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丁文 高博宇 王唯宣
【摘要】大數據時代傳統內部審計工作需走上信息化發展道路,助推企業實現增值目標。本文簡要分析了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圍繞強化數據分析平臺建設、創建全面審計工作模式、加快審計工作隊伍建設、推進免疫檢測系統建設四個層面,探討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內部審計的創新發展思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 ?內部審計 ?企業增值
引言:內部審計的核心職能是為企業增值提供服務,在“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內部審計模式已無法適應規模龐大、類型復雜、價值密度低的數據的快速流轉需要,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知識儲備、技術管理提出了革新的需求,并由此驅動內部審計工作轉型,致力于更好地尋求實現企業增值目標的新路徑。
一、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缺乏信息化意識
雖然當前會計電算化已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全面推行,但仍有部分企業僅限于將其運用在輔助會計核算層面,未能使財務軟件得到充分利用,缺乏對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的明確認知,局限于將財務數據進行簡單收集與處理,無法實現對企業數據的系統整合與全面分析,難以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有價值參考意見,內部審計建設缺乏實效。
(二)審計工作模式落后
部分企業仍遵循傳統審計工作模式,缺乏對數據的綜合利用與分析,在人工審計模式下數據來源有限、數量較少,難以精準定位企業問題,內部審計工作效率較低;還有部分企業未能結合自身管理情況進行財務軟件的開發和引進,導致財務軟件缺乏適用性,且更新升級速度較慢,難以滿足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需求。
(三)內審隊伍建設失衡
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崗位的人員流動性較強,缺乏完善的崗位晉升與薪酬激勵機制,導致員工流失率較高。同時在內部審計工作隊伍建設上嚴重失衡,多數內審人員僅局限于掌握財務方面知識,公司缺乏對其操作技術技巧、大數據處理能力的培訓,難以尋求到適應現代內部審計工作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四)存在信息泄露風險
部分企業在內部審計系統建設層面缺乏安全防范意識,監察控制能力較為薄弱,難以實現對內部審計全過程的跟蹤管理,無法保障數據的安全性與真實性,加之系統業務升級更新速度難以匹配數據量非線性增長態勢,導致信息泄露風險仍無法得到防治,無法保障數據安全。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內部審計的創新發展思路探討
(一)強化數據分析平臺建設,完善內部審計方法
為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數據處理要求,首要前提便是強化企業數據分析平臺建設,結合不同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與數據處理需求進行信息化平臺功能的設計,確保能夠實現企業內部數據的實時獲取與資源共享,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輔助工具。同時,依托信息化管理平臺可供內部審計人員實現對相關數據信息的全過程跟蹤,在企業出現審計問題時及時尋求到問題源頭,大幅節約核算時間,使內部審計工作融入企業生產全過程,保障審計過程的連續性與數據信息的價值性,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在內部審計方法層面,利用信息化平臺立足于全量數據基礎上實現數據信息的深度挖掘,轉變傳統隨機抽樣方法,通過針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尋求到其中隱含的審計信息,精準定位組織風險、提高審計證據的客觀性,助推企業實現增值目標。
(二)創建全面審計工作模式,牢固樹立增值目標
大數據時代傳統單向審計模式已呈現出明顯的不適用性,對此需創建全面審計工作模式,提升內部設計工作的實時性、同步性與協同性,配合非現場智能化審計模式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具體執行力。同時,基于大數據技術拓寬內部審計工作覆蓋范圍,利用信息化平臺整合企業內部不同部門的數據信息,實現對跨部門數據的全面核查與深層次剖析,便于更好地尋求到企業內部數據的關聯性,打破各部門間的信息壁壘,為企業各項決策的制定與傳達創設良好空間,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對于企業決策制定的輔助作用。
(三)加快審計工作隊伍建設,培養增值型審計人才
人才隊伍是企業建設發展的核心支持力,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將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數據處理實效,對此要求企業著力加強內部審計工作隊伍建設,注重培養具備數據挖掘、數據分析能力的審計師,引入互聯網、物聯網等專業的優秀人才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水平。與此同時,需圍繞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兩個層面加強對現有人才培訓機制建設,定期針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財務知識、專業技能與大數據處理能力的培訓教育,完善職業考核與激勵機制建設,并借助榜樣模范力量提升全體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培養優秀的復合型內部審計人才與增值型工作團隊,助推企業提高內部審計建設水平。
(四)推進免疫檢測系統建設,防范安全隱患入侵
一方面,在大數據環境下應拓寬內部審計覆蓋范疇,將風險評估機制由單一財務領域拓展到企業整體數據庫中,綜合利用數據發掘、數據分析技術提取企業隱含的業務信息,幫助內部審計人員有效查明異常數據,實現及早介入與及時干預,將對企業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為企業提供更具戰略性、增值性的管理建議。另一方面,在基于大數據環境推進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還應警惕外部入侵、病毒、數據泄露等風險隱患問題,注重推進內部審計免疫檢測系統建設。在利用“審計云”系統的背景下,以數據動態分析過程作為主要對象,基于大數據技術推進免疫檢測系統建設,完善基本證據鏈,圍繞職位類型、風險事項、歷史信息實現“用戶畫像”的精確定位,及時、精準推送預警信息,配合防火墻、密鑰技術強化系統安全防護,為內部審計工作創設完備的安全保障。
三、結論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審計理念與方法的變革,對此還需圍繞平臺建設、模式創新、智力支持與安全保障四個層面入手,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助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模式的革新,打破各部門間的信息壁壘,依托數據整合與綜合分析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制定提供參考價值,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質量。
參考文獻:
[1]華修銳.基于大數據環境下內部審計問題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8,492,(11):146-147.
[2]向兆禮,黃若男,余春忠,等.大數據時代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63,(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