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娟
摘 要:從目前發展來看,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部分學生對于各類經典名篇的了解認識也是極為薄弱的。針對此種現象,教師也要改革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從經典誦讀課程進行出發,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讓學生在發展路途中傳承我國幾千年來的優秀文化,真正幫助學生塑造人格。
關鍵詞:初中語文;經典誦讀;課程創新
在中國淵遠流長的5000年歷史發展歷程中,各類優秀文化也是蘊含其中。而其中,最為深遠,最具意義的,恐怕也是各類國學經典作品了。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結晶,更是各類名人通過認真體會逐漸形成的一類文化寶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初中語文課堂內適時引入國學經典,將經典誦讀課程落到實處,發揚我國優秀文化,向學生傳遞優秀素養,提升學生,幫助學生進行人文熏陶,促使學生完成全方面發展。
為達成初中階段的經典誦讀課程效果,教師要打造誦讀課堂,培養學生誦讀興趣,制定科學誦讀計劃,在新型課堂改革過程中幫助學生,挖掘學生潛能。
一、打造全面誦讀平臺
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講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環境能促使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學習舞臺上更好的展示自我。而在目前的經典誦讀課堂開展過程中,教師也要致力于各類平臺的建設,在家庭,學校,社區建立新型的誦讀平臺,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感受文化,貼近文化,最終完成相應發展[1]。
這時,教師也可采用適當的書香校園構建模式,在學生校園學習過程中開展有效的誦讀課程模式,而這也會幫助學生發展,讓學生在內心與情感上產生新的啟迪。教師應挖掘課本內部的重要教學內容,提升學生,通過各類書本、橫幅、海報、種植標語來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暗示,讓學生在濃厚的國學氛圍內了解國學經典閱讀的相關魅力。過后,教師還可采用辦黑板報這樣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決定,進行相應的名篇名句書寫。除了書香校園平臺搭建之外,教師還要構建有效的書香家庭教學模式。家庭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在良好的家庭氛圍構造過程中,教師能提升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在書香家庭內完成發展。這時,學校也可利用各類家長會,家長講座等活動,加強學生家長的經典認知,讓家長主動參與該類活動,最終形成一種學校、家庭互補的教學模式。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學習興趣能加深學生理解,讓學生在探究事物過程中了解事物相關規律。為此,在教學課堂上,教師也要提升學生興趣,通過適當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幫助學生了解經典。從過去的國學經典教學情況來看,這時,由于國學經典的難度較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時也很難提起興趣,真正完成自我能力提高。
為此,在如今的教學改革路途中,教師應將國學經典誦讀與學生學習進行有效結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各類自然美,人文美,語言美,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積極提升。這時,教師還可利用有效的多媒體教學模式,通過相應勵志視頻展示,讓學生了解各類古代名人,如陶淵明、白居易等人積極進取,勤學苦讀的故事。通過該類多媒體視頻的演示,教師能夠加深學生印象,讓學生在觀看視頻過程中掌握相應價值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自我示范,做學生背后的指引者,積極指導學生,對學生運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拓展學生知識思維。
三、制定有效的誦讀計劃
國學誦讀貴在堅持,在具體的國學誦讀開展過程中,教師要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現象,讓學生在國學誦讀課堂內盡可能地提高自我興趣,最后在課堂上盡情發展[2]。這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相應情況制定適當的誦讀計劃,幫助學生進行鍛煉,讓學生在學習課堂內真正完成提高。而這樣的課堂誦讀方式也能夠鼓勵學生,加強學生學習欲望。
例如,在平常的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就要留出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誦讀,過后,教師還可開展各類詩詞大會,朗讀比賽等活動,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在比賽內增強自我心理素質。在教學時,教師要明確學生的誦讀計劃制定,避免學生進入誦讀死循環,讓學生在更好的學習舞臺上展示自我。面對目前初中生各類課業繁重現象,教師要制定有效地誦讀方法,擺脫以往的古板,單一誦讀方案,采用類似范讀法,齊讀法,自由誦讀法,配樂誦讀法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了解文學經典魅力,獲得新的誦讀體驗,在誦讀過程中感受知識美,文化美。必要時,教師還要適時點撥,調動學生想象力,讓學生在自我想象空間內進行發展。在平時誦讀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家校合作,鼓勵家長多陪學生誦讀,堅持學生發展,通過多讀多背,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
四、結語
目前的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課程是極為重要的,各類經典國學作品更是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珍貴文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體會此點,在初中語文教學內盡可能的推廣經典誦讀課程,幫助學生體味傳統文化,加強學生的品德建設。必要時,教師還要積極改革課堂,用各類科學方案注重學生整體發展,做到身先力行,培養學生的良好誦讀習慣,讓學生在科學有效誦讀計劃完成過程中培養自我能力,提高自我誦讀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李維華. 經典誦讀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實施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4(2):86-86.
[2]伍厚明. 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探討[J]. 新課程(中學),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