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意,張海濱,劉 曉,祝敬偉,趙俊杰
(1.國電內蒙古東勝熱電有限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 017000;2.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3.北京華電天仁電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143)
某大型能源央企提出要建設“數字企業”、“智能工廠”、“智慧企業”,進一步提升煤炭、火電、新能源、水電、運輸、化工、科技環保、金融等下屬業務板塊的協同能力[1-3]。集團層面和行業板塊間在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燃料及銷售管理、設備管理、項目管理業務的共享服務,推動組織結構、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的優化[2-5]。因此,有必要建設集團級ERP(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以集團決策、管控以及業務經營管理需求為出發點,推進集團一體化集中管控系統的建設,實現業務互連、數據互通、數據共享,形成集團公司統一的信息化工作平臺,為集團發展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
本研究擬分析某能源央企ERP系統財務管理模塊的體系架構、建設內容與標準,以實現財務系統與板塊業務的無縫銜接、過程痕跡化和全程風險管控。本文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智慧企業和大數據的思想方法在ERP系統財務板塊建設中的應用。基于緊耦合、一體化、各管理層級集中化的建設原則和全集團集中式部署,形成統一的、集中的數據管理平臺,促進集團的組織變革。
國家能源集團一體化集中管控系統ERP 包括:人力資源、財務、物資、燃料管理及銷售、設備管理、工程及項目管理六大業務功能模塊,通過系統的集約化管控,實現集團或區域共享服務,實現業財一體。財務系統的總體業務架構分成服務申請應用(前臺)、財務共享服務(中臺)和業務系統(后臺)三部分。
(1)財務系統前臺包含用戶登錄、服務申請應用等服務提報功能。用戶登錄是基于集團統一身份認證門戶進入到電腦端或者手持移動端。服務申請應用包含:業務報賬、資金管理、稅務管理、影像系統、電子會計檔案、合同管理等。
(2)通過財務共享服務處理中臺將服務申請應用和業務系統(ERP 系統、費用報銷系統等)無縫連接起來,財務共享運營平臺承擔著管控和服務兩大職能。共享服務處理包含:共享服務管理、共享單據管理、服務運營管理、集成管理四個應用。在財務共享服務中,用戶通過登錄統一身份認證門戶,進入前臺的服務申請應用提報財務核算的服務申請,傳遞到財務共享中心進行制證審核,審核通過后,自動生成財務憑證,一單到底,全程跟蹤。從業務單據提報到共享處理完成直至歸檔,業務單據相關的影像附件信息全程伴隨,在流程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進行調閱審核,保證業務處理流程的完整性。通過電子會計檔案系統完成系統單據、紙質單據影像等全檔案信息的保存歸檔工作。
(3)業務后臺由業務系統和基礎數據組成。后臺的業務系統是由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銷售管理、物資管理、設備管理、項目管理等 ERP 子模塊組成。基礎數據包含主數據管理、人員數據、屬性管理、數據標準、組織結構等基本數據管理內容。
ERP財務管理模塊中一級流程的業務內容包括銷售應收、采購應付、費用報銷和職工薪酬、稅務核算、資產核算、成本核算、資金收付、投資核算、總賬核算、財務憑證協同、財務合并報表管理。
(1)組織架構管理。財務管理按照具體業務職責和控制顆粒度設置主管崗、初審崗、復核崗等。主管崗可以查看負責范圍內所有崗位的業務清單。組織機構與數據權限關聯,實現對用戶可處理待辦的分配和控制。靈活支持組織機構單位調整、崗位設置和員工分配。
