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士芹 陳靜
他一再跟我們說:“我捐的就是幾個小錢,比不上人家慈善企業家。我也就是圓自己兒時的夢想,給困難家庭孩子一些希望。”
這是年屆90高齡的江蘇淮安市淮安區退休教師方白接受我們采訪時說得最多的話。方白出生于淮安,但一直在天津海河中學任初中語文老師,退休后回到淮城辦事處運東村4組,以每月370多元租了老村部居住。
方白告訴我們,他對老家有很深感情,1981年就回來居住了,1990年才辦了退休手續。每月退休金4000來塊錢,由于一輩子沒有娶妻生子,存了一些錢,除了留著急用外,就考慮結余的錢怎么花,后來從本地電視、報紙上看到不少人捐資助學做慈善,這對一輩子從事教書育人事業的他,觸動很大。他從小就愛讀書,家里卻不怎么支持,學費都是自己掙的,每每想到還有愛學習的孩子因家庭困難上不了大學時,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決定出點力,幫孩子一把,2017年8月,他到區團委捐了4000元,讓他們轉贈給最需要幫助的困境學生。第二年繼續如此。2019年,團區委特地請他和團委書記一起把助學資金直接送到白馬湖農場困難學生手中,同時對該生做了一番鼓勵,當地人都很受感動。
寧愿自己省一省,不遺余力助后生。2019年11月初,我們受區慈善總會委托,走進了方白的家,眼前的景象使我們大吃一驚,屋子里擺放著陳舊的單人床,其他地方堆的都是報刊,方白穿的皮夾克已經完全褪色,好多處都磨白了,寫字臺和椅子都是傷痕累累,看上一眼就知道是陳年舊貨。看我們有些驚訝,方白微笑著說,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年,穿的、吃的、用的就這樣了。省幾個錢,幫一幫困難家庭學生,為國家、為社會多培養些人才,這是我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