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摘要:事業單位資產作為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否能夠被合理、有效地利用,直接關系到國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對其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計量和管理就顯得十分必要。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作為事業單位資產中占比最重要的部分則更應作為著重管理的對象予以精細化管理。本文將介紹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意義,分析目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問題;建議
一、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多為事業單位的房屋和建筑物、一般辦公設備、專用設備、運輸設備、機械設備等,有的特定單位如博物館和圖書館等還包括了文物和陳列品以及圖書等,這些資產都具有價值高的特性,有的如房屋、建筑物還具有保值增值的屬性。所以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管理,使之得到充分利用和保護就顯得非常必要。比如:良好的固定資產管理可以有利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或被不合理占用、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等等。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不強
目前很多事業單位中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都比較薄弱,還是存在“重購置輕管理”、”重錢輕物“的現象,導致很多固定產購置后缺乏后續管理,不折舊,報廢時也不登記,更有甚者固定資產已經流失,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尚不知曉。有的單位自建房屋完工交付后或者大型設備購置后缺乏后續計量,導致一些維修費用并沒有精細分攤到每個被修繕的固定資產中也不用計算其維護成本,這種做法看似影響不太大,實際會導致單位管理層無法知曉某一資產實際的損耗有多大,是否有必要再持有,或者有沒有過度開支等浪費情況的發生,不利于科學決策和事業單位資源的合理配置,這些都是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不強導致的問題。
(二)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有關事業單位固定自產的管理制度還是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并沒有單位內部成文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對于固定資產的使用沒人監督,對于固定資產的損毀大部分也無需賠償,分工也不明確,也沒能責任到人。這就很容易導致固定資產的損毀和流失且無法追究責任。除此之外,固定自產管理制度上的問題是根本性的問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更會導致固定自產管理過程中很多細節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給打擦邊球、鉆政策空子流出了余地,危害很大;不僅如此,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還會導致國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混亂,各部門或各事業單位之間沒有統一的制度標準和口徑,使得工作人員無從著手,統計和計量工作變得困難,也使得錯誤率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三)固定資產的精細化分類管理不完善
要想實現固定資產的合理使用,首先應該明確單位內固定資產的數量、種類、價值、使用情況以及維修的成本和日常運轉所需開支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便于管理層合理安排和調整單位固定資產的使用。但是目前很多單位只是籠統的做了固定自產采購和購入時的初始計量之后便疏于管理和統計,這很不利于對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導致資產結構混亂、利用效率低下。不僅如此,缺乏對固定自產的精細化分類管理,還會導致因無法對固定自產有效監管,而滋生的貪污、腐敗、占用共有財產等違法行為的發生。所以加強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精細化分類管理顯得十分必要。
(四)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操守直接決定了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能否得到高標準的執行,決定了固定資產的統計和管理工作能否得到高質量的完成。但目前各事業單位很多都并不是很重視這一點,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大多只是辦公室或財務部門安排一個人在上級要求資產清查時,對各科室的固定資產進行一下統計。對統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知識水平也并不做要求,也沒有專門的訓練和檢查。這導致固定自產管理人員對固定自產管理并沒有很強的監督管理意識,也并沒有做好相應的精細化統計,大多只是為了應付工作。思想上也不會很重視。如此一來,導致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肯定也不會很完備。
三、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增強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固定資產是事業單位資產中占比最重的資產,對其進行其良好的管理和運用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關系到事業單位能否正常運轉,也關系到國有資產是否會流失和損毀。要實現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保護,防止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流失和不當損毀,首先就需要事業單位內部增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意識。從思想上重視這項工作,比如:積極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安排專職人員負責全單位的固定資產的申請、需求論證、購置、分發、統計、后續計量、使用情況核查以及報廢等工作;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績效考核;領導層帶頭做好固定資產管的宣傳工作等。并且樹立資產效益意識,對閑置的固定資產加以利用,實現利用效率最大化。
(二)完善固定自產管理制度并適時創新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設定與創新是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實現有效管理的前提與保障。好的制度應該是基于充分調查的,應該是適合單位的,應該是便于執行,應該是有利于可持續實施并可以調動積極性的。對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應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固定資產預算制度、采購制度、使用登記制度、監督管理制度,使得固定資產的管理有具體的章程可依。
其次,理清固定資產管理的權責關系,由不同的部門負責管理固定資產的不同進度,比如辦公室負責采購,財務科負責初始登記和后續的使用情況統計以及最終的報廢登記,各領用部門負責本部門領用固定資產的維護情況,使用情況,損毀情況的說明和登記等,甚至應該責任到人,并制定相應的損壞賠償制度。
再次,建立績效激勵機制,將部門固定資產損耗程度與部門績效相掛鉤,浪費、損毀固定資產嚴重的部門予以扣分,妥善管理固定資產并能做好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登記的部門予以精神和物質獎勵。
最后,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由各部門負責相互監督、相互配合,貫徹執行本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讓固定資產管理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接受全員的監督。
(三)利用現代化手段實現固定資產的精細化分類管理
事業單位固定定資產品類眾多,如果單靠工作手工登記,將大大增加錯誤率并降低工作效率,此時就必須借助現代化手段,對固定資產進行明細化分類登記,實現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比如運用財務軟件或固定資產管理軟件,對固定資產從申請到報廢的每一個流程進行登記核算,即省時省力,又精細有效,可以大大減輕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再比如:對固定資產的分類不僅應登記金額、件數,更應對其進行追蹤式登記,將采購時間、采購人員、領用時間、使用狀態、折舊狀態、報廢情況逐項登記,以真正做到精細化管理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明晰單位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為單位決策者提供可靠數據,保證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同時,可以結合不同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同的特性,為其量身定做適合的固定資產管理軟件。尤其是像圖書館、博物館等固定資產比較繁多,且需要隨時調取的單位,可根據單位的個性化需要請專業的軟件團隊設計符合圖書管理或其他個性化固定資產管理的軟件輔助管理固定資產。政府也應加大科研投入,與各相關專業高效合作研發更人性化,更個性化,更便于管理固定資產的軟件等高科技工具,為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提供硬件支持;另外事業單位應定期與軟件公司溝通交流,將實際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軟件公司,不斷完善固定資產管理軟件,使之不斷調整以達到高效管理的目的。
(四)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并強化管理責任
再好的制度,再先進的管理手段,都離不開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執行,所以要想真真正正實現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合理、高效的管理,離不開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責任意識。
對于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可以:
1.聘請專業對口的財會專業等相關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對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2.不定期安排高校老師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方面的培訓,使之接受最先進的固定資產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
3.聘請相關合作的軟件公司,定期指導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操作方法。
4.適時安排去別的固定資產管理比較先進的單位進行學習參觀,借鑒先進管理經驗等。
對于強化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可以:
1.印發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分發給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和全單位員工,使其清楚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并嚴格遵守。
2.領導會上應著重強調固定資產的重要性和相應的責任機制以引起相關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思想重視。
3.建立相關的績效考核制度,使固定資產管理共組與管理人員的業績相掛鉤。
4.加強單位內部宣傳,建立部門之間互相監督機制,使單位內部形成良好的固定資產管理監督意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對于事業單位的良好運行意義重大,想要切實做好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需要事業單位在思想意識上、制度上、管理手段上以及人員素質上不斷段增強和提高。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切實被合理高效的利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事業單位的良好運行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崔興平,李述成.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淺談[J].寧夏農林科技,2009(06)
[2]閆素君.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7(33).
(作者單位:南京市溧水區城鄉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