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鐵路航空動物衛生監督檢驗站 015000)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 使得人們更為關注綠色、生態食品。 因此,相較于普通飼養的家畜,人們也往往也因林下生態雞的環保、綠色及健康而對其更為偏愛。 不僅如此,因林下生態雞不僅有著廣闊的銷售市場,且養殖成本也相對偏低,故大多數養殖戶也偏向于飼養這個品種, 這便進一步增加了雞的養殖量。 因此,為確保雞的養殖品質,便需要充分重視雞的養殖技術。
對任何家禽飼養而言,最基礎的當屬飼養的場地。 而確保場地選擇的科學方能為家禽的生長提供保障。 就雞養殖而言,最好的選擇通常是遠離居民生活區、 化工廠及交通要道的背風向陽位置。 而之所以要做此選擇,一方面是能保證正常的通風與光照;另一方面則是能有效避免疫病傳入居民生活區,引發社會恐慌。 因此,在養殖雞的區域,飼養者當做好隔離措施,防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入,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雞舍的建造應當以林地為主。 當然,良好的排水及排污是雞舍建設最基本的需求。 除此之外,雞舍建設的地方應確保水源充足與清潔,交通條件良好,為雞養殖后續的管理及銷售奠定良好基礎。 倘若是以舊房改造,則需在原本的基礎上增設地窗。 至于地窗的具體設置, 除了需與地面保持至少20cm 的距離外,尚要具備良好的采光效果來確保房間內的光線充足。 當然,窗口處也當做好密封工作,以防止外敵入侵。
雞的品種有許多,且不同地區的區分方式也不盡相同。 諸如部分地區是以雞的毛色來作為劃分依據,諸如紅色、黑色及白色等。 而部分地區則是以雞腳的顏色為依據,可分為黃色、黑色及灰色等。 當然,因不同地域的生長條件有著較大差異,故即便養殖同一品種亦會產生一定差異,諸如清遠雞、湛江雞等。 對此,為確保理想的養殖品質, 各地均應結合消費者的喜好程度以及當地的地域條件來合理選擇養殖品種, 方能保證理想的養殖收益,并盡可能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雞并非是一種適宜圈養的物種, 故也需予以適當的放養。而放養則需對以下幾方面給予高度關注: 一是放養需在飼養超過20d 后進行;二是放養需選擇晴朗的天氣,而初次放養的時間需控制在4h 之內。 然后,隨著日齡的不斷增加而適當延長放養時間; 三是需對雞的放養范圍予以限定, 待其適應后再逐步擴大;最后則是要對放養的密度予以合理控制,通常情況下,每公頃的放養數量在2000 只為最佳。
針對雞群的放養過程,為避免進食不足的情況發生,則需對補料工作給予高度重視。 而就補料而言,因雞群在放養過程中會有所進食,故補料時間需選擇放養的早晚各一次。 途中的關注重點則要集中在天氣狀況之上,如若突然降雨,則需將其趕回雞舍以免受涼發病。 若是在炎熱的夏季,可借懸掛白熾燈的方式來吸引昆蟲并讓雞群捕食。
雞舍的定期消毒是確保養殖健康的重要前提。因此,為確保消毒的徹底性與全面性,則養殖者需一套完善的消毒制度。 除此之外,在具體消毒時,飼養人員應當注重自身的人身安全,在消毒時,飼養人員亦當穿配工作服并對進出的車輛一并予以消毒。通常情況下,雞舍消毒需要經歷3 次,分別為雞入雞舍前、上市后以及出售后。 當然,若為疫病高發期亦當增加消毒次數,以免疫病的大規模暴發。
針對雞疫病的管理,需對相關疫苗的注射高度重視,而具體的防疫過程則是要做到對飼料的比例、 雞舍數量以及抗生素的合理控制。 唯有始終關注以上幾方面,方能最大限度避免雞疫病的發生與傳播, 繼而在確保理想的養殖收益同時亦保證良好的養殖品質。
總之, 雞因其鮮嫩的肉質與較高的營養價值而深受消費者喜愛。 對此,為獲取更高的養殖利潤并進一步滿足當代消費者的食用需求,各地養殖戶也需對傳統飼養技術予以創新,方能在提高雞的養殖質量并降低疾病發生概率同時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