扣當時急需的領域和區域來進行的。以教育部1996年設立的支持留學人員短期回國服務的“春暉計劃”為例,就先后走過了支持留學人員到東部較發達的高新技術產業區、到西部貧困地區、再到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這樣的大致脈絡和階段。
當創新創業漸成重點發展領域時,“春暉計劃”又順勢而為,在2006年洐生出“春暉杯”創業大賽這一具有創新和引領意義的品牌。20多年來,從“春暉計劃”到“春暉杯”,其直接涉及的留學人員數量有限,但帶動和示范意義不可小視,引領著留學人員投身中國發展的新領域和新區域。
毋庸諱言,在當今國際國內環境下,留學人員回國發展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更激烈的競爭。越是在這種背景下,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大局,就越是考驗大家的敏感和敏銳。在回國發展的諸多選項中,大家應多從中國區域發展戰略角度考量,那里才有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