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芳
【摘 要】美術作業是孩子通過觀察,表達內心的一種方式,精心設計有趣高效的作業,讓孩子對藝術形成一種講究的態度,而不只當作額外“負業”或者“副業”來將就應付。基于教材,結合學科、節日活動、兒童生活等領域,優化美術作業,激發創作興趣。
【關鍵詞】講究;將就;基于教材;優化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2-0168-01
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量化指標,是課堂教學活動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美術作業因其豐富性受到學生的喜愛。但實際教學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教師布置作業過于程式化,簡單采用課課練的形式,學生忙于應付,作業馬虎質量不高;又因美術材料的復雜性,課堂上學生基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課后還要完成其他學科作業,因些美術作業就只能將就一下,態度認真的還能及時交差,經常拖拉甚至不做的也很普遍。
美術創作是美育實施的重要渠道,教師應該潛心研讀教材,基于教材,從教學實際出發,精心設計作業,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創作。
一、主題教學,優化作業
蘇教版美術教材一學期提供20個課題,涉及四大領域(造型、設計、欣賞、綜合),課題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但主題性不強,可以結合學校大型活動,進行主題化教學,精講多練,以單元形式來布置一次主題性作業,并進行集體性展覽,既節省學生的課時作業,又突出美術的實用性。
例如,蘇教版五年級上學期的美術教材內容共有20課,老師正常是按目錄上的課題順序設計教學進度,作業也是講完一課進行作業練習。
通過研討教材,我們可以按主題將教材內容分成六大篇,即人物篇、風景篇、雕塑篇、情感篇、工具篇、神話篇,然后根據分類進行主題化教學。
下面以人物篇主題教學為例。人物篇有老師和同學(一)(二)兩課,這兩課的教學本來安排在11月左右,現將這兩課教學調整至9月,因為教師節在9月,可以設計主題作業《獻給教師節的禮物》,作業時間為兩周,讓學生精心觀察教師,為任科老師畫一張像,也可以畫一畫班上的同學或者自己,張貼在班級一角,讓新任老師快速認識。
主題作業與日常作業相比,目的更明確,更有挑戰性。教材內容調整后,作業從每周一課時練習變成集中完成六次主題作業,從作業次數來看,壓縮了很多,但是作業質量提高了,作業主題鮮明,時間有彈性,難度有挑戰,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得到提升。
二、學科融通,拓展作業
學科之間在知識內容上有一定的穿插,如果能及時關注其他學科,適當地將美術作業與其他學科作業進行融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與美術緊密聯系的學科有語文、科學、信息、音樂、品德與社會、綜合實踐等。我們可以了解這些學科的教學內容與進度,與美術教材進行整合,設計作業時可以不拘泥于平時的表現形式,以學生在整合作業中有所收獲為主。
例如,蘇教版五年級上學期美術教材中的《學學構圖》,可以結合語文繪本教學,讓學生通過分析繪本插圖的多種構圖形式,理解創作者的意圖,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選擇臨摹或者創作的形式續編故事,這樣畫圖寫文融于一體,自編出一本繪本故事書,學生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每年兩次的全校性綜合實踐活動,更是學生放飛身心、展示自我的舞臺,美術課上我們可以預先帶領學生了解活動場所的風景與地方文化,根據各年級美術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課題布置拍照寫生、制作宣傳海報、繪制旅游地圖、設計手抄報之類的應用性作業。學生帶著明確目的去完成作業,效果高、速度快。
三、聯系生活,整合作業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很多素材都可以引入美術教學中。如國產動畫電影《哪吒》深受學生喜愛,雖然哪吒沒有可愛的外表,但有著勇于挑戰命運的決心和毅力。《哪吒》上映后票房口碑雙豐收,其主要原因是在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的背后,蘊藏著深刻的道理,引起每一位觀眾深思。
用《哪吒》來分析動漫形象的創造方法是很有說服力的,可以與之前傳統動畫《哪吒》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不同時代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差異。
學校也經常搞一些大型的活動,如淘寶節、藝術節、傳統文化節、科技節、讀書節、體育節、十歲成長禮等,這些是童年生活重要的構成部分,因此要充分利用這些活動,為學生的美術創作營造氛圍。
如一年一度的體育節是學校的傳統節日,將美術教材內容整合到體育節活動中,可以深化教學內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我們從各年級教材中找到適合體育節主題的教學內容,進行全校性主題作業設計,分別是《校園真熱鬧》(一年級下學期),凸顯體育節大場景;《標志》(二年級下學期),設計班級或者學校體育會徽標志;《形形色色的人》(三年級上學期),畫出體育節各班級民族服裝特色;《最快的作品》(四年級下學期),用相機或手機拍精彩瞬間,了解攝影基礎知識;《廣告和招貼畫》(五年級下學期),為體育節制作宣傳廣告或海報;《我愛運動》(六年級上學期),畫不同項目的比賽。
全校性主題作業可以同時展出,將體育精神和風貌集中體現出來,讓學生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美術是一門獨特感性的學科,它需要激發興趣,啟迪創作靈感,而美術作業是興趣的源泉,我們應該設計多種形式的美術作業來喚醒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創造更多探究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