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立平
(湖南省株洲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12000)
豬瘟的病原是豬瘟病毒,豬感染后呼吸會變困難,并且其表皮會有出血、潰瘍等癥狀,若不加控制就會并發其他的疾病而致死。 正因為該病所帶來的風險,以及其暴發后我們所面臨的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我國將其規定為一類動物疫病。該病的蔓延擴散速度很快。 同時該病傳播快、發病率高,所以該病的防控工作就必須要做好。
豬瘟病毒其致病原是豬瘟病毒,當然就目前為止,是我國養殖戶的主要防治疾病之一。 豬瘟病毒的適應能力較強,能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長期存活,其在泔水中也有活性。其在60℃下至少30min 才會失活無致病性。 而像氯仿、次氯酸等消毒劑都可以有效殺滅該病毒[1]。
已發病的和帶毒的豬都可作為該病的有效傳染源,并且像豬的分泌物、排泄物都會攜帶該病毒。 而且一些豬的寄生蟲也可攜帶該病毒。 該病毒既可直接接觸以及分泌物等間接接觸,也可利用寄生蟲傳播,所以一旦暴發極難控制。 該病毒的寄生蟲載體有軟蜱、純綠蜱、鈍緣蜱等。 該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豬類品種。
病豬的體溫會升高,最高可以超過41℃,在發病后期則會下降。 嚴重的發病豬的表皮會有點狀出血,嚴重者則會出現成片的紫色斑塊,同時還會伴隨腫脹,該特點在腿、腹部皮膚最為明顯。 與此同時病豬的食欲會下降,呼吸會困難、腹瀉、腹痛明顯。而妊娠的母豬染病后則極易流產。
我們畜牧站的工作人員要深入基層,認真了解各村的實際養殖情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第一時間了解疫情。 如當地暴發豬瘟疫情,那我們就必須每周下鄉去實地調查、了解,逐戶排查疫情,任何一頭豬都不能放過排查。 我們只有深入村屯,了解實際養殖情況,我們才可以確保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和預防疫情。
鄉鎮畜牧養殖多以小型散養戶為主,相比于大型規模化養殖場,他們的養殖水平較低,防控技術也較差。 所以技術員的定期下鄉指導就是必不可少的,盡量切斷豬瘟的傳播途徑。 同時養殖戶的豬瘟免疫防疫工作也要做好做到位。
豬瘟因為是高傳染性疾病, 所以群防群控就是很重要的,我國的相關部門要加強宣傳工作, 使養殖戶了解和掌握豬瘟的臨床特征以及防治主要措施。 各地的畜牧站可以通過發放宣傳資料以及定期舉辦培訓會等來普及該病的防治工作, 加強豬瘟預防和防治知識普及度,這樣群防群控才可萬無一失。
特異性治療方式是治療豬瘟最有效的方式, 通過抗豬瘟血清、球蛋白等藥品的注射,豬會在一定的時期內獲得一定的抗病毒能力。 對病豬定期反復注射,再輔助一些中藥或者是抗病毒藥物就可以有效的治療豬瘟。 但是該方式治療成本高,不能治療豬的混合感染,所以需要藥物的輔助[2]。 當然養殖戶還要積極的預防接種,可以使用豬瘟兔化弱毒苗來進行豬瘟的預防。
養殖戶在治療豬瘟時,藥物治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隨著當今社會對于藥物以及抗生素殘留問題的關注, 所以養殖戶可以逐步的探索使用中藥來防治豬瘟病, 本文總結了幾個常見的民間中藥處方。
處方一:生石膏15 錢,大青葉10 錢,板藍根、芒硝、生地各8 錢,玄參、黃連、黃芩、連翹、大黃、甘草各6 錢。 可以有效地防治該病。
處方二:敗醬草、夏枯草、金銀花藤、大血藤各4 錢。 也可以用于治療豬瘟。
處方三:黃連、黃柏、黃芩、金銀花、連翹、白扁豆、木香可用于治療出現拉稀的豬瘟。 但是藥量需要中獸醫靈活掌握。
各地的監管防疫單位對于豬瘟疫情暴發地區的豬肉制品以及生豬都要嚴格檢驗,嚴厲打擊不良商販從疫區引入生豬。 同時過境載畜車輛的消毒滅菌工作也要做好,一輛一消毒。 杜絕來路不明的生豬進入養殖區域, 從而保證當地養殖環境的安全和穩定。
對于得豬瘟病死的豬, 都要集中起來對其進行相關的無害化處理,并且及時填寫無害化處理申報,豬瘟傳染性異常高,所以不可以疏忽大意。 同時養殖戶在處理死豬時,也要通過其皮膚的顏色、死因、死前癥狀,來準確判斷其是否為豬瘟,爭取第一時間發現疑似疫情。
豬瘟病的防控總的來說并不是養殖戶一家的事情, 養殖戶僅是豬瘟防治的重要一環。 我國各地的畜牧站也要積極發揮,他們在防控豬瘟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發揮其防控豬瘟的重要作用,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切實做好豬瘟的防控工作,進而保證當地生豬養殖業的安全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