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
(太原市建設項目投資評審中心,山西太原 030000)
在物質資源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精神文化資源需求也日益高漲。市政園林的綠化工程建設為城市面貌添光增華,更改善了市民生活質量,此外一些兼具功能性和美學性的園林綠化工程建筑,成為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吸引游客游覽,發展了當地經濟。因此提高政府和建筑企業的管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找出建設和管理問題,促使多方人員提高園林建設管理質量。
由于我國在經濟發展前期過度重視發展速度,而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植被破壞,城市的綠化面積更是被大量的民用工用建設建筑所占用,人們對環境無節制的利用勢必影響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因此,我國出臺了各種政策措施來提升人們對環保工作的重視,而加大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力度提高建設質量是其政策中的重要抓手,只有當城市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優質,經濟建設的步伐才能更加平穩健康。
另外,園林綠化為人們的生活中情緒壓力提供釋放的硬件設施資源,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更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生活各個方面質量普遍提高的今天,如何打造滿足人們對于園林工程的兼具功能和審美雙重需求的建設項目,這需要市政和建筑團隊等多方面的共同管理經營和努力,但在市政園林綠化建設的實際工作中,建設管理能力略有欠缺,導致在工程建設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和改進[1]。
一方面,在當前的園林綠化施工工作中不合理之處在于其管理和建設未能形成獨立體系,通常都不被重視地附著在其他大型的建設項目之中,更缺乏具有更為專業性和科學性的監理企業,只能由負責相關工程的監理單位來對其進行全程管理,在這樣的工作所做的決策缺乏效率性和可行性,會造成技術管理能力的下降[2]。另一方面,由于在《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條款中并沒有對園林綠化工作進行嚴格的管理和規范,這也導致實際管理工作中的技術支持力量弱小,進而使得相關施工人員更加注重外在的美觀效果不注重在建設過程,以及在投入使用之后利用技術進行園林的功能性建造和維護。
由于我國對于綠化環境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在園林綠化工程建筑領域的起步發展較晚,所以在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并沒有針對園林綠化工程進行科學合理的整體規劃,甚至有些城市為了盲目的經濟發展私自將規劃給園林綠化的土地資源挪作他用,從中獲取高額的經濟利益,這就容易造成城市建設的資源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這與工程建設和國家整體政策目標是相悖的,所以如何進行各種資源間的相互協調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解決城市用地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就需要建設管理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決策。
在目前的實際施工設計中,很多園林建設工程都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施工工作的前期準備中缺乏一個行之有效的施工設計方案,即使進行了設計方案的規劃,其中的設計理念也缺乏創新,并不能充分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在具體的施工作業開展之前,對施工項目進行全程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直接決定項目成品的質量優劣和使用效果。在園林綠化工程的設計過程中,只注重有用性和功能性會降低人們使用的趣味性和意愿強度,無法達到愉悅放松心情的最優效果,但過度注重工程的美觀性和觀賞性,則會導致工程的安全性能和實效性變差,甚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財物等資源進行后期檢查和維護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所以設計好施工的各個環節各個要點,合理的規劃各項功能的充分發揮,將美學與實用性進行最大化的結合。
高素質人才是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最為核心的需求,在建設的階段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具有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而由于我國的施工工人團隊大部分是由農村進入城市的農民工人,他們大部分人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也沒有掌握專業知識,即使有素質較高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但仍無法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團隊環境,團隊之間既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又對施工項目沒有很強的責任心,從而導致施工作業的效率低下和大量資源的浪費,這都是建設管理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目前,大部分綠化施工工程缺乏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方面,存在施工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不端導致消極怠工的現象出現,但更為嚴重的可能會影響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和施工效率,導致施工人員需要趕工期完成施工任務,從而導致施工項目的質量無法保證。另一方面,如果在建設管理中缺乏必要的監督,就會造成對工作過程中的一些重點問題或薄弱環節被忽視,比如植被和土壤的相關問題等。所以,必須要在施工作業的各個環節上都要安排專門的監管人員對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進行全方位的有效監督,在問題出現的第一時間就及時對問題進行解決,從而既能減少工程成本的支出和浪費,又能提高園林綠化施工作業的工作質量。
①園林綠化施工項目要積極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手段來進行系統的管理和施工作業,加大信息化管理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最新智慧化網絡技術的投入使用,使得管理決策過程更加的科學和高效;②要把園林綠化建設形成一個獨立的工作體系,開展綠化環境基本知識培訓和學習,提高各個部門對綠化工作的重視程度,認識到綠化環境對于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3];③對園林綠化工作進行嚴格的管理和規范,杜絕出現一切未能貫徹落實的工作內容,提高管理規范中“必須”和“務必”等具有強制意義規范語句的占比程度,嚴格按照要求執行工作任務。
在開展綠化建設工作過程中,要結合本地的地域特征、氣候環境以及園林特性與功能來進行可行性設計和科學合理的布局。綠化植物的選擇時要理性,選擇適當的樹種進行栽培種植,避免一味地追求高觀賞性但低存活率的植物。在植物的養護中,要有針對性地對每一種植物進行季節環境等變化的養護,要提高培育工人的專業能力,可以定期為培育工人開展培訓教育工作,及時掌握最新的專業養護知識[4]。另外,要用精心的防護措施來代替傳統的利用化學藥物進行病蟲害的消殺工作,減少化工產品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和傷害。
優質的施工設計方案是保證施工質量的第一道屏障,要想真正實現市政園林綠化建設管理質量的提高,就需要不斷地創新園林綠化工程的設計研究理念,結合時代特點設計出既能夠滿足人們對于功能性的需求又能夠滿足人們對于觀賞性價值的追求的園林綠化設計方案,使得園林綠化設計緊跟時代和大眾品味的步伐。另外還要能充分結合本地的歷史文化和時代文化特色,融入一些當地的標簽元素和功能性區域,使得園林不僅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人們在休閑放松之余還能夠進行文化學習陶冶情操,更加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
專業人才是提高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管理能力的最根本需求。①需要高水平的園林綠化設計者提出專業全面的設計方案,使最終的實施方案能夠滿足多方的需求;②需要專業的工程師進行施工過程的檢查與監督,盡量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操作失誤引起的事故故障;③需要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進行突發事件風險的預判、施工項目全程跟蹤以及施工完成后的效果評估等工作,保證施工系統全局穩定性;④還需要專業的施工工人團隊具備較高的責任意識和專業技能,保證團隊之間的溝通效率和通力協作的能力,團隊之間暢通的信息交換能夠極大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節約資源。所以,在建設管理的各個環節人才都是不可缺失的重要資源。
由于市政園林綠化項目的建設周期較長且通常都是露天作業建設環境也比較復雜,這就使得工程建設的工作任務較大項目環節設置相對比較細化,所以對于各個環節來說安排專業監管人員對項目工作進行嚴格監督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建立嚴格的監督監管體制機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5G等先進科學技術對施工作業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實時監督,這也就需要有相關專業技能的監督管理人員對先進設備進行熟練地操作,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從而實現高效的監督管理工作,這樣就能督促施工作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企業規定的規章制度來進行施工作業任務,盡量避免錯誤和不安全行為的發生風險,不僅能夠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施工項目的工作質量。
良好的市政園林綠化工程項目建設毋庸置疑能夠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多元化的幫助,是包括政府、建筑商以及城市居民之間積極的正面博弈。為了更好地促進城市綠化建設的發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提高技術管理的能力、選擇科學的規劃方案、對施工設計進行優化以及對高端人才的培養,從而真正提高市政園林綠化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