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奎
摘要:加強對資金的管理是事業單位保證國有資產安全以及提高資產利用率的重要手段,而會計核算是事業單位掌握自身財務情況的重要基礎,所以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對事業單位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權責發生制的角度出發,首先闡述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中應用權責發生制的優勢,并分析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應用中存在的難點。在基礎上提出優化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準確性的對策建議,以期為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會計核算
一、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中應用權責發生制的優勢
在會計核算管理中,對收入和費用的確認一直有兩種方式,即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也可以理解為應收應付制,在權責發生制下,單位根據會計核算期間發生的費用或收入,不論是否發生實際的支付行為,即已經支付錢款或已經收到錢款,這筆費用或收入應計入本期。而收付實現制是以實際收到資金或實際費用支出的時間判定該項費用或收入屬于何期。
事業單位最開始使用的便是收付實現制,在使用收付實現制時,編制的財務報表反映的是單位真實的資金狀況,單位可以明確掌握資金使用情況、謹慎投資,事業單位不容易發生資金斷鏈風險。同時,收付實現制也可以反映預算實際執行情況。但是,收付實現制下,單位難以明確各項費用、收入實際發生的時間,出現問題時難以及時找到對應人。另外,基于收付實現制開展的財務管理,收付實現制將現金支付日作為費用核銷期,由此編制的預算報表并不包含此類支出的使用價值和服務年限,使事業單位無法掌握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具體數量和規模,相應的監管也難以跟上,容易導致國有資產發生損失。而權責發生制下事業單位各項收入和費用的確認時間以其實際發生的時間為準,單位可以將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可以及時掌握各項結余的實際情況[1]。同時,事業單位采用權責發生制編制出的會計報表可以準確反映出事業單位在某一會計區間內實際發生的費用和收入,單位可以及時掌握本期盈虧情況。同收付實現制相比,基于權責發生制編制出的財務數據可以反映出單位的資產、負債等,為單位領導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經營數據信息,便于單位制定長期決策計劃,促進單位的長期發展。比如關于經常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的記錄,收付實現制下,事業單位經常容易將二者混淆。
二、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中應用權責發生制的難點
(一)適度性的掌握
從西方國家的發展來說,會計基礎的轉換是一國發展的必然選擇。但在學習借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我國經濟和西方國情的區別,我國會計基礎的轉換必須滿足財政管理的要求,使其轉換涉及到多個層面的問題。若力量過柔,難以滿足實際需求,財政管理職能失效。若過猛,“供過于求”,增加單位額外成本,降低了單位工作效率。如何把握這一個臨界點成為事業單位思考的問題。
(二)需要考慮各方面要求
權責發生制的優勢使部分單位追求絕對化,在內部完全按照權責發生制開展各項工作,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彼此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政府會計和財務信息主要被預算部門、宏觀經濟決策和管理部門以及立法機關和審計部門所需求,這些部門需要明確掌握單位的負債情況、資產實際情況等,要求單位采用權責發生制。但同時預算管理也對收付實現制有要求,合理的預算方案編制還需要明確單位實際的資金情況,而在對預算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需求也需要收付實現制的應用[2]。另外,從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中可以看出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執行“雙基礎、雙分錄”,財務會計中涉及到收付實現制,預算會計主要以權責發生制為主,所以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結合是在單位內即采用權責發生制,也采用收付實現制。所以,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基礎轉換時要依據不同層次的需求確定政府會計和財務信息內容,及其所需技術。
三、優化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準確性的對策建議
(一)滿足政府會計體系和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的需求
事業單位想要較好的應用權責發生制,必須保證政府會計和財務報告的有效性。由于事業單位現行的預算會計體系主要內容側重于對預算收支情況的分析,權責發生制下,單位不容易得到實際的預算收支情況。基于此,首先,事業單位要加快預算會計向政府會計轉變的進程,借助國外經驗將預算會計體系拆分為非盈利機構會計和政府會計兩部分,從而使其滿足政府會計和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的要求。其次,事業單位還要不斷完善財務報告制度,確定當時的報告目標,使其更好地反映財務狀況的核算方式,同時規范且最大化的披露相關會計信息[3]。按我國的發展來看,我國財政改革才剛深入,腐敗和違規問題還較多,報告目標主要以滿足預算使用的合規性要求以及財政管理要求為主,是單位在此基礎上調整權責發生制的應用模式。
(二)明確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應用范圍
從我國目前發展現狀來看,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中依然需要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共存,為了確保會計核算的準確性,事業單位必須明確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應用范圍。從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定義和作用出發,建議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報告時以權責發生制為會計基礎,在開展預算工作時以收付實現制為主。如此,事業單位才能更好地掌握會計周期內單位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并更好地對其進行監管和審查。當然,相比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較為容易,但同時也更偏向于短期決策,所以事業單位在利用收付實現制開展預算管理時還需要結合滾動預算,對比多期預算編制。
(三)加強人才培養
人員的專業性從來都是影響某一制度編制、運行等的重要因素,利用權責發生制解決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時,財務工作內容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對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在會計業務處理上的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事業單位也要不斷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養。在具體操作上可以參考以下兩方面:第一方面,加強對現有財務人員在崗前、崗中的培訓,聘請專業人士開展專業培訓,更新財務人員的知識庫。第二方面,加強人才招募。摒棄以往招聘中以經驗判斷人才的標準,從潛力出發,給予年輕一輩更多機會。同時,重點培養其實踐能力,盡快達到上崗要求,盡快體現價值。另外,在人才的培養上,事業單位還要優化績效考核,依據新時期財務工作的要求及時對考核標準進行更新。并以績效考核指標作為獎懲依據,促進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效率。
(四)加強自主研發
伴隨著財務管理轉型,事業單位也要加強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從而滿足數據信息全面性采集的需求。而事業單位想要在會計核算中更好地應用權責發生制,則勢必對財務軟件有更高的要求。目前事業單位主要采用的財務系統都是經由專業系統研發部門提供的,但其他單位人員對本單位實際發展情況了解不深,程序存在一定的誤差。所以,事業單位還要加強對信息部門人員在財務知識、計算機知識等方面的培養,提高單位自主研發能力,從而進一步對財務系統進行優化。條件不足的單位可以通過定期邀請專業人士升級系統的方式縮小偏差。
四、結束語
會計核算是財務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單位的發展。從上述研究來看,事業單位需要重點關注會計基礎轉變,在掌握權責發生制優勢的同時也要明確權責發生制在目前環境應用中的難點,理性應用。事業單位在應用權責發生制時需要滿足政府會計體系和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的需求、明確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應用范圍、加強人才培養以及自主研發,從而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舒欣.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 (11):24-25.
[2]呂洋.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應用的問題分析[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8 (1):40.
[3]劉巖.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市場,2018,988 (33):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