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瀟
摘要:數學學科在中學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伴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科學化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行,中學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不斷發展,數學學科和以前相比較,教學水平和教育結果都有了明顯提高,可是在應試教育的長期作用下,中學數學仍存在很多教學障礙和頑固。教師要充分學習教育理念,接受和掌握教育教學方法措施,并建設高效實效的課堂環境,促進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達到學生數學素養乃至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中學數學;課堂建設;方式;評價;教學方法
一、中學數學學科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自主學習水平不足
積極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水平體現,能夠有效提升和促進學生參與和進行各類學習活動。可是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主導,選擇性的重點培養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知識學習的理解和應用,沒有重視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同時在應試教育思維模式下,學生習慣以教師為主導,在教師的身后跟隨式學習,沒有了自我意識和主動探究的意識。另外,學生自主學習水平不足還體現在無法合理科學的整理調控各種學習素材,并且一旦在學習活動中沒有了老師和家長的引導和布置就無法順利進行,出現學習停滯的狀態。
(二)教師教學方法手段單一,不靈活
受國家新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和引導,中學數學學科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已經有所提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也得到進一步前進。但是觀察實際教學工作不難看到,教師所掌握的新教學方法常出現應對不暢的現象,比如,教師沒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同時對不同的教學方法的使用不夠得心應手,不能根據課堂實際和教學內容靈活轉換教學方法。其成因還是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中沒有徹底掌握新教育方法。這直接影響了新課程改革在中學教學工作中的貫徹落實,無法實現數學課堂建設的高效化和質量提升。
(三)教學結果評價手段過于簡單
實踐說明,應試模式是我國教育提升過程的結果,能夠對選拔不同類型的人才有著重大而深遠的積極意義,是有歷史性和成果性的。但是由于時代的發展,中考的重視度和關注度都大大增強,學生本身,學校,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把考試成績當做學習成果的重要體現,因此應試教育模式下的“一考定終身”逐漸產生。受這種評價模式的影響,學生無法有效發揮自身的學習潛能,喪失了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加重和束縛了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進行,致使應該輕松愉悅的數學學科課堂變得機械單一,所有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都演變成習題的練習。這對數學高效課堂建設影響巨大,數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和應對。
二、中學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策略
作為中學數學學科教師,要正確認識和發現數學學科課堂所存在的問題,樹立正確教育思想,學習接受新教育理念,總結反思在進行教學工作中的優劣,積累經驗,靈活科學的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順利有效進行,努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現就三部分一一闡述。
(一)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
學生學習水平的培養和提升不但可以作用于學生在數學學科取得良好成果,還可以促進教師進行高校科學的數學課堂建設工作。因此教師要著力培養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重視學生綜合學習素養的養成,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影響下逐步建立以人為本,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教育理念,加強學生在學習數學基礎知識外的思維探索、發現實踐等方面的培養和引導。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里的位置,以學生為主體,合理參考和接納學生的思維發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參與課堂教學環節,凸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重視和規范學生在課堂以外如預習和作業能夠體現自主學習能力活動的安排和反饋,不能只進行安排而不接受反饋,這樣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任務無效,喪失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充分肯定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過程。同時,為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活動高質量的進行,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形式,幫助和引導學生合理建立自主學習任務。
(二)科學制定課堂教學環節安排
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可以極大的促進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在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教師要科學的實現新舊數學知識的連貫和融合,通過對舊有知識的復習引出對新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建立科學合理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理念,激發學生興趣,有產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領域的動力。比如,在進行函數知識的教學活動中,可以把函數值對應關系于自變量進行科學導入,在新舊知識聯系的情況下引導學生接受和吸收數學知識。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制定課堂教學環節,重視環節之間的連貫性和互相作用,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環節的效果最大化,針對教學方法出現的課堂實際問題要積極應對,靈活解決,保證數學課堂的順利進行,進行新知識教學時,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借助情境的展示幫助學生快速接受和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來,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和交流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加速和提升學生吸收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和效果。
(三)完備數學課堂評價方式
為實現數學課堂的高效建設,教師要正視學生,給予每一位學生充分的尊重和認識,以學生為主體,參與到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活動中去,作為旁觀者和陪伴者,給于學生正確的評價和肯定。從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接受、理解、應用等方面進行合理評價,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發散和不同見解,對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要予以積極肯定。激發和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通過數學學科的學習培養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