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的管理工作不僅關系著歷史文物的價值,還具有文化宣傳的作用。本文從文物庫房管理出發,分析了文物庫房的現狀,明確其存在管理資金不充足、舊址庫房維修難、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同時對提高文物庫房管理的有效措施進行研究,以期促進文物庫房管理水平提高,給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員提供建議。
關鍵詞:文物庫房;博物館;管理水平
引言: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屬于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文物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因而對文物庫房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保護要求,要對文物進行整體的管理,修舊如舊,有利于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我國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
一、文物庫房管理現狀
(一)管理資金不充足
目前我國現存的博物館有四千多座,其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基層博物館,而且大部分基層博物館處于邊遠和經濟不發達地區,相較發達地區而言,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普遍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精神文明建設不足。在這些博物館中有很多都免費開發,這就導致博物館收入來源不足,過度依賴地方財政支持,導致缺少資金、管理人員少、相關設施差的情況出現。如,文物庫房的墻壁破舊或者損壞,引發文物丟失的現象,嚴重影響文物庫房的管理質量。
(二)舊址庫房維修難
當前,我國很多大型的博物館大多選擇原值建造,其本身具備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含義。在文物保護法中明確指出舊址的外貌不可隨意破壞。但是舊址年代久遠,庫房在使用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損壞的可能性,需要進行養護和修葺。由于多種原因,如文物不能移動等,會增加修繕的難度。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文物庫房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現只存在關于庫房編制格式規范標準與藏品類管理制度,特別是庫房管理相關體系具有較大缺陷。另外,部分博物館依然使用傳統管理模式,讓管理無序雜亂,出現各種問題,嚴重影響了文物庫房發揮自身的職能和作用,不利于文物的保護。同時庫房人員管理制度還存在漏洞,對管理人員的責任和職能未進行合理劃分,一旦出現文物丟失等問題,可能會出現“拋繡球”現象。
二、提高文物庫房管理的有效應對
(一)增加文物庫房資金投入
文物庫房能正常開展和運行最重要的保障就是充足的資金,在博物館中要想文物庫房得到高質量的管理,需要相關部門增加對其的資金投入。博物館應爭取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同時博物館也要做到開源節流,保障庫房的穩定運行,要定期對庫房進行維修,提高文物的安全水平。同時,應該對資金的使用制定合理、科學的規劃,讓資金用在刀刃上,做的專款專用、清晰、明白、具體、透明。
例如,山西省財政逐年加大文物保護資金投入力度,文物保護經費由2011年的0.33億元、2012年的0.62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億元,較上一年增長61.3%。2013年山西省財政下達0.87億元,用于各級文物的維修、消防以及文物庫房保藏的配套設施等,可見山西省對文物庫房的投入力度有所增加,提升管理質量。
(二)加大對博物館舊址的修繕力度
加大對博物館舊址的修繕有利于提高博物館的安全性,可增強高文物保護的安全度,對文物庫房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文物保護法對博物館舊址的修繕要求高,因而在開展修繕工作的過程中應制定嚴格的規定,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保證不破壞博物館舊址的整體面貌的基礎上,加大對博物館舊址的修繕力度,可以促進博物館本身發揮歷史和文化作用。
例如,2016年全國現存唯一清末地方審判機構,直隸高等審判廳舊址修繕保護工程在保定正式開工。此次修繕,將本著修舊如舊的思路,籌劃建立以司法類為主題的直隸審判廳博物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法制文化歷史沿革。該修繕保護工程分為兩大部分:院內以展板形式為主,東西南北四面修建法制文化長廊;室內以展廳為單位,分為蠟像展示廳、展板展示廳、文物展示廳和刑罰器具展示廳等。清朝直隸轄區涵蓋京津冀,直隸高等審判廳的修繕保護就是要讓冀中大地上的遺產、藏館里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全力打造京津冀共有的法治文化品牌,并使之建成“中國法制歷史文化博物館”。
(三)完善文物庫房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文物庫房管理制度有助于其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此過程中,對庫房管理、藏品的保管、修復、提用、出入庫等都有詳細的規定,規范藏品日常庫房管理和出入庫管理,確保館藏文物處于安全可控狀態。
加強庫房管理人員責任意識培養。明確庫管人員責任分工,實行崗位責任制,責任到人,使其能夠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全力以赴做好自己本職工作。要求庫管人員嚴格執行藏品出、入庫等管理制度,嚴格遵守藏品管理操作規程,始終把文物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嚴格落實庫房安全巡查和藏品盤點制度。對庫房實行定期安全巡查,確保庫房環境安全;對文物藏品定期盤點校對,了解文物保存狀態,及時做出校對報告,定期開展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留隱患。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的規章制度發布后,不可隨意修改,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管理,加強執行的力度,不能讓制度存于表面,名存實亡。
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文物庫房對我國社會有著重要的作用,代表著我國文化傳承的見證,因而要加強對文物庫房的管理,增加文物庫房資金投入,推動文物庫房管理現代化,完善文物庫房管理制度,提高文物庫房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有利于保護好我國的文化和歷史,促進我國博物館文物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愛珍.芻議當前文物庫房管理現狀及有效應對[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3):126-127.
[2]沈士清.博物館文物庫房管理工作要點探究[J].藝術品鑒,2017(12).
作者簡介:王瑞(1990.7.15)女,漢族,內蒙古巴彥淖爾,本科,文博館員,研究方向:文物保護、文物庫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