(2)費用管理。費用類型是業務類型的總稱,各單位可根據實際業務配置費用類型并授權給單據,可根據費用類型配置審批流程進行單據的審批流轉。如:辦公費、差旅費、業務招待費、出國人員經費、會議費、行政車輛費、宣傳費、黨費、福利費等。在費用管理中,審批人類型是關聯費用報銷系統和工作流平臺獲取審批人的橋梁。
(3)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提供信息收集和管理企業內部的知識和經驗,包括制度、流程文檔、崗位操作手冊、問題及解決方案等;支持問題解決自動轉化為知識;支持對知識信息的收集、管理、檢索、訪問控制。
ERP的財務管理標準包括流程標準、核算標準和風險管控標準。ERP財務系統的標準化內容包括:
(1)財務主數據。主數據是企業運作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基本數據,長期存儲在數據庫中,集中存儲并且可在各級組織結構上維護各種視圖以便在各種業務場景中使用。比如:物料主數據、供應商主數據等。資產主數據是根據集團對資產核算的制度及要求,對固定資產分類、固定資產目錄編碼、折舊年限、殘值率、折舊方法進行統一規范。在 ERP 系統實施過程中,結合集團資產核算規范,進行系統設置。財務主數據包括業務伙伴主數據、資產主數據、銀行主數據。
(2)數據編碼。公司代碼需由單位財務人員提供公司代碼申請表(需二級單位負責人簽字)、組織架構申請表、注冊單位信息、營業執照(電子版)給集團進行備案后才能申請公司代碼。特別總賬標識由 1 位編碼構成,由 A-Z 字組成,以業務英文簡稱首字母為第一編碼規則,后續編排按照字母順序編排。稅率由 2 位編碼組成,由 0-9 數字和 A-Z 字母組成,進項稅以 J 開頭后續為數字流水及字母流水,銷項稅以 X 開頭后續為數字流水及字母流水。業務伙伴主數據編碼由 8 位編碼組成,業務伙伴名稱以企業注冊單位信息為準,員工以公司代碼+部門描述+員工姓名進行命名。
(3)成本中心。成本控制范圍是管理會計的組織結構單元,用來核算企業的收益及費用支出使用情況。所有的成本中心(即費用發生單位)都將包括在此成本控制范圍中。成本中心是企業內的最小職責單位,消耗企業資源來完成規定的任務。成本中心是費用發生單位,是每一筆成本、費用的具體接收者,并能實現對成本費用的控制與考核。成本中心命名由各級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命名,可以是部門名稱、成本歸集對象名稱等。
(4)內部訂單。內部訂單是公司為計劃、收集、監視和結算在公司內部進行的特定操作或任務,更好的進行分析決策所建立的訂單。內部訂單分為統計型和實際過賬型內部訂單,其中統計型內部訂單是匯總、統計成本數據,進行管理分析使用,不做成本費用的實際結轉;實際過賬型內部訂單則需要將內部訂單成本費用按實際發生情況進行結轉。
(5)利潤中心。利潤中心是公司內部的一個組織單位,處于成本中心的上層,可以是任意一個需要歸集利潤的內部組織單位。利潤中心可以根據地理、產品類別、業務類型劃分。利潤中心可提供獨立的資產負債和損益表。
(6)會計科目表。會計科目表是 ERP 系統中會計科目的匯總,每個集團可以定義多個會計科目表,每個公司代碼必須分配一個會計科目表。會計科目表編碼由 4 位編碼組成,ERP系統建議在同一核算系統內根據核算需求設置會計科目表。會計科目由 10 位編碼組成。根據集團會計核算的需求和不同科目類型的科目設置特點,編制會計科目時,ERP 系統遵循 4-3-3和 4-2-2-2。4-3-3 編碼規則定義為前 4 位按標準會計科目設立,其后每三位一級,每一級編碼是從 1 開始流水編碼。4-2-2-2編碼規則定義為前 4 位按標準會計科目設立,其后每兩位一級,每一級編碼從 1 開始流水編碼,不足位以 0 補充。
本文分析了某能源央企ERP系統財務管理模塊的體系架構、建設內容與標準,以實現財務系統與板塊業務的無縫銜接、過程痕跡化和全程風險管控。結果表明:
(1)財務系統的總體業務架構分成服務申請應用(前臺)、財務共享服務(中臺)和業務系統(后臺)三部分。
(2)ERP財務管理模塊中一級流程的業務內容包括銷售應收、采購應付、費用報銷和職工薪酬、稅務核算、資產核算、成本核算、資金收付、投資核算、總賬核算、財務憑證協同、財務合并報表管理。
(3)財務管理標準包括流程標準、核算標準和風險管控標準。ERP財務系統的標準化內容包括財務主數據、數據編碼、成本中心、內部訂單、利潤中心、會計科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