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燕 韋李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廣西 來賓 546199)
高師院校體育術科課程教學相比于其他科目,具有獨特的實踐性,既要培養學生的示范能力、講解能力,又要提高學生的教學組織和指導糾正等能力。傳統體育教學方式中,教師既要講解,也要演示技術動作,學生時間偏少,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證,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用于高師院校體育術科教學中,正好彌補了這一不足。但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高師院校體育專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尚未全面普及。因此,加強對翻轉課堂在高師院校體育教學中進行更多的實踐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分別以“翻轉課堂和翻轉課堂+體育、高校體育、大學體育、高師體育”為主題,對2013-2019年近7年收錄在中國知網上的學術期刊的論文題名進行了檢索(中文文獻)。結果顯示,國內相關的研究起步較晚,高校、大學、高師的研究發展極為緩慢(見表1)。

表1 2014-2019年題名中含有“翻轉課堂”和“體育”、“大學體育”、“高校體育”、“高師體育”的期刊論文統計表 (篇)
本研究是以探究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教學教改為目的,根據這一研究方向,從四種文獻中剔除非相關文獻,從中選出以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共31篇。對這些期刊論文進行分析之后,作者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論文都先花較大篇幅對翻轉課堂模式的內涵及發展過程等方面進行理論闡釋,或通過具體應用分析其應用優勢及可行性,對其研究還局限在較為表層的狀態,其背后的理論基礎及技術支持有待深入探討。
翻轉課堂是近期教育界熱議的一種教學模式,目前,國內教育界并沒有關于翻轉課堂的確切定義。如,王永平等認為:翻轉課堂又稱之為顛倒課堂,是傳統課堂教學結構的翻轉;雷恒星認為:翻轉課堂以網絡信息化平臺為媒介,通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教師所發放的教學資源,課堂上通過教師的點評和小組交流學習,課后學生再次練習、總結達到鞏固提高的一種教學方法;王彤等人認為:翻轉課堂是學生在較高自主性的前提下進行學習,課后進行總結反思并實施反饋;以上各專家學者對翻轉課堂的描述歸納起來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借助網絡平臺、教師制作教學資源、學生課前自學、教師課堂答疑、學生主演、教師導演。
(1)學習者對于翻轉課堂的接受度和滿意度。
金曉燕調研結論:83.76%的學生對課堂教學參與以及師生間的協同感到身心愉悅,75.21%的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整體感到有興趣;劉海軍研究指出:翻轉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有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效果;程楓等研究結果是: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排球專項技術水平,學生對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氛圍和內容、同學關系指標上都有較高的滿意度;車樹國認為:有利于激發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等;高宇飛等實驗證明:能有效改善學生體育興趣不積極及體育鍛煉態度差等問題;楊明霞指出:有效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程教學更加具有創新性;劉夢佳認為: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時間與范圍,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王合霞等調查結果:76.8%的學生認為能夠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與動機;95.3%的學生認為使得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明顯加強;86.4%的學生認為課前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顯著增強;劉海軍實驗證明:有83.5%的學生喜歡翻轉課堂模式,78.6%的同學認為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和參與學習的動機。
(2)在高校體育專業教學可行性。
①符合運動技能形成規律
王合霞等人認為:與教學的技術原理相一致。在泛化階段,運用優秀的視頻或錄像等作為示范教學資源課更具直觀性示范性,使教學更直觀、更細致、更規范、更標準。在分化階段,教師進行易犯錯誤的講解糾正、與學生交流時間也更多充裕;
②校園環境更適于開展
吳敏等人指出:新時代經濟的發展使學生具備了翻轉課堂教學所需要的軟硬件設備要求;卜彩麗等調查發現:學生擁有私人電腦占到在校學生的 71%;胡要宗調查指出:隨著智能手機乃至個人電腦的普及,利于學生碎片化學習。可見,當前經濟、硬件、網絡的發展已具備翻轉課堂所需的軟硬件要求,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可行的。
(3)實施面臨的問題。
①學生課前學習自主性監督
吳敏等指出:學生的課前學習監督不到位,將會影響翻轉課堂在教學的實施和應用;楊小燕調查結果:需要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先學”質量;朱麗麗等人指出:很多學生課前預習不足,課堂上靠吃別人的成果,沒有自己的觀點,學習積極性較差;龐強研究發現:學生的自覺性差、對學生不能有效的監控,特別是不愛學習的學生或是懶惰的學生。
②教師能力和素養亟待提高
吳敏等學者認為:教師能力和素養是決定翻轉課堂成敗的關鍵;王合霞等學者總結認為:教師們是否具備將結構化的知識轉化成立體、真實的問題或任務,這才是翻轉課堂得以在高校推廣普及的關鍵因素;劉海軍等認為:體育教師需要不斷的“充電”,方可實現“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真正融入。
綜合國內高校對翻轉課堂的實踐研究,對翻轉課堂的概念和模式的應用基本得到認可,但認識深度還不夠,定量和定性研究單一,說服力不強。對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自主性、教師自身信息技術素養、教學質量評價、學校支持度、高校電信流量等方面的研究仍是少見。
建議:加強對學生課業壓力、學習自主性影響因素及監督、課程評價、學校課程設置、教師激勵制度、學生具備物質基礎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