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俗稱。顧名思義,就是看孩子容易患有的手腕部疾病。不過,如今許多老年人都會幫自己子女帶孩子,因而稱之為“姥姥手”或“奶奶手”也很合適。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是指拇長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因機械性摩擦而引起的無菌性炎癥改變,外展拇長肌和伸拇短肌二肌腱在經過橈骨莖突到第一掌骨時,其屈曲度大約為105度,女性的屈曲度更大。當頻繁地外展拇指、手指握物、手指內收及腕部向尺側屈曲,特別是女性抱小孩時,肌腱的折角更加變大,從而增加肌腱在狹窄腱鞘內的摩擦,造成積累性勞損。勞損后,腱鞘內產生炎癥,不斷滲出、腫脹,在一定條件下和鞘內肌腱發生粘連,而肌腱仍在不斷地運動,肌腱將又受到擠壓、水腫、粗大,最后則被擠壓而萎縮變細,如此惡性循環,導致功能障礙。該病的臨床表現有局部疼痛,及腕關節和拇指活動受限等癥狀,尤其是拇指在內收和屈曲位時將腕關節尺偏可誘發疼痛加重。
一些日常動作,如拇食指分開插入嬰兒腋下抱起嬰兒,懷抱嬰兒過度尺偏,擰毛巾、掄大勺或顛鍋等動作都可能誘發該病。由于女性平時這方面的動作較多,且解剖部位較男性特殊,所以發病率較男性高,這是稱之為“媽媽手”的原因。另外,近年來隨著手機、電腦及各種健身運動的普及,尤其是對手機的使用,老年人也幾乎人手一部,用手機時拇指上下滑動屏幕的機械動作,容易誘發該病,使得該病發病率有增加的趨勢。平時,大家盡量避免經常做上述動作,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還要避免涼水刺激。(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