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迎


摘要:隨著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由于合伙制可以避免公司制的“雙重征稅”,因此采取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成為私募股權基金主流。然而,我國目前還沒有完整的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稅收政策體系,因此導致了所得稅方面的很多問題。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所得稅方面的問題,然后提出完善措施,不僅可以有利于發展稅收政策,而且可以帶動私募股權基金的正常發展。
關鍵詞: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所得稅
一、私募股權基金概念
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主要是指利用非公開的方法來給特定的對象募集成立的對非上市企業提供股權投資并且還提供一定的增值服務,屬于一種非證券類投資基金。它可以采取公司制、合伙制等企業組織形式。目前有限合伙制是最關鍵的組成成分之一。
二、現行所得稅政策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體系不完善,執行難度較大
從相關法律規定可以看出,我國現在針對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稅收方面的法律體系還比較缺乏,因此執行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部分法律條款相關規定不明確,缺乏實際操作性。從我國財稅發布的文件可以看出,企業的年度虧損用于該企業的下一個年度生產經營所得來進行彌補,最長時間為五年。但是相關規定的生產經營所得是將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和損失的余額,這里面對于收入方面的總額并沒有進行詳細設定,并且對于投資收益和虧損方面也沒用詳細說明是否可以開展跨期彌補。
第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在最近這幾年來,收益分配和結構設計還在進行創新和發展,但是缺乏一個稅法可以遵循,只能夠使用一些相同的處理方法,這樣就會出現一些納稅風險問題。
(二)稅負較重,存在不平衡性
第一,法人合伙人股息紅利所得稅負還比較嚴重。公司制私募股權基金的股息和紅利是居民企業所獲得的紅利和股息,但是實際上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從各個投資企業所獲得的股息紅利,法人合伙人仍要繳納所得稅,不免稅。
第二,財稅[2008]159號第三條規定“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卑凑丈鲜鲆幎?,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不管是否分配都要交稅。如果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在前期項目退出時盈利,后期投資的項目都虧損,這樣會導致前期繳納的所得稅在后期出現虧損時既無處彌補,也不能退稅,造成各納稅人稅負較重。
(三)稅收優惠力度不足
一方面稅收優惠政策不夠系統化,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稅收優惠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度還缺乏普遍性。另一方面,我國的所得稅稅率還沒有將基金投資的風險性和長期性都考慮清楚。
三、案例分析—A公司介紹
(一)A公司基本情況
A公司是一家有限合伙企業,主要經營范圍是從事對未上市企業的投資。A公司目前的存續時間長達10年,主要是有11個有限合伙人和1個普通合伙人。A公司資金募集規模為1.4億元,于2010年3月30日前全部到位。2010年4月份投資一家未上市的企業C公司,投資金額為1.08億元。
(二)A公司所得稅情況
1. A公司的利潤情況
A公司2010年至2018年的利潤情況如表1所示。
2.被投資企業分紅情況
從2014年開始,被投資企業C公司開始有分紅,分紅情況如表2所示。
3. A公司的所得稅納稅情況
截止2018年,A公司累計利潤才為正,從成立到現在,對合伙人沒有進行過利潤分配。但是從2014年被投資企業C公司剛剛有分紅開始,按照稅法規定“先分后稅”的原則A公司的合伙人開始繳納所得稅,納稅情況如表3所示。
從上面可以看出,A公司合伙人在沒有拿到分紅的情況下,已經從2014年開始預繳納個人所得稅,造成了稅負的不公平。
四、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所得稅問題改進建議
(一)完善稅收政策體系,明確稅收相關法律規定
一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稅收政策機制,需要結合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趨勢來制定與之合適的法律法規體系。另一方面,我國需要考慮結合合伙人的收入,扣除一部分費用之后,從應納稅額方面的角度來制定相關操作,從而提高稅收政策的操作性和適應性。
(二)加大稅收優惠力度
第一,對長期股權投資所得的所得稅實行稅收優惠。針對長期股權所得稅額需要設置低稅率稅收優惠措施。對于長期投資的收取所得稅稅率設置需要低于一般投資,這樣就可以減小投資風險。此外,依據我國風險投資期限的差異,可以采取差異化的稅率優惠措施,例如可以根據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時間來進行劃分,針對不同的投資年限設置不同的所得稅率。同時,可以對于長期投資的投資者的某一些額度的稅收進行減免的優惠。
第二,自然人合伙人納稅時間適當延遲到利潤分配之際。財稅[2008]159號規定“先分后稅”的原則,此規定的初衷是防止出現利用合伙企業的稅收優勢來進行逃稅行為。如果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的風險性高,時間久,這時候可以適當延長自然人合伙人的納稅時間,可以考慮在分配利潤的時候進行納稅。
(三)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
一方面,企業要嚴格設立選聘標準,確保財務人員能勝任其工作;并且要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及時掌握新的稅收政策,在納稅申報環節找到適合本企業的政策,有效降低納稅風險。另一方面,聯系到一些實際情況來提高我國的稅法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更好的開展與之相關的培訓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股權投資基金 [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7.
[2]孫海光.完善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稅收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6.
[3]國家稅務總局網.
[4]林烺.西方私募股權基金所得稅制研究動態及啟示[J].上海金融,20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