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摘要:新高考改革,高考英文寫作讀后續寫新題型的出現,引發了學者們教師們的研究。本文以外延版必修一第四單元“After Twenty Years”為例,淺析如何利用語篇分析銜接理論,即通過各種銜接手段,方法,讓學生寫出內容邏輯連貫的文章。促進高中英語讀后續寫能力,提升解題能力,進而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語篇分析 銜接 讀后續寫
新一輪課改高考改革,在全國掀起了教改熱潮。高中英語新課標中,課程目標由原來的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有效的實施途徑和系統。改革后的高中英語作文比重加大,有原來的一篇應用文寫作變為,兩篇文章寫作,其中讀后續寫是遼寧學生之前從未接觸的寫作新題型。該題型,要求學生先讀一篇350左右的短文,根據10個提示詞和兩段的段首句提示,寫一篇150詞左右的續寫文章,這是一個語言輸入,整合轉向語言輸出的復雜過程,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同時提倡學生續寫積極正能量的短篇,這也是培養學生正確價值取向的有效途徑。然而,由于之前學生從未接觸過此類題型,未做過類似訓練,教師也從未教授過這一題型,因此,導致學生不知從何下手,要么是機械拼湊,生搬硬套之前應用文習得的技巧方法,套用模板,要么所寫文章簡單低級,語言和邏輯混亂,往往讀完后,評卷老師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因此探討有效提升學生讀后續寫能力,進而提升英語學科素養迫在眉睫。
20世紀中葉,語篇分析理論引入國內,該理論認為語篇是由句子組成的完整語言材料,是由一個或幾個語段組成的。通過對語言材料和語言結構的分析,了解語言在文章和語段中的作用,產生的意義,進而實現對語言的靈活運用。語篇分析的要是總的來說,包括如下內容:一是銜接手段。銜接手段包括語法手段和詞匯手段,即詞匯復現和詞匯同現。這種形式的銜接被稱為形連。二是連貫。連貫是基于語篇層面,通過邏輯推理來達到語義鏈接是無形的網絡,稱為意連。本文就從銜接與連貫兩大方面淺析語篇理論在讀后續寫中的應用。本文以外研版新標準英語高一必修一 Unite 4 Friends forever Period 4 Writing an ending to a story 為例。
在本課前一課,學生已完成閱讀課After Twenty Years的學習,這是美國著名小說家O Henry的一篇短篇小說,文中兩個好友二十年后重聚,Bob成為通緝犯,但也如期赴約,Jimmy,此刻已成為一名警察,在正義與友誼中,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正義,令一名便衣逮捕了Bob. Period four 是又過了二十年后,Bob出獄后的情景,讓學生續寫故事結尾。
在寫作之前,指導學生分析原作的結構層次,啟發學生發現時間線索,即twenty years ago——now——twenty years late——…,接下來,指導學生找出小說三個要素,即背景,人物,情節。Setting: out of jail, cold wind,dark night ,cold.Characters: Bob now 58,lost and helpless, a young man, a familiar-looking man in his thirties,doubtfully.Plot:stepping out of , smiled bitterly, heard, turned around ,was surprised to find , replied, unfolded , shaking ,finished reading, shouted in surprised,smiled. 在理清脈絡層次后,接著啟發學生跟著原文提出問題。這里重點強調一點,對于問題的提出,不是所以毫無選擇的提問,而是先讓學生找出,記敘文六要素中的Who Where When 。其中人物有Bob,a young man, Jimmy.。地點為Bob被關的監獄門口。時間為又一個冬日下午。問題如下:Who is the young man? What does the man look like? What is his relationship with Bob and Jimmy? What does Bob look like now? What is his feeling right now? Where is he going ? What is he going to do…What is going to happen between Bob and the young man?
讓學生根據原文的邏輯結構做出合理的推斷,并回答以上問題。注意形式上的連貫。利用主位推進程序中的平行型:以第一句的主位(T)為出發點,以后各句均以此句的主位,分別引出不同的述位(R),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個主位加以揭示、闡發。句子的主位不變,the young man 為第一主位, 對其進行外貌神態描寫,也可以加之語言描寫。The young man walked directly towards Bob. He looked pretty handsome with a Roman nose.He... 也可采用延續型:即第一句的述位或述位中的一部分作為第二句的主位,這個主位又引進一個新的述位,該述位又充當下一句的主位,如此延續下去,帶出新信息,推動思想內容的表達。其特點是第一句新信息在第二句中成了已知信息,第二句的新信息在第三句中又成了已知信息,以此類推。The young man walked directly towards Bob. Bob now in his fifties, shivered in the cold night with his coat collar turned high and pocket hand…在這一基礎上,提醒學生注意邏輯上的意連。即用適當的邏輯關系詞,例如,先后次序關系:at this time; first; second; at last; 因果關系:consequently;as a result; thus; hence;轉折關系:despite that; in spite of that; regardless of; yet...;(補充)遞進關系:additionally, much more interesting;舉例關系: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this case;將這些語句合理連接起來,形成語義與邏輯雙重銜接。
最后,續寫要求學生仔細研磨原文語言風格,特色,感情色彩。語法結構的選取,不但要求續寫文章與原文在邏輯內容上銜接緊密,過渡自然,還要求語言風格與感情色彩一致協調。例如,原文After twenty year , O Henry的寫作風格就是外在環境的細致形象描寫和渲染 ,再有“歐·亨利式結尾”,常常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文中chilly gust of wind with a taste of rain in them and well-nigh depeopled the street. With his stalwart form and slight swagger.There was now a finem cold drizzle falling, and the wind had risen form its uncertain puffs into a steady blow. The few foot passengers astir in that quarter hurried dismally and silently along with coat collars turned high and pocketed hands.所有這些人物動作,外在環境的描寫都在預示著一個意料之中的結尾。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這種描寫的訓練,力求語言風格色彩與原文保持一致。
總之,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在讀后續寫的教授中,英語語篇分析理論的應用不僅能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還對提高學生的續寫能力,邏輯思維力有很大幫助。探討這一理論,是為了尋求出一條更適合英語教學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