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天
(江蘇太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鎮江 212003)
設備穩定運行是生產順利進行的必備條件,每個設備管理工程師需認真思考如何降低設備故障率以保證其穩定、持續及高效運行。雖然公司都在尋找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模式,想法和思路靈活轉變,結果卻相差不多,人浮于事的現象屢見不鮮。最終,設備管理的核心在于落實。
(1)設備管理人員要對自己分廠的設備備件情況了如指掌,統計分析其使用周期,根據采購和制作時間的長短,適時將采購計劃交與生產部審核。能修復的損壞備件盡快辦理外修單送修,以免久置遺忘,需用時方發現尚未修理,影響生產。
(2)備件采購質量不過關,會導致使用壽命短、檢修更換頻繁。備件到庫后要進行驗收,即使貼有“合格證”仍然要檢驗,確保質量符合要求,發現異常立即反饋給供應部門。
(3)采供部門要嚴格把關,確保只采購生產必需的備件,嚴格控制對生產影響不重要的備用性采購。采購不能一味比價,應重點考慮備件質量。采購部門要與生產部門充分溝通,切實服務生產。
(4)備品備件管理計劃主要包含月度材料計劃和臨時急購計劃。備品備件管理制度目的為保障設備長期、安全及穩定運行,降低占用公司流動資金,減少倉庫備品備件的儲存。根據日常檢修、每月計劃性檢修、每年大修,技術改造項目、降本增效項目,結合日常對生產設備的點檢情況,以及統計的備件壽命周期,總結備件的更換周期,及時準確編制計劃,防止因為采供部門備件供應不足造成企業生產出現問題。
企業要自覺建立申購、領用、報廢、修復、保存等相關管理制度。從經濟學角度看,使用壽命長、價值量高的備件盡量不儲備;日常使用頻率高的備件則應保證充足的備貨量。
(1)專業知識實際運用。運用專業知識是維護設備正常運行最重要的條件,在日常生產中需要充分了解現場狀況和使用條件,找到適合工況條件的物品。江蘇太白集團有限公司是化工企業,不同工序有不同介質,酸性、堿性、高溫、高壓幾種狀態相互混和,需要把握住關鍵參數。什么情況使用什么材料,要做到隨時可查詢。例如,水解出料閥損壞頻率較高,通過分析得出:內襯使用不符,原使用的丁腈膠在酸性條件下只能耐溫到40 ℃,遠低于水解出料溫度。若沒有專業知識支撐,較難找出事件根源。本公司有大量流程泵、減速機等設備,購買前應仔細計算相關參數,例如泵的揚程、流量、電機功率都需量化為切實數字,否則極易發生故障。工程師一定要給出明確的技術參數。
(2)定期保養。設備長時間使用都會造成磨損、損壞,定期保養可以把故障消滅于萌芽。比如電機使用到一定時間必須強制進行更換軸承、浸漆之類的保養。板框的46#液壓油也需定期更換,否則里面殘留的大量廢渣極易破壞密封圈。各分廠在日常生產中必須關注旋轉設備的潤滑油、冷卻水是否到位,派專人定時、定點檢查。
(3)人員管理。人員管理是設備管理的核心,要提高員工和領導的責任心。維修工在維修設備時要本著負責的原則,每顆螺絲緊到位,每處焊縫焊到位,不留隱患。三班操作工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認真工作。大部分企業管理中存在一種錯誤認識,認為設備的管理是基層維修人員和設備工程師的事情,與操作工無關。其實操作工是設備的第一使用人,雖然他們少有專業知識,對維修原理和方法不很清楚,但每天都使用設備,能夠首先發現設備異聲、異響。所有企業要制定“雙包機”管理制度,操作人員對操作的機器要進行檢查,用制度切實約束員工。
(4)點檢工作。點檢工作是很多企業都在運用的方法。很多從事設備管理的人員不能清醒地認識到,經常在被動維修,平日不去檢查設備,設備壞了才搶修,不思考哪些設備容易出問題,問題就會越來越多,工作越來越忙。點檢以定人、定時、定位、定標準、定方法的“五定”方法進行日常點檢記錄,由操作員于開機前憑借“感官感覺”或簡易工具來完成,并由設備管理人員進行確認(以每月設備的開車率和維修質量考評操作工和設備維修人員),每月進行匯總分析,作為計劃檢修的依據之一。
(5)計劃檢修。設備不可能永遠無故障,制定計劃檢修非常重要,每臺設備都要按照其技術指標和檢修步驟制定詳細的檢修方案。設備管理人員根據檢修方案組織人員,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檢修前檢查(確認設備損壞部位,做好修理有關備品備件工作)、檢修標準的制定、檢修時間的確認等,確保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資金完成計劃檢修工作。設備檢修結束后,設備管理人員和技術員要認真細致地檢查維修質量,使用專業檢測工具對重要的參數量化檢測。如果精度不達標,維修部位很快會發生同樣故障。檢測結束后檢查檢修設備,避免工具或者備件遺落造成事故。
(6)會議落實和布置。設備管理會議是設備管理專業人員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分為會前準備,會中發言,會后溫習。設備管理人員會前需充分梳理會議主題及核心內容,結合本部門的實際并向各級設備管理人員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和想法,梳理準備會議發言稿。會議中認真發言,著重敘述重點、難點,新思路、新想法,控制好發言時間。會后認真學習和溫習會議文件,將會議精神傳達到所有的設備管理崗位,讓每一位員工理解和接受。
設備管理工作較為枯燥乏味,也很難做好,需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與較高的敬業精神。要加強設備管理人員的培養和培訓,設立合理的設備管理激勵機制,共同將設備維護好,為生產服務。通過一系列措施,利用好各種管理平臺,按照備件—設備—人的思路,將三者有機結合,用好現有的激勵機制,管理好人員。在設備運行中,最關鍵的還是人,點檢、采購備件、計劃檢修等工作都由人來執行,把控和激勵好人員是設備管理的核心工作。設備運行中存在各個環節,某一環節不順暢都會出現問題。主動思考,去除非重要的過程,把控重要的環節,才能把設備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