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敏
(濮陽市第一中學 河南 濮陽 457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標準配置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國家在《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根據2017年3月1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中也作出規定: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或者地方制訂的各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備標準,有計劃地逐步配齊。學校體育器材應當納入教學儀器供應計劃。新建、改建學校必須按照有關場地、器材的規定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指出:“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統籌協調、因地制宜,加強學校體育設施特別是體育場地建設?!碧飶绞求w育運動中最古老、最基礎的項目,它的形成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素有“運動之母”的美稱。隨著社會的發展,田徑不僅在全面發展人的身體素質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也極大地推動了體育產業項目的開發。田徑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的主體內容,貫穿于學校體育的整個過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田徑類體育裝備是田徑運動順利開展的關鍵,田徑類體育裝備是否齊全直接影響了學校體育在常規教學中的地位。義務教育階段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至關重要的環節,對義務教育階段田徑類體育裝備配備標準進行研究是當下亟待完成的重要課題。
根據課題的性質和特點,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專家訪談,結合實地走訪調查的方法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背景下的田徑類體育裝備配備標準進行研究。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國家教育部、衛生部、財政部于2008年6月9日印發的《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和國家教育部于2016年發布的 《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標準》、《初中體育器材設施配備標準》為參考,結合《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制定出三份調查問卷初稿。一份是有關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背景下學校概況的問卷,一份是關于小學體育裝備配備情況的問卷,一份是關于初中體育裝備配備情況的問卷。
為確保調查問卷契合課題研究,問卷設計合理、適用,課題組成員訪談有關專家,專家團包括原我市體衛藝科科長、原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主任及各中小學高級體育教師等,專家團對制定的調查問卷提出修改意見,課題組成員對問卷經反復修改后定稿。
采用SPSS25.0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結合EXCELL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分別向我市市直初中和小學(含九年一貫制、完全中學),河南省其他地市和省外發放調查問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被調查學校一起清點該校體育裝備配備數目。效度檢驗主要是咨詢相關專家學者,從而確保問卷的有效性,結果如下:
表1 初中體育裝備配備現狀調查
表2 小學體育裝備配備現狀調查
表3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現狀調查
表4
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重測信度法,利用SPSS25.0對濮陽市第一中學、濮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濮陽市實驗小學、濮陽市綠城小學進行信度分析。由于在進行信度分析時,每個成分變量的方差均為零,因此系統自動從標度中除去,最后得出四所學校的科隆巴赫 α 的分別為:α=0.745、α=0.98、α=0.905、α=0.941,表明問卷信度較高。
科技的發展引領教育質量的提高,場館、器材是否齊全更是教育質量能否提高的保障。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背景下的田徑類體育裝備配備標準進行研究,主要從田徑類體育場館和田徑類體育器材兩個方面著手。
通過研究發現,田徑類體育場館主要是田徑場。在被調查的學校中,擁有室外標準田徑場(半圓式400m跑道)的學校占了近1/2,所有學校均沒有室內田徑場。擁有室外標準田徑場的學校,他們的田徑場大多是后期逐漸修繕完成的,并非建校初期的建設成果。擁有非標準田徑場的學校大多是由于建校較早,為節省各項開支,控制成本,再加上學生數量較少,本著符合學校實際的原則,建設了半圓式200m、250m、300m跑道等不同標準的田徑場,田徑場中央設置的不是足球場,而是籃球、排球、羽毛球等場地。隨著學校軟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師資力量越來越強,教學質量日益提高,學校周邊居民區不斷興建,學生數量持續增加,學校沒有多余的場地擴建田徑場,人均活動面積也在相應的減少,致使實力雄厚的老牌學校依然使用的是非標準的田徑場,多數田徑場中央仍然是籃球、排球、羽毛球場地。在調查中發現,各別九年一貫制學校、完全中學和新建學校田徑場建設有看臺,此類學校每年會定期舉辦大型運動會或藝術盛典,如春秋季運動會、體育藝術節等。與國家規定的學校建設標準相比,大部分學校均能達到國家建設指標,但也有部分學校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評估辦法有一定差距,從田徑類體育場館面積就可以體現出來。作者認為:部分學校集中了全市的優質資源,包括師資力量、硬件設施、教育經費投入力度等,家長為了使學生能夠進入該校學習,通過多種方式與渠道解決自身問題,最終導致該校學生數量超標,但固有的體育場館面積不變,必然引起體育場館人均活動面積不斷縮減。
田徑或稱田徑運動,是田賽、徑賽和全能比賽的全稱。現代田徑運動的分類不同,主要包括競走、跑、跳躍、投擲以及由跑、跳、躍、投擲的部分項目組成的全能運動,共計四十多項。如此種類繁多的項目使得相對應的田徑類器材也比較多。除了常見的適用于體育課程的常規體育器材外,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在每年召開的全國教育裝備大會上可看到各式各樣的新型體育器材不斷涌現。本課題調查的田徑類體育器材主要有接力棒、跳高架、跳高墊、跳高橫桿、跨欄架、起跑器、發令槍、釘鞋、標志筒、實心球、鉛球、標志桿、標槍、起跳板、劃線器、鐵餅、接力環、撐桿、訓練繩梯等常規體育器材。調查發現:盡管國家教育部于2016年發布了《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標準》、《初中體育器材設施配備標準》,但是三年過去了,義務教育背景下學校體育裝備配備的情況不容樂觀。單從數量而言,傳統意義上的體育器材數量配備不足,有的甚至沒有配備,如鐵餅、接力環、撐桿等。軟式標槍、軟式鐵餅、軟式撐桿、軟式跨欄架、軟式接力環等在各學校的體育器材目錄上幾乎沒有出現過,更不用說便攜式起跑器、定向越野套材此類。在與體育器材管理員和被調查學校體育教師交流過程中得知,很多田徑類體育器材體育教師自己也沒有見過,培訓學習也主要是針對傳統的跑、跳、投類項目。中考體育是全國體育教師的永恒話題,針對中考體育項目,田徑類是必考項,因而與田徑類考試項目有關的體育器材相比其他田徑類體育器材來說數量要多,如發令槍、標志筒、標志桿、實心球等,專門的訓練器材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也較多,如壺鈴、訓練繩梯等。調查還發現,大部分學校有體育器材室,但未配備專門的器材管理員,器材的管理大多依賴體育老師的自覺行為,器材隨意擺放的現象比較嚴重。
(1)田徑場分標準田徑場和非標準田徑場,調查結果顯示,雙方數量相對均等,這不僅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是目前各學校一時難以改變的現狀。大多數學校田徑場能夠滿足常規體育教學、訓練等的要求,也有個別學校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诖?,應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組建監管部門,對未達到田徑場建設指標的學校加以整頓;
(2)田徑類體育器材的數量與種類不足是目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背景下的一個大問題,我國有關部門應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規,切實將田徑類體育裝備配備標準與要求納入其中,對不履行法規政策要求的學校予以處罰,從法規條例的高度約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裝備配備不達標的行為。省、市教育主管單位應將國家政策法規落實到實處,將學校體育裝備配備情況納入學校考核指標;
(3)各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體育裝備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于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提升中小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等方面的影響。將體育裝備配備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經費允許的情況下,配備專門的器材管理員,制定合理的體育器材管理制度,按照規定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