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天,央行送來降準大禮包。1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決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降準落地后,對股市、債市、樓市都將產生一定的利好。
央行表示,此次降準是全面降準,體現了逆周期調節,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在此次全面降準中,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獲得長期資金1200多億元,有利于增強立足當地、回歸本源的中小銀行服務小微、民營企業的資金實力。同時,此次降準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特別是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連續多次降準,是否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呢?央行強調, 此次降準與春節前的現金投放形成對沖,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保持靈活適度,并非大水漫灌,體現了科學穩健把握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在元旦佳節、新年第一天,央行宣布下調0.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這對經濟面和資本市場都形成重大的利好。”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到,節前A股市場繼續延續慢牛長牛的走勢,大盤成功站上了3000點,而節前市場放量上漲,特別是被視為行情風向標的券商股連續上攻,確立了這輪跨年度行情,節后市場無疑會延續節前的上漲態勢,展開春季攻勢。楊德龍認為,2020年A股市場將延續慢牛長牛的走勢,A股將繼續大幅度上漲,地產、建材、建筑和券商、銀行等“周期+金融”是最占優的品種。
除了利好股市,對于債市也帶來一定利好。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央行的流動性增加,對銀行機構配置債券的偏好,也是有利的。
太平洋證券在研報中分析稱,利率債偏空的邏輯依然存在:經濟一個季度范圍內持續企穩、通脹高位運行、貿易摩擦緩和等,因此降準落地之后利率債收益率可能再次面臨上調壓力。據統計,2019年12月份定開債基發行規模已經有所下降,上半月只有約200億元,配置需求也有可能接近尾聲,而且前期配置的資金也有可能賣出獲利了結,收益率向上調整的幅度可能有所加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歷史看,只要出現降準,對樓市肯定是利好。降準能緩解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購房者也能獲得相對低廉的按揭貸款利率。
但張大偉稱,降準對不同規模房企的影響也不一樣。降準對大型房地產企業是一件好事,對中小房企融資基本沒有影響,對樓市的影響較為積極。
對于市場交易的影響,張大偉認為,會使房地產市場的下行趨勢有所放緩。此次降準落地后,將增加2020年樓市“小陽春”出現的可能性。但樓市“以穩為主”的大趨勢沒有變。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據中新社1.2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