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云
摘要:初中田徑教學之中,短跑項目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課程,力量與速度成為學生們重點掌握的運動要領。基于此,本文就圍繞初中田徑教學之中短跑力量訓練展開詳細探究,以分析短跑與力量的關系、訓練時應注意的問題以及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為切入點,為我國初中田徑教學之中短跑項目更好地開展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田徑教學;短跑項目;力量訓練
引言: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階段將教學重點放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方面。田徑比賽是由短跑項目衍生而來,因而要想在根本上提升短跑的速度,就必須加強短跑力量訓練。當前在初中階段開展的田徑教學之中,針對短跑項目的訓練教師應該重點了解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在根據(jù)這些實際情況合理規(guī)劃訓練方案,從而讓學生們在訓練之中逐漸加強自身的力量,將短跑速度有效提高上來。
一、初中田徑教學中短跑與力量之間的協(xié)調(diào)
眾所周知,在進行短跑時,提升短跑速度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而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是通過力量表現(xiàn)出來的[1]。因此,在短跑教學中注重力量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在對學生力量進行訓練過程中,應著重加強腿部的力量,只有腿部力量十足才能加速步伐頻率。其次,上肢力量也應該被重點訓練,在進行短跑時,雙腿向前奔跑,兩臂自然擺動,頻率隨奔跑頻率一致,但如果提升兩臂擺動頻率,也可大幅度提升跑步速度。最后,加強軀干力量訓練,使得人身體上半身所承受的力量與下半身腿部力量對地面做出反作用力,從而增強人體腰部以及腹部的協(xié)調(diào)性,實現(xiàn)短跑過程中的平衡。因此,總的來說,在田徑教學之中,短跑與力量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短跑是力量釋放的外在表現(xiàn),而力量則是短跑訓練過程中的重要精髓。
二、短跑教學中力量訓練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注重力量訓練的整體性
在初中短跑教學之中,對學生進行力量訓練,首要的一點是教師一定要事先讓學生們明白短跑與力量之間的關系,短跑速度與人身體具備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有較大的聯(lián)系,并且人身體各個關節(jié)部位與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產(chǎn)生也具備一定的關聯(lián)[2]。只有搞清楚這三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才能有效提升短跑速度,掌握到跑步之中蘊含的精髓。此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短跑練習時,一定要運用科學性的方法,循序漸進,不能為了突出速度損害到學生的身體注重力量訓練的整體性。
(二)注重力量訓練的計劃性
在短跑教學之中加強力量訓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事情,需要長時間去堅持,并且具有計劃性的去實現(xiàn)。對于力量訓練的時間與動作都要事先經(jīng)過合理安排。此外,在學生進行力量訓練之前,教師應對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狀態(tài)進行觀察,如果存在不舒服的情況就不要強行進行訓練,以免對身體帶來不利影響。學生在身體狀態(tài)良好的情況下方可進行力量訓練,并且教師還要注意一開始訓練難度不要過大,要根據(jù)訓練次數(shù)逐漸增加,讓學生身體與訓練強度有一定的適應過程,以免學生因訓練強度過大出現(xiàn)疲勞或是受傷情況,影響到學生的訓練積極性。
(三)注重力量訓練的技巧性
在初中短跑教學中,要想在短時間之內(nèi)提升訓練效果,達到最好的短跑水平,就需要注重力量訓練的技巧性。而掌握力量訓練的技巧性就在于在一定的條件之內(nèi),將身體之中全部肌肉蘊含的力量全部釋放出來。因此,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短跑過程中認識到身體最大力量與肌肉收縮速度之間的關系,進而有效提升短跑速度。
三、初中田徑教學中短跑力量訓練的有效方法
(一)利用環(huán)境因素訓練短跑力量
雖然校園短跑訓練比不上專業(yè)短跑訓練嚴苛,但畢竟發(fā)展體育事業(yè)能夠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因而也應嚴肅對待。在校園之中,對田徑教學中短跑力量進行訓練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最為有效的一點是利用環(huán)境因素訓練短跑力量。
首先,利用校園內(nèi)自然條件進行短跑訓練。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在樓道內(nèi)進行跑樓梯,階梯跳等。其次,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接受的程度適當為學生提高訓練難度。例如,組織學生進行負重跑,在學生雙腿上方綁上沙袋,男生按照1公斤的標準進行,而女生則按照0.5公斤的標準進行。此外,在負重跑的基礎上還可以增加花樣,如讓學生們手提沙袋跑、聽口令跑等,從而增加學生們對短跑力量訓練的熱情。最后,教師還應該對學生身體具備的肌耐力進行訓練,組織學生練習手握杠鈴、拋鉛球以及硬拉等動作訓練,讓學生們克服住負荷強度,體會突然發(fā)力的動作要領,從而提升短跑力量水平。
(二)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運動爆發(fā)力量
所謂運動爆發(fā)力量是指在運動后半部分突然發(fā)力的運動特征。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一般在運動之中,爆發(fā)力量只有不到2秒的時間,運動員在這2秒時間內(nèi)突然加速奔跑,爭奪比賽之中的第一排名。因此,在短跑教學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掌握運動爆發(fā)力量對取得比賽好成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田徑教學中,針對短跑項目中爆發(fā)力量的訓練方法多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以往負重練習的基礎上增加重量,并且訓練的次數(shù)減少,頻率增加,組間歇延長。利用此種最基本的訓練方法就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收獲到不錯的成效。
(三)提升學生的反應力量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運動速度受身體肌肉影響,肌肉具備較強的耐力就能使得學生在短跑瞬間激發(fā)出爆發(fā)力量,從而幫助學生提升短跑速度。眾所周知,一般從事跑步事業(yè)的職業(yè)運動員,由于長期進行跑步,因而腿部肌肉會變長,當運動員進行加速度時,腿部肌肉會明顯感受到收縮,這就是反應力量的神奇之處。因而,當前在我國初中田徑教學中,針對短跑力量訓練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教師應重點對學生進行彈跳以及踢腿動作練習,刺激到學生身體之中不同的部位,使得學生感受到反應力量的作用。
結論:
綜上所述,短跑作為田徑比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項目,在我國體育賽事中備受關注。當前在初中階段開展此課程訓練,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短跑力量訓練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以及學生身體素質(zhì)合理制定科學性的訓練計劃,從而使得學生感悟到力量訓練對于短跑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學生的短跑速度。
參考文獻:
[1]代偉.初中體育短跑教學與訓練分析[J].新課程·中旬,2019,(5):42-43.
[2]張華彬.初中體育的短跑教學策略探析[J].體育風尚,2018,(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