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興
摘要:岫巖玉雕的歷史悠久,尤其是他的素活工藝,以精湛而聞名,是岫巖玉石和巧匠的完美結合。發展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所以也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這使得素活玉雕成為岫巖縣文化的一大特色,給岫巖縣產業帶來了文化支撐,也推動了整個縣的經濟發展。但是由于復雜的制作工藝,對玉石原料選擇也比較挑剔,創作出一個好的岫巖玉雕作品具有費時費力、生產周期長的特點,并且銷售的價格也明顯高于其他的玉雕產品,所以目前岫巖玉雕的保護和發展面臨著困境。但是要想更好的發展素活玉雕傳統雕刻技藝,必須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制定發展措施才能得到更改的保護與發展。
關鍵詞:岫巖玉雕;玉雕素活;非遺;保護現狀;發展
一、岫巖玉雕工藝的價值
(一)藝術價值的發展
岫巖玉雕整體上可分為五大類,花 鳥、人物、動物、花卉、素活,其中最為重要也最受人們欣賞的是素活,素活所制作的玉雕制品講究圓潤光滑,比例勻稱,同時需要具有極高的工藝手法,和其他的玉雕作品相比,岫巖玉雕首先難在選料上,素活所制作的一些作品很多都需要用到大型的玉料,要想選得一塊合適的玉料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玉的形狀或顏色大多不規則。但是為了做素活玉雕,就需要把想辦法設計出去除一些玉中用不到的廢料,并且在顏色上也要求通體一致,這些條件無疑都給素活的選料提升了難度。第二點就是制作工期長,從選擇一塊玉料,到破料、雕琢到拋光完成,工期長達幾個月。
(二)學術文化價值
中華民族之所以被稱為文明古國是因為我們的文化由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民族共同組成的多元化文化,技藝的傳承不只是一個地區或一個民族的,他可以與不同的國家文化相互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形成新的寶貴資源。具有濃厚的文化價值,在現如今全球化日益加強,世界文化遺產就成為了各個民族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的絕好教材,這對國家的文化遺產,和歷史文脈的了解都起到了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
二、岫巖玉雕面臨的危機
(一)傳統手工藝的斷裂和消失
中國是擁有厚重歷史的傳統文化古國,現代化迅速發展的今天,造成了傳統與現代相沖突,傳統手工藝面臨著缺乏新鮮血液,開始逐漸呈現出斷裂,更甚也有一些傳統手工藝已經消失。素活以手工藝為傳統手藝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都受到了極大的動搖。
(二)市場沖擊造成“素活”扭曲發展
現代社會的發展加快了各種文化間的接觸,他富有的獨特內涵和價值吸引人們把這項技藝轉化成特殊的文化商品來打造。但是素活工藝作為一門工期長、工藝繁瑣,對制作人工藝水準要求較高的手工藝制品,大規模制作是不現實的,所以在利益的驅使下自身獨特的技藝和歷史性價值被忽略,大批機械化作業,制作出的“素活玉雕”使傳統倍受打擊。并且通過經濟手段成為文化的主體,整個市場呈現出扭曲的層面。
三、破解危機,傳承保護
(一)以嚴謹的學術態度保持技藝的專業性
在面對像岫巖玉雕這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在對素活手工藝的收集和保護的過程中,我們要以全方位的眼光看待問題,做到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性,摒棄這種只看眼前利益的行為。要打造一個新的發展模式,就需要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現實處境的深刻理解,要對傳統文化表示敬畏,才能真正的使素活玉雕走出一條文化發展繁榮之路。
(二)把手工藝納入文化體系的發展中
將“文化市場體系”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同發展,形成更加全面、系統、完整的體系,加強人才的培養和人才流通體系等多方面因素。并且加強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文化產業可以提供內容和形式的傳播手段,讓更多的人去認識和了解岫巖玉雕文化。營造一種文化氛圍,培育消費習慣。會使發展更具有保障。
結語: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如果用一種文化來代表中華文化,這就是玉文化。”有一個代表性的作品“素活”中的七環球;在玉石上使用內雕的技法,雕出一個球套著一球,整整七環,并且每個球都可以轉動,其難度也達到了極致。獨特的想象力和精妙絕倫的特點都代表著岫巖玉雕整體的價值。也反映了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價值。是我們要去發展和保護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曹天慧,張家銘.岫巖玉雕設計研究[J].藝術評鑒,2017(15):149-151.
[2]于紅.岫巖玉雕素活工藝的保護與傳承[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19(03):7-10.
[3]鄭琦.岫巖玉雕文化產業發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
[4]劉仁智.對岫巖玉雕素活工藝活態保護的思考[A].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科技與企業》編輯部,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