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茜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闡述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把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到實處。作為國家課程,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的內容。這四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相互統一,不可割裂的。陳琳(2016)提出,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來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知;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所表達的水平和特點;學習能力則指學生主動拓寬學習渠道,積極調適學習策略,努力提升學習效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
二、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所存在的問題
首先,英語語言能力方面,忽視了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小學高段,實行題海戰術,過分強調應試技能訓練,學生的語言知識點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能力不太理想。在文化品格培養方面,教師大多只停留在淺層次和表面上的文化內容的分析,缺少對英語教材中與文化習俗相關的習語、成語等提供相應的背景與資料,忽視了英語課程的人文性。在培養思維品質層面,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沒有得到深層次的開發和發展,用英語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足。在提高學習能力層面,英語聽說和閱讀技能沒有高質量地在課堂上進行有效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如何能夠讓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落實,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帶著這樣的思考,我開始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探索。
三、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方法
(一)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全方位發展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來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陳琳,2016)。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創設符合教學內容主題的相關情境,在具體情境中設定學生的社會身份,運用聽說讀寫演等形式,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整體連貫地完成教學內容,全方位發展語言能力。
例如人教精通版《英語(五年級下冊)》中的每單元的教學都可以通過設定學生社會身份,運用情境教學來完成教學任務。Unit1 Welcome to our school,假定學生身份—學校導游;Unit2 Can I help you? 假定學生身份—商店店員;Unit3 We should obey the rules,假定學生身份—班主任;Unit4 What's wrong with you? 假定學生身份—病人;Unit5 I'm cleaning my room,假設學生身份—家務小能手;Unit6 We're watching the games,假定學生身份—運動會觀眾等。
通過角色設置,在語境中整合運用所學知識,發展了語言能力。在Unit5 I'm cleaning my room,扮演家務小能手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和感恩父母的價值觀,將德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落實了“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戰略目標。
(二)巧妙設問,啟發學生思考,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
語言與思維的關系密不可分,通過外語學習,能夠顯著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發展。魯子問(2016)提出,思維品質內容豐富,不同的思維方式有著不同的思維品質。基礎性的品質包括思維的準確性、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和批判性等。這些思維均可以通過語言學科教育(包括英語學科教育)來提升。
(三)了解中外文化差異,推廣中華優秀文化,提升文化品格
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知,同時要借助語言,拓寬國際視野,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對應英語的人文性(陳琳,2016)。英語新課標指出,英語教學應有利于學生理解外國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任何一種語言都包含著不盡的文化內涵。
(四)拓寬英語學習渠道,調適學習策略,培養學習能力
作為核心素養的學習能力,并不局限于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也包括對英語學習的一些認識和態度,還有監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況,評估使用效果,并根據需要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程曉堂、趙思奇,2016)。
如人教精通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3 Fun Facts模塊中,講述的是英國著名喜劇演員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角度,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學習資源,完成文章學習。比如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等方式對查理·卓別林的生平簡介、經典電影觀賞,讓其結合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做一個相關內容的匯報。在完成匯報的過程中,采取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通過學生自主翻閱英語字典等方法,學習新單詞掃除閱讀障礙,對其經典電影片段進行配音與表演,改編。或者從查理·卓別林的電影中找到一些創作的靈感,自編、自導、自演校園英語劇,尋求同學和教師關于主題選擇,服裝道具等意見,更好地進行創作表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拓寬學習渠道,調節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英語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針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六大框架的細化、具體化,旨在培養有較高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的英語學習者。面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育人要求下,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養,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融入課堂中,創設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索,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對教材中文化價值進行深度的探析,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達到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