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平
摘要:仙居花燈承載著仙居地區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仙居花燈的之美 ,美在它獨具匠心精湛的工藝,美在它絢麗多彩的顏色,美在它象征美好吉祥的寓意。本文通過對仙居花燈之美的闡述,表達筆者對于這一傳統手工藝的熱愛,同時表達了筆者對于傳承與創新仙居花燈的決心。
關鍵詞:仙居花燈;藝術之美;傳承創新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傳統手工技藝中,仙居花燈無疑是其中最為璀璨奪目的一顆明珠。仙居有著民間文藝的肥沃土壤,每逢元宵佳節,仙居各地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仙居花燈起源于唐朝,又名“唐燈”“針刺無骨花燈”,自在唐代誕生以來已流傳1300多年,素有“中華第一燈”之美譽。仙居花燈技藝獨特,燈面圖案不施粉黛,透光留影而成,造型各異、色彩艷麗、玲瓏剔透,形成區別于其他花燈的特色工藝。仙居花燈既洋溢濃郁的古風,又透出時代的新意,主要特色是針刺、無骨、造型、色彩。
仙居花燈是技與藝的完美融合,它不僅體現了花燈藝人高超的制燈工藝,而且還體現出仙居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熱愛。其集繪畫、刺繡、建筑藝術于一體。仙居花燈上的繪畫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寄托,人們在花燈上繪制寓意吉祥的圖案,也寄托著人們對來年五谷豐登的向往。制作仙居花燈還要掌握一定的刺繡技法,因燈身均為針刺,因此對于刺繡圖案的組合技法要求也就越高。最后仙居花燈還彰顯出一定的建筑風格,不僅造型別致,而且空間感強,立面變化豐富,結構細膩生動,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燈面圖案由光線透過刀鑿針刺的孔洞留影而形成,其造型方法亦獨樹一幟,單燈風姿卓越,組燈氣勢恢弘,具有很高的審美觀賞價值。
仙居花燈最大的特色便是:針刺無骨。仙居花燈的制燈工藝奇特,用刀鑿針刺鏤孔成影以此作為燈面圖案,且通身不用一根骨架,讓燈光透過細微的針孔從而映襯出紙片上的圖案和紋飾,花燈上的各種吉祥圖案、人物、花草、花紋、線條都活靈活現顯現出來。仙居花燈分單燈和組燈兩大類。歷史上單燈品種共有80余種,組燈15種。截至2007年經搶救和挖掘出來單燈已有27種,另有分支品種10余種,組燈10種。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做一盞花燈分有20道工序,要經過繪圖,粘貼,熨紙、剪訂、鑿花、拷貝、刺繡、豎燈、裝飾等十多道主要工序。一盞花燈制作工時少到三五工,多則上百工。
仙居花燈色彩豐富,隨著審美意識的不斷改變,仙居花燈的色彩搭配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通過不同顏色的組合來呈現出仙居花燈之美。花燈的顏色主要也是以讓人舒適的暖色系為主,通過絢麗多彩的色彩搭配,使得喜慶的色彩氣氛與強烈的色彩反差,彰顯了仙居人民的熱情和仙居地區喜慶的氛圍。花燈藝人在制作花燈時一般會采用對比色搭配,夸張大膽地將自然色彩進行搭配,比如高濃度色彩紅與藍、紅與綠等色彩搭配的搭配來制作五彩花燈。仙居花燈采用紅、黃、綠、金、丹等鮮艷色彩,“歡欣跳躍”的色彩是仙居花燈的特色。同時為了襯托材質本身和裝飾圖案的美感,有時也會利用材料固有色制作燈彩,使其更具自然之美,同時選用淡雅樸素的顏色進行搭配,體現典雅與質樸的宮燈情懷,符合現代人們的視覺審美。
仙居花燈將仙居地方特色融入花燈制作,使其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不僅具有實用的照明價值,而且寓意美好讓仙居花燈有了更深層次的內涵。仙居花燈是人們歌頌美好生活、慶祝豐年的民間活動的形式載體,承載著人們祈求物華民康、幸福吉祥的理想,折射出地區的民間文化景象,從它的造型和題材,以及隱藏在背后的精神文化內涵一起作為一種象征,成為仙居地區五谷豐登、物阜民康和吉祥喜慶的表現。仙居花燈既有著中國傳統花燈的樣式,又有著地方的特色,其精細的工藝、鮮艷的色彩搭配和獨特的制作材料,無一不深深體現著仙居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來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花燈藝術,是仙居經濟、文化和民俗活動的美的形式體現。
筆者從藝27年來,掌握了“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整套手工制作技藝,致力于“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傳承、創新、研究、開發工作,在仙居花燈圖案、造型設計上,吸收了民間傳統文化元素精華與現代審美觀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制作仙居花燈過程中,首創了盤花刺和波紋刺針刺方法,極大拓展了花燈的視角效果。對作品的紙質進行多次改進,作品也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發展,制作成各式創新類臺燈、組燈、DIY手提燈等嘗試多元化發展融入現代生活場景。筆者所創作的作品《和顏悅色》在2017年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民間文藝界最高獎項——山花獎。《和顏悅色》在傳統仙居花燈的制作基礎上進行創新,改變老的單燈、對燈以懸掛展示方式,將各式各樣寓意吉祥的傳統花燈和創新類臺燈相結合,進行重新搭配,形成一組豐富多彩的新式花燈組合,使之融入實際生活。燈面圖案造型各異,透光留影,色彩艷麗,既傳承無骨花燈的傳統工藝,又使花燈得到創新性發展。在組燈方式上,主燈采用四連屏懸掛12盞花燈,4個屏風串燈象征四季,12盞花燈象征一年中的12個月。主燈中間是一對12生肖花籃燈,代表著全國人民,燈身上部圖案是一對喜鵲梅花同心造型,燈身中部每一燈面四周都有8條龍圍繞著12生肖圖案,代表黨為人民謀幸福。上部4盞花籃燈圖意“龍騰鳳舞”“福壽連綿”,下部一對繡球燈“五福捧壽”,一對菊花燈“百花齊放”,中間最兩邊一對荔枝燈取諧音“勵志燈”。兩邊6個創新類臺燈款式的花燈“福滿堂”“福星高照”“鹿鶴同春”“五福捧壽”“和和美美”“福祿壽禧”,簇擁著主燈,體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國泰民安。同時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達祖國富強、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光明前景的主題。花燈、燈彩、燈會是民間最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符號,通過《和顏悅色》這件作品來表達祖國富強、人民幸福、奔向美好生活的感受。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仙居花燈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以其特有的工藝和藝術價值曾經紅極一時,也因為社會的動蕩而一度中斷,幾經搶救發掘的仙居花燈卻在新時期的發展中依然步履艱難。[1]在仙居花燈傳承之路上,筆者將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做好針刺無骨花燈的傳承和開拓創新,做好傳、幫、帶,讓仙居花燈技藝在新時代得到更好的傳承。
參考文獻:
[1]許楗昀.試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新思路——以仙居花燈為例[J].美與時代(上),2014(0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