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一說傳統精髓我首先想到文化裝飾這塊,如“魚”寓意年年有余、“松”和“柏”寓意健康長壽、“梅”“蘭”“竹”“菊”贊美人品德高尚,所以如松、柏、鶴、魚等都是我國非常常見的傳統圖案元素.傳統元素的應用在室內設計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從屋頂、窗花等裝飾圖案到遠古時期的圖騰再到明清的吉祥符號……都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獨特的宇宙觀與生命情調。無論是去繁從簡,在[人格修養]上下工夫的文人畫作還是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建筑,都應該詳細了解、分析、研究,才能體會其中的真正的內涵和精粹。中式元素為何貴氣十足,正是因為她是幾千年中國文化和代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升華。
關鍵詞:精髓;天人合一;傳統元素
1? 緒論
創造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是建筑活動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內容,無論在生產過程或生活實踐中,室內空間與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直接和親密。特別是中華傳統文化,意義深遠,內涵深厚,與之結緣者,想必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者了。中國元素有著幾千年中國文化和代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升華,總有股神秘的力量,給我們帶來寧靜與和平。在這種強大背景下的閉合、對稱、比例、韻律和節奏,親切宜人的材料、造型、尺度以及色彩的使用,有許多正是如今新的起點的基礎;諸多的空間造型特征還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區的人們的喜好和文化背景,成為室內設計中將不同的因素在不同場合以不同方式綜合在一起的藝術。中國傳統精髓細胞時刻活躍于空間造型的設計之中。
2? 中國傳統文化在環境空間中的重要性
2.1? 一種神秘力量來自于傳統文化
在西方設計界流傳著一個觀點:“沒有中國元素,就沒有貴氣。”中式風格的魅力可見一斑。古老的元素總有著神秘的力量,給我們帶來寧靜與平和,同時不得不承認那種外在的文化力量可以如此強大,深入人心。……散發出迷人的魅力,一如傳統的中國文化所推崇的氣質,內斂而高貴,風范的流露在細節。20世紀90年代以來,“回返”傳統(文化的和自然的)的大趨勢已經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文化現象,中國的現代建筑藝術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國的傳統基礎之上的。然而,繼承并不意味著拘泥,幾千年的文明史固然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多姿多彩的藝術寶庫,但在我們的設計中單純奉行“拿來主義”,將會導致民族傳統藝術發展的停滯,最終只能使我們的時代留下大批的古董拷貝。如何使我們的建筑藝術設計體現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具有鮮明特色同時又避免僵化?答案是:從現實生活中攝取無限豐富而鮮活的美的素材,加以創造、更新,既尊重民族藝術的獨特性,又反映現代人的精神追求。
2.2? 從尺度、空間角度考慮建筑室內設計
所有的空間要素,都有一定的尺寸,并且每個要素的大小都要通過與周圍要素相比較才能被感知。文丘里說過:”建筑的基本目的是去圍合空間,形成一場合,并非僅僅去追求空間的向導。”意思是說空間要表現出層次,要有相對的公共性與私密性的領域,并且要有一系列有象征,可被識別的標志加以區分。例如在多種中式傳統元素的篩選上,雕梁畫柱、鏤空雕花等往往多被選用作不同環境中裝點空間的功能性裝飾;餐廳室內設計中,用屏風,矮墻,花臺,欄桿等不同的手法做隔斷,就會給人不同的心理效果……用什么材料,什么造型,看上去是否穩定,位置是高是低,是否遮擋視線,是否可以依靠等,這一系列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它所限定的空間。
