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亞,張金朝
(河北諾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50221)
《脾胃論》中對補中益氣湯的論述中,補中益氣湯具有調補脾胃,益氣升陽,甘溫除熱之功效。 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 癥見食少腹脹、體倦乏力、動輒氣喘、身熱有汗、頭痛惡寒、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癥[1]。 臨床上常用于素日少氣乏力、飲食無味、舌淡苔白、脈虛者;脾胃氣虛、身熱多汗或素體氣虛、久熱不愈,以及氣虛外感、身熱不退者,亦可酌情使用;慢性胃炎、營養不良、貧血、慢性肝炎、慢性腹瀉、慢性痢疾。 根據李東垣的這一理論,在牛羊豬等家畜的養殖中常將補中益氣散應用于脫肛、久泄、子宮脫出等病癥,但在家禽上的應用相對來說卻很少。 本文將筆者從業以來將補中益氣散應用于養雞行業的經驗做一個總結,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發掘更多補中益氣散的妙用。
首先是在蛋雞啄肛方面的應用,過去常用的治療方法都無效或者容易反復,這些相信許多朋友深有體會。 但是經過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為什么這些方法無效的原因, 因為啄肛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缺乏微量元素或氨基酸而是脫肛。 中醫上講,五臟六腑都是靠中氣托舉,而中氣不足就會造成器官的下垂或脫出,根據《脾胃論》中的論述,脫肛也是由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導致。 引起雞中氣不足最常見的原因,通常是與一些消耗性疾病有關,有些雞群青年雞開始支原體、腸炎、腺肌胃炎等就綿延不絕,容易導致開產后的氣虛和脾胃虛弱; 開產的雞也會出現由腸炎、球蟲、霉菌引起長期的慢性腹瀉導致中氣不足。
另外還有一種脫肛是由于雞群發育不整齊,開產時間差較大, 從而使未發育成熟的雞提前增加光照造成生殖系統的強制發育,而開產時的個體又太小導致脫肛。 此外這種雞群過早增加光照,還會造成雞群煩躁,愈加重了啄癖的發展。 而這些脫肛的治療方案就是補中益氣散的增減組方。 筆者在臨床上的用藥方案一般是補中益氣散加魚肝油, 如果想恢復更快再加上調理微循環的藥,晚上集中拌料,一般正常3d 慢則5d 見效,這個方案不僅治療脫肛效果好,產蛋率恢復的也很快,在遼寧、河北、山東、河南等地遇見病例的都是通過此方加減治療而痊愈的。
其次,補中益氣散還可以在臨床上用于提高免疫力,免疫力在中醫上說就是正氣或者中氣, 而補中益氣散補的就是一身正氣。 它既可以用于做苗前后來解除機體的免疫抑制增加疫苗抗體水平,也可以用于日常的保健和治療免疫抑制病。 這一點可以從組方上做一個系統的分析。 炙黃芪甘溫補升,善補中益氣、升陽舉陷,故重用為君藥。 黨參甘補而平,善補中益氣,兼能養血;炒白術甘補扶正,苦燥利水,善補氣健脾、燥濕助運;炙甘草甘平偏溫,既益氣補中,又調和諸藥。 三藥合用,既增強君藥補中益氣之功,又除水濕,故共為臣藥。 陳皮辛散苦降而溫,善理氣健脾開胃,以補藥停滯;當歸甘補辛散溫通,善補血和血,以利中氣化生;大棗甘溫,善補中益氣;生姜辛微溫,善溫中開胃。 四藥相合,既助君臣藥補中益氣,又理氣健脾開胃,使諸藥補而不滯,促進補力發揮,故共為佐藥。 柴胡苦辛微寒,輕清升散;升麻辛微甘性涼,升散清泄。 二藥合用,可助君藥升舉下陷之清陽,故共為使藥。 全方配伍,補中兼升,使中氣得健、清陽得升,共奏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之功,故善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諸病證。
補中益氣散的現代研究表明, 補中益氣散能夠刺激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的發育,促進胸腺和脾臟的增重。 羅晶[2]研究發現,補中益氣散能夠使脾虛小鼠的T 淋巴細胞增殖, 提高NK 活性,達到全面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林堅濤[3]等研究發現補中益氣散可以增強骨髓的造血功能,使紅細胞總數上升,可以使脾臟增重,還能控制腎上腺與睪丸的萎縮。 能增強子宮收縮并加強子宮周圍組織的張力。
在臨床使用的過程中, 為了更好地起到解除免疫抑制的作用,筆者根據臨床實踐在原方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加入了大量扶助正氣的藥物(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淫羊藿、黃精、玉竹等,修復受損的免疫器官,誘導機體產生干擾素,使其在治療脫肛和久瀉的功能外更兼具了解除免疫抑制、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加抗病力的功能。 經過大量的臨床驗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使用疫苗之前拌料5d 可以明顯的提高抗體的滴度,在解除免疫抑制的功能上不僅能促進正常的免疫器官發育, 還能修復受損的免疫器官,彌補了原方的不足。
以上是筆者對補中益氣散的應用和改進, 通過對這些經典方藥的研究可以深刻的體會到: 祖國的中醫藥系統真的是我們取之不盡的資源,很多都沒有得到及時地繼承和發揚,作為一名獸醫, 希望我們能盡一點微薄之力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我們先人的精粹,讓古老的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