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汝蘭
(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鎮安鎮文化站 678300)
生物性原因導致羊疾病發生的主要是由兩種:其一為傳染??;其二為寄生蟲病。 傳染病主要是由于病毒和細菌等進入到了羊體內。 該類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特點,會迅速傳播開,進而致使羊個體死亡,甚至還會造成羊群死亡[1]。 寄生蟲病屬于慢性消耗疾病,寄生蟲通過對羊的養分進行吸收,導致羊營養不良,身體抵抗能力變差,出現腹瀉、消瘦、貧血等情況,甚至出現零星死亡。
非生物性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飼養方面的問題和管理方面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該原因造成的疾病大多為普通疾病,如內科病、外科病、產科病、營養代謝類疾病等。 飼養不足,容易使羊患上內科疾病,如羊食物過于單一,或者是給羊喂食了難以消化的食物,或者是食物不干凈、供水不足等。
首先,需要堅持自繁自養。 養殖人員需要飼養健康的良種公羊與母羊,通過自行繁殖,提升羊群的性能與品質。 其次,需要盡可能地減少入場檢疫勞務工作,以防新羊帶來病原[2]。 最后,需要合理科學地進行放牧。 羊群獲得營養的來源主要就是牧草,因此養殖人員需要合理科學地進行放牧, 結合牧場的實際情況和羊群的年齡、性別等進行放牧,此外,需要適當的補飼。
首先,需要做好日常衛生。 對羊舍進行定期清掃,羊舍內若有糞便可以作為發酵使用,大概30d 可以做肥料。 羊舍內部的飼草需要保證干燥和清潔,以防腐爛和發霉。 并且羊舍內的飲水也需要保證清潔。 養殖人員還需要做好滅蟲殺鼠工作。 其次,需要做好消毒工作。 在羊舍內部,可以利用漂白粉溶液和石灰乳進行消毒,把調制好的消毒液放到噴霧器中,依次從地面、墻壁、天花板進行消毒。
利用合理科學的診斷方式,做好疾病的檢疫工作,并結合檢疫結果實施相應手段。并且,還需要做好運輸檢疫[3]。從羊出生開始,一直到出售,需要進行入場檢疫、收購檢疫、運輸檢疫、屠宰檢疫。 此外,針對非疫區的羊,需要經過當地獸醫檢疫部門簽發合格證以后進行出售。
口蹄疫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如果發生通常都是大范圍流行。該疾病臨床表現有口腔黏膜與蹄部的皮膚發生糜爛、 潰瘍、水皰,初期體溫上升,可以達到40℃~41℃。 如果發現該羊病,需要及時報告給相關部門。 與此同時,還需要做到疫區的封鎖、隔離、消毒、緊急預防接種等工作。 針對患病羊,通常都是不允許進行治療,需要就地撲殺,并且做好無害化處理。
肝片吸蟲屬于雌雄同體, 是羊養殖業中具有較大危害性的寄生蟲,人也會感染發病。 該疾病有兩種類型,其一為急性型,其二為慢性型。 急性型主要表現為腹痛、體溫上升、腹瀉、精神沉郁、黃疸、食欲減退、通常在3~5d 內死亡;慢性型主要表現為毛亂、水腫、貧血、便秘,最后死亡。 在放羊時,需要注意不要在低洼潮濕的地方,對病原寄生體螺螄進行消滅。 治療可以利用丙硫咪唑片、硫酸二氯酚、硝氯酚、抗蠕敏等藥物,對羊進行定期灌服,對寄生蟲進行驅除。
羊如果采食過多的青草,在胃里會發生急性發酵,進而出現大量氣體,導致養的瘤胃擴大,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搶救,會導致羊死亡[4]。 針對患病羊,可以給羊嘴橫嚼一根樹棍,并且把棍子的兩端利用繩子綁在羊頭上, 對羊的左肷部進行按摩, 幫助羊排氣。 或者是可以把5~10 支香煙剝開,把煙絲分為2 次塞到羊嘴中,病情不嚴重的羊在吃進煙絲1h 候便可以消除脹氣。 此外,還可以利用10~20g 的新鮮草木灰,融入到50~100mL 的植物油中,對羊灌服。 病情嚴重的羊,需要找獸醫試試穿刺放氣。
總而言之,羊疾病的發生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既包括生物性原因, 也包括非生物性原因。 想要有效促進羊養殖業的良好發展,養殖人員需要對羊疾病的發生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做好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降低羊疾病的發生概率,給養殖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