2.2.1? 尺度、空間在傳統設計中的應用
山西“王家大院”,由歷史上素有”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稱號的”靜升王家”在清朝時期建成,經典的古代建筑確實有著不同一般的魅力,建筑規模宏偉典型,包括“五堡”、“五巷”和“五祠堂”,以“龍”、“鳳”、“麟”、“虎”、“龜”、這五大吉祥瑞獸的造型作為“五堡”的院落分布形式,在那里我們進行了近半個月的考察測繪活動。王家大院無論從平面還是整體空間布局上都屬于典型的嚴謹風格,細致到它的每一處院落都具有人性化,并且沒有一點張揚浪費,同時又蘊含著非常高貴的氣度。青色和淡黃色的磚墻,青灰色的屋頂,同種色調間顏色的巧妙配合使得大院與黃土高原互相協調。大院墻堡渾厚、粗獷、封閉感強;院落內部空間層次豐富,精美,細致,每一個開間,每一個窗欞都有非常嚴密的尺度,內外強烈對比,形成嚴整與靈活的高度統一。
2.2.2? 尺度空間概念在現代設計中同樣重要
無論是北方民居的傳統風貌還是南方園林的別具匠心,都離不開適宜的尺度空間,氣勢磅礴的建筑群會產生極有韻致的跌宕起伏,精致細膩得園林景觀會產生布移景異的觀感享受。由此說明真正的中國元素,我們要看到他本質的東西,內在的靈魂,讓人達到滿足感的享受。北京是古時的皇城,設計上要照顧到文化傳統和民族風格,又是著名高校和研究所最多的地方,有條件設計出有特色的建筑,這一切都成就了長安街,使長安街的建筑成為北京一處亮麗的風景線。整體看他的外觀,大面積的玻璃和鋼筋混凝土構架,一塊塊方形的玻璃,很簡潔明快、形式感突出,但仔細從體量上打量它,會突然發現明顯具有中國傳統建筑的風格,不禁使我想到中國故宮的大門、萬里長城的城墻。再近看玻璃上加有了窗欞似的裝飾,使我恍然大悟,這不正是由中國北方民居的窗戶造型演變而來的嗎。
3? 傳統精髓與現代空間
中國瓷文化源遠流長,一首蘊含濃郁中國風的歌曲《青花瓷》,早已傳唱大江南北。而我有幸參與的一個設計項目又把中國瓷文化推向一個新高度。
南昌融創主題樂園(原萬達茂)是由東西方兩位大師——英國已故建筑大師馬克·費舍爾先生及我國著名青花瓷大師何炳欽教授聯袂創作。正是設計者的創新與建設者的“工匠精神”融為一體,讓歌曲中的青花名器變成現實。精雕細琢,追求完美,協同聯動,精益求精。如此傳統的元素運用于外觀設計中,無疑擦亮了旅游的地標,而其中的組成部分-多項創新的海洋樂園,用豐富的主題景區、高要求的維生系統、先進的理念技術完美體現了創新精神。游覽其中能感受到將古典的傳統建筑美學與現代有機材料的完美融合。
4? 傳承文化底蘊萬古長青
如今幼兒園小朋友都從《弟子規》、《三字經》學起,從小就了解祖先留給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中國約有四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中國建筑的歷史要比史書記載的歷史更古老的多,勞動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同時也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古代建筑。古老的元素總有著神秘的力量,給我們帶來寧靜與平和。
傳統精髓活躍于現代空間設計中,中國傳統元素值得我們傳承和創新。我們肩負著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形式千變萬化,唯有文化底蘊萬古長青。傳統的中國文化、細化到建筑——中國傳統的空間、尺度,他們所推崇的氣質,內斂而高貴,散發出迷人的魅力,不容舍去!
5? 結論
空間的韻味與比例尺度都是密切相關的,直接影響到人對空間的感受。室內空間是為人所用的,是為適應人的行為和精神需求而建造的。人們需要一個健康、舒適、愉悅和富于文化品位的室內環境,室內空間的象征和表現作用折射出了人們的精神文明和高度的文化發展。中國傳統元素值得我們傳承和創新,我們要用傳統精髓勾畫現代尺度空間。
參考文獻:
[1] 張猗曼,鄭曙旸.室內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2] 傳鵬宇.中國傳統建筑入門[M].北京:丹青圖書有限公司,2019.
[3]? 蕭默.建筑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郭然(1982—)性別:女,籍貫:河北省正定人,學歷:本科,畢業于北京服裝學院;現有職稱:中級 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