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晨
(作者系法國圖盧茲大學博士畢業生,現就職于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研究中心)
2015年,我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畢業后,赴法國圖盧茲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使我有機會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實現航空報國的夢想。
童年時我們常被問及夢想,然而長大后,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實現兒時的夢想呢?20多年前,剛上小學的我就喜歡上了飛機,熱衷于航模制作,至今家中保留最多的玩具還是從兒時起留存至今的各種飛機、軍艦模型。如今我29歲,在2019年2月加入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任研發工程師,終于圓了兒時的夢想。
每個人的逐夢之路都不會一帆風順,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挫折。從小學習成績就名列前茅的我,自高中起就向往考入北航。然而高考發揮失常,我進入了一所以農科為主的大學,學習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專業。高考失利并沒有讓我放棄理想,我上大學的第一天就明確了自己的目標——考研進入北航。大學期間我擔任班級學習委員,積極組織班級自習,舉辦各種學習經驗交流會。在我的帶動下,全班的學習氛圍大大提升,連年獲得“學風建設先進班集體”。4年時間轉瞬而過,我如愿考上了北航的研究生。拿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我離夢想更近了。
進入北航飛行器制造工程系學習后,我參與了導師與航空工業企業的一系列橫向課題,了解到在先進復合材料的制備領域,我國與國外還存在著差距,繼續深造、出國讀博的想法又逐漸在我心中萌生。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了出國的打算后,在讀研期間我努力學習外語,利用課余時間聯系國外復合材料領域的專家,為繼續深造尋找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有幸獲得國家公派留學資格,前往法國圖盧茲大學,跟隨龔曉靜教授和Arthur Cantarel副教授進行先進復合材料成型工藝方向的研究。
懷揣夢想與憧憬,我登上了飛往法國的航班。飛機落地后,我收到了媽媽發來的一條信息:“迎著晨曦,鴻鵠高飛;一舉千里,勤奮采擷;祝你成功,屆時凱旋。不管你走到哪里,幸運將時刻伴著你,祖國在期待著你,加油!我親愛的寶貝?!?/p>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媽媽,兒子會加油的!那個時候的我,猶如一艘沖破淺灘的輪船,躊躇滿志,勇敢啟航。
位于比利牛斯山腳下的南法小城塔布,是我讀博期間學習生活的地方。這里生活節奏舒緩,治安很好,民風淳樸。當地共有中國留學生和華人華僑40人左右,我與他們很快成為了朋友,也經常和身邊來自各國的朋友們互相交流。大家的熱心幫助使初來乍到的我很快融入了當地生活,科研工作也在兩位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有條不紊地展開了。
復合材料具有諸多優勢,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車輛、航海等領域。法國在復合材料相關領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我所在的ICA(Institut Clément Ader)實驗室隸屬于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實驗室依托圖盧茲航空城,與法國空中客車公司、賽峰集團等有許多合作。留學期間,我珍惜寶貴的時間努力做好科研工作,有時候為琢磨一種方法或推導公式,經常吃完晚飯后又獨自一人回到實驗室工作到深夜。與此同時,我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參加了國際復合材料大會和國際復合材料流動成型工藝會議并作演講,通過這些學術活動,我結識了許多學界和工業界的專家學者,積極向他們求教,不斷提升自己。
我深知身心健康是高效工作的前提,業余時間我經常進行長跑、游泳等運動,曾以1小時45分完成塔布-盧爾德半程馬拉松比賽,成為第一個參加該賽事并完成比賽的中國人。

作者和導師Arthur Cantarel(左)、導師龔曉靜教授(中)在一起
我的導師龔曉靜教授不僅在學術上給予我很多指導,在生活中也給予我很多幫助。記得2017年農歷春節,龔老師和我們這群在塔布留學的小伙伴們聚在一起包餃子,做年夜飯,表演節目,準備跨年。在那次聚會上,龔老師回憶起老一輩留學生組織學聯活動的點滴往事,鼓勵我們也成立類似的組織,為留學生提供幫助。
在塔布成立中國學聯組織的提議一呼百應。就這樣,在龔老師的鼓勵下,在中國駐法國使館教育處、駐馬賽總領館和全法學聯的幫助下,塔布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于2017年10月21日正式成立。塔布中國學聯將在塔布的中國留學生團結起來,并聯合當地華人華僑,幫助每一名初到塔布的中國學生快速適應當地生活。
學聯成立以來,編寫了《塔布新生全攻略》,組織了學聯成立大會及春節聯歡會等多項活動,搭建中法兩國交流的橋梁,越來越多的當地居民開始對中國的語言和文化產生興趣,當地中學和老年大學紛紛開設中文課程。塔布市有雄厚的航空工業基礎,有空客改裝工廠和Daher飛機制造廠。目前,學聯正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牽線友好城市建設,推動當地與國內對口城市在科技、教育、經濟、文化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
3年的法蘭西留學時光轉瞬即逝,2018年10月,我完成博士論文答辯,獲得圖盧茲大學機械工程和材料力學博士學位。我的答辯委員會成員均為法國復合材料領域著名學者,他們對我的博士工作成果給予了極高評價,其中一位從事復合材料液體成型方向的著名專家Sylvain Drapier教授直接邀請我畢業后加入他的團隊,繼續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然而,我思念祖國,感恩祖國。我看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中國航空工業的蓬勃發展,希望早日回國,投身航空工業,因此婉拒了一切留在法國的邀請。
國內民航研制領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回國后,我又謝絕了國內多家企業和高校的邀約,希望到民機研制一線從事科研工作,而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正是一個理想的舞臺。
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是中國商飛公司重點建設的高層次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是開展民機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背景型號總體論證,民機戰略性、前瞻性、關鍵性和基礎性技術研究平臺。目前,我在結構完整性研究部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力學仿真與工藝仿真,正在參與C919和CR929相關項目,并得到參加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培訓的寶貴機會。倍感欣喜之余,我也深感責任重大。結構完整性研究部是由多個部門人員合并而成的新部門,這里人才濟濟,我深刻認識到在學校從事科研和在單位從事工程項目的區別,不斷鞭策自己補充新知識,邊學邊干,努力讓自己盡快熟悉業務,擔負起崗位職責。
我珍惜并熱愛這份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正如《我和我的祖國》歌中所唱,“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作為一名航空領域的科研工作者,作為一名留法博士,我愿在新的平臺、新的起點上不忘初心,努力奮斗,為祖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實現航空報國理想的路上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