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油價“斷崖式”下跌以來,石油工程行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在市場工作量極少的情況下,各石油工程企業不斷探索創新,強化內部管理,通過挖潛增效創效益來抵抗壓力。面對壓力和困難,立足西部市場的石油鉆探公司,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對鉆井服務的再認識,以精細管理為準則,以提質增效為抓手,將每一口井都當作精品工程雕刻。根據施工地域性差異,大膽實踐探索創新,通過“五化”精細管理,分區塊探索研究技術措施提速提效,分區域優化鉆機分布開拓市場創效,分片區管理職工及家屬凝聚士氣奮力創效,分類別管理設備設施降本增效,分等級推進安全文化安定保效,奮力推進該公司石油 “寒冬期”提質增效發展。經過一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提速提效 ?精細管理 ?區塊化 ?效益
2017年以來,國際油價有所回升,但受石油行業長期“寒冬期”影響,石油工程板塊生產經營形勢仍異常嚴峻,生產經營管理難度前所未有。在此形勢之下,作為外創西部市場的石油鉆探公司,要打贏“扭虧脫困保市”攻堅戰,完成各項生產經營任務,必須要在管理上找尋突破點,解決當前面臨的“四大壓力”:施工區域點多面廣、生產經營任務異常艱巨、生產經營難度前所未有、安全環保形勢異常嚴峻。因此,該公司通過大膽創新、深化改革等措施,在公司范圍內探索實踐“五化”精細化管理。
一、“五化”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五化”精細管理的核心在于從五大方面分類別、分項目對單井實施管理,將單井作為一項精品工程,根據井位所屬區域,從一開始的技術設計、鉆機選型、人員配備、設備優化、安全防范等每一個環節綜合分析分類定級,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再進行精雕細刻,最終以最優質的服務,最高效的質量交井,爭取獲取更多的效益。
技術措施區塊化研究。對于目前已經成型的區塊,輪南區塊、塔河區塊以及北疆區塊,和正在勘探開發的順北區塊,均成立項目組,統計歸納各區塊各井數據,分析研究鄰井資料,判斷各地層巖性,確定口井鉆頭選型,探索研究制定最優最快的技術措施, 在生產施工中提速提效。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技術措施區塊化研究,全力提速提效
鉆井服務的核心基礎是具有領先的科學技術。該公司以科技為先導,大力開展技術攻關,在施工中廣泛推廣運用成熟的鉆井技術,不斷嘗試使用新工藝、新技術、新工具,積極探索和優化區域鉆探模式,形成并保持在塔里木、西北油田、勝利新勘三大市場中的技術競爭優勢,走出一條以技術生存,以技術求效益的發展之路。
(二)施工隊伍區域化布置,優化生產組織創效
針對服務于國內的三大市場的需求,結合公司各鉆井隊設備、施工能力及搬遷成本的橫向對比,綜合分析各項優勢,合理優化隊伍分布,使各市場的鉆井隊伍發揮自身優勢,快速高效完成生產任務。
市場是石油工程單位生存和發展的命脈,在競爭激烈的塔里木油田及西北局市場,誰的實力更強、誰的利潤更多,誰就能贏得競爭,占領市場。面對業主投資減少、市場工作量不飽滿、生產經營成本不斷升高的局勢,該公司不斷拓寬市場,由單一性服務向多元化服務轉變。
(三)人員片區化管理,凝聚士氣奮力創效
在公司創新實施“鋪網架線工程”,鋪成連心網,將全部會員分成13個工會片區組,每個片區組設立組長、副組長,負責公司政策的上傳下達、職工思想動態跟蹤、“走基層訪萬家”活動開展等工作;在黨員中嚴格黨支部歸屬和教育管理,在職工中按居住地劃分片區管理,讓533名黨員、909名職工、60名退休人員,都找到了自己的家。針對公司職工分布在全國13省份及油田10個社區的實際,按照居住地域劃分12片區,每個片區選優片區長,把片區內的職工、家屬、退休職工、協解人員信息集中收集,建立微信群、釘釘群管理,通過網絡平臺建立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借助網絡媒介,實現輿情與職工困難的全流程監控、全方位反饋。
(四)設備標準化升級,提升設備本質安全
針對公司現有設備投產時間長、老化嚴重現象,大力整改翻新,在提升設備標準化管理水平的同時,引進其他公司37項成熟項目進行小改小革,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再發明再創造,提升設備的本質安全和勞動生產率。同時完善設備基礎資料的配套,關鍵崗位人員的技能培訓,加強設備隱患治理的排查,從本質安全出發提升設備管理水平。
(五)安全等級化提高,為生產經營保駕護航
安全環保工作是公司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信息化提升是保障安全環保的重要手段,要通過持續完善安全責任承包機制,強化現場監督,建立“違規違章曝光臺”加大問責力度等措施,在甲方等級化考核評定中分類晉級,全面提高基層隊伍安全管理水平,為生產經營保駕護航,為公司長遠發展“強筋健骨”。
一是深入開展各項安全活動,可以增強全員安全意識。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愛國衛生、安全健康行”、“六.五世界環境日”、“安全生產月”、“《生死之間》警示教育活動”等活動。同時進一步深化“安全工作情系萬家”主題活動,組織12名油嫂深入新疆鉆井生產一線,在親身感受一線生產生活的同時,叮囑親人加強安全學習,杜絕違章、遠離事故。通過開展各類安全活動,可以提高職工對安全工作的認識,豐富其安全知識,從而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取得實效性。
二是狠抓一線崗位HSE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技能。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在所有基層單位建立培訓QQ群,通過QQ群、班前班后會、“小黑板”開展“每日一題”學習活動,提高員工的理論知識水平。同時通過“每周一練”、 “師帶徒”、“老帶新”、“勞動競賽”等實操培訓和“每月一考”將理論和實操量化考核,提高員工技能水平。強化一線崗位HSE應知應會知識及技能培訓,基層人員安裝HSE應知應會考試APP,在日常HSE檢查中加大對現場各崗位HSE應知應會考試力度,做到逢檢必考。制定相應的考核激勵辦法,明確應知應會考試成績獎罰機制,以考核促學習,提高現場人員的HSE應知應會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 呂國榮.精細化管理的58個關鍵[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屋涵生.三流合一,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07,(1).
作者簡介:肖生巖(1986-),男,漢族,籍貫甘肅省靖遠縣,工作于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塔里木分公司,中級工程師,學士學位,在讀經濟管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