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林穎
《幼兒園指導綱要》表示:“想要培養幼兒的社會性,需要社會、家庭、幼兒園彼此協作、共同努力。“幼兒的社會性需要在適當的環境中才能生成、發展,為此幼兒家長、廣大幼教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必須重視起來、傾注耐心、協調合作,共同幫助幼兒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一、通過觀察了解幼兒,以年齡為劃分依據設置具體目標
我們在新生入學前進行了“幼兒社會生活能力調查”“幼兒入園前家庭情況調查”等調查,發現新入園的孩子們已經有了進行社交的意識和愿望,他們往往樂意且愿意交朋友;此外,新入園的孩子們普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意識,知道了不可以動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們還認真觀察了孩子們入園后的幼兒園生活,發現初入園的幼兒主動交往意識較弱。對此,我認為幼兒園小班在幼兒能力培養方面的主要階段目標為引導幼兒盡快適應新環境和集體生活,教授幼兒一些基本社交技能。具體應該做到:鼓勵幼兒自我介紹;鼓勵并引導幼兒彼此熟悉、共同玩耍,鼓勵幼兒和成人交流;進行禮貌用語教學;教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輪流等待,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培養幼兒規則意識;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不膽怯、不畏縮,敢大聲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設置游戲活動以使學會主動交往,掌握交往技能幼兒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游戲
與此同時,游戲本身就是一個社會性活動,還兼具興趣性、自主性等特點,可以讓幼兒的內部需要的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幼兒教育中的游戲教育既有利于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又有利于其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幼兒自出生起就生活在“家”中,對他們來說,“家”是最熟悉、最安全的地方。為此,必須引導新入園的幼兒盡快熟悉熟悉、適應幼兒園環境。作為小班教師,我在班級里建立了“娃娃家”,在“娃娃家”中,幼兒們可以進行角色模擬,像在家中一樣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在這次活動中,新入園幼兒開始熟悉同學和幼兒園環境,適應集體生活,緊張感逐漸消除。此外,我還設置了“猜猜我是誰”“找朋友”等游戲以幫助幼兒尋找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增進友誼,引導幼兒掌握基本的社交用語。此外,對于幼兒園小班幼兒來說,在班集體或成年人面前不害怕、不退縮,能夠大聲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十分重要。所以,我還設置了“我的一家”“坐上我的小火車”等游戲,并及時表揚表現優異的孩子。趙首智小朋友和李芳青小朋友都是害羞、孤單的孩子,平時既不敢在集體面前說話,也不敢和成年人交流,但是他們在上述游戲活動中逐漸敞開了心扉,開始敢于表達自己。在幼兒社交能力培養教育中,自選游戲活動也具備一定的積極作用。入學后,小班幼兒逐漸適應了集體活動、熟悉了新環境。我以其年齡特點為依據,為幼兒建立了自選游戲活動區,包括娃娃家、圖書區、美工區等,讓幼兒們可以充分地交往、交流,體會到合作的快樂和友誼的美妙。我在每個自選游戲區都設置了人數限制,并用醒目的標志來表示,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學會了自我規范以遵守規則,還學會了和同伴之間的關系協調,具備了初步的規則意識;我還要求孩子們將使用完畢的游戲器材放回原處,讓幼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學會物歸原處。
三、重視滲透教育,培養幼兒交往技能
從傳授幼兒交往策略對幼兒來說,社會交往是一項于身于心均有益處的活動,對于幼兒的社會化進程至關重要。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絕不會一蹴而就,為此,幼師工作者們必須將其看做一個長期、持久的任務,堅持不懈地引導幼兒進行社會交往。幼兒園內各方面必須高度協調一致,共同進行社會社會交往滲透教育,進而提高幼兒社會交往能力。
(一)學科滲透
除學科自身的特點,幼兒的社會性發展目標也是幼兒教師在在進行活動設置時必須考慮的一個方面,進而實現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滲透教育。
(二)環境滲透
進行環境滲透,一方面要在物質環境方面對幼兒進行熏陶。我在幼兒入園之前就認真布置了“我和朋友一起玩”“好書一起看”等社會性教育相關的主題墻飾,讓幼兒每時每刻接受團結合作品質的熏陶。進行環境教育,還要在精神方面對幼兒進行熏陶。除了同年齡段的幼兒,幼兒免不了還要和成年人交流往來。所以,我十分看重和幼兒之間的關系,注重師生關系的和諧,盡可能地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讓幼兒的和諧的課堂環境中學習,做幼兒的好朋友,鼓勵他們多和我交流、溝通。與此同時,幼兒教師之間的和諧、平衡也十分重要,因為教師就是幼兒再幼兒園中的榜樣。
(三)重視日常滲透
尤其是要緊緊抓住進行隨機教育地良好機會,在幼兒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滲透社會交往能力教育,為幼兒的社會交往創造機會。
四、堅持家園共育
作為幼兒地主要生活場所,家庭對于幼兒的教育至關重要。所以,必須在幼兒教育方面實現家庭和幼兒園的協調統一,用統一的方式進行目標一直的教育,這樣才能保證幼兒社交能力的顯著提升。第一,我會在“家園共育”中定期向家長傳達幼兒社交教育的重要性。此外,我還會借助家長園地等向家長及時反映幼兒社交能力發展情況,讓家長學會如何正確進行幼兒社交教育;在家長接送孩子的間隙趁機與其進行交流溝通,努力實現幼兒社交能力家園共育。第二,在每月末通過《家園聯系冊》向家長反映幼兒學習情況,并像教師反饋家長評價,以實現真正有效的家園溝通。在未來,我們的社會一定是開放互助的,由此,一個人社會交往能力就會變得非常重要。為此,必須在幼兒階段開始重視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地培養和社會情感的培育。我堅信,只要全體幼師都能堅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及時更新自身教學觀念,為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努力為幼兒創造和諧的、松弛的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幼兒的主動性,一定會讓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總而言之,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其發展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即幼兒是否善于交往,能否和周圍其他人和諧交往。幼兒教師應該將人、物、時空等充分應用起來,努力調動幼兒感官,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喜歡社交,提升幼兒社交能力。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通過榜樣的建立進行滲透教育,推動幼兒社會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