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倫梅 熊水香
(荊州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 荊州 434020)
停課不停教、不停學,這既是我國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之舉,也是“互聯網+”教育重要成果的應用展示。任務艱巨,使命光榮。[1]《基礎護理技術》是護理學科的基礎,是高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護理學專業學生(以下簡稱護生)今后從事臨床護理的基礎。[2]多年以來,該課程主要采用“理實一體化實訓操作”的模式實施教學。分兩學期開課,實訓課學時占了總學時的2/3?;凇痘A護理技術》課程教學的特殊性,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工作,是我們面臨的一次大考。荊州職業技術學院護理教學團隊通力協作,在論證遠程教學可行性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不斷反思和完善,為高職護理專業《基礎護理技術》課程的遠程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停課不停學”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學校師生無法正常開學的大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門做出的一個不得已的舉措。[3]荊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團隊結合課程特點,經過認真分析,發現開展《基礎護理技術》“停課不停學”的遠程教學,面臨諸多的挑戰。
《基礎護理技術》在校教學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其中實訓操作項目多,學時所占比例大。遠程教學若不改變教學內容與計劃,部分實訓項目會因“宅家”而無法開展,尤其是實訓中無法進行有效監控;若僅進行理論授課,易導致理論與實操脫節,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在春節期間,絕大部分教師回老家過年,部分教師缺乏教材、電腦等教學工具和資源,學生的學習資源也相對緊張,這對于遠程教學的備課和授課均是一大難題。
疫情期間,以往的教學模式將無法滿足遠程教學需求,也不能簡單地將遠程教學理解為老師“當主播”,這種教學環境亟待我們創新教學模式。
目前,有關教學的網絡平臺種類繁多,再加上各種直播平臺紛紛上架,用戶需要下載各種客戶端,增加了平臺選擇困難度和認知度。
開學前,利用騰訊會議等軟件提前召開遠程視頻會議,嘗試“理論、實操視頻、要點精析相結合”的方案,積極做好教學備課工作,不打無準備之戰。梳理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授課計劃,如開學第一課的內容為基本的防疫知識,并做防疫知識問卷;優先教授理論知識部分,實訓內容優先考慮在家即可學習的實訓操作,如洗手、戴口罩等防疫相關項目、備用床等鋪床技術和體溫測量等項目。
理論內容通過直播方式授課,實訓內容要求護生提前觀看標準操作視頻,再精析操作步驟。實操課后均要求學生利用家中材料按照標準進行訓練,并上傳一次滿意的操作視頻用來考核。
為了解決教師備課問題,團隊分工收集包括微課、實操視頻、習題等在內的資源(主要是智慧職教等國家精品網絡資源),由一位教師利用云班課平臺整合教學資源、測試等建課,并設置好所有活動,最后將建成的完整課程利用平臺教學包分享給課程組,讓所有教師輕松完成備課,解決教師資源緊張問題。
護生學習資源方面,除了教學平臺發布的網絡資源,還為他們提供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礎護理學》電子教材和課后學習網站作為學習參考。
在長期的發展中,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互為補充、相得益彰,逐漸形成三種教育形態:在線教育形態、O2O混合式教育形態、傳統教育形態。[4]建立QQ群或微信群,團隊之間進行探討交流,分析當前困境,比較三種形態的優缺點,從而形成一致意見;并將教學方案通過班級群或開學第一課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獲得遠程教學的認同感。
湖北省教育廳于2020年1月30日發布的《省教育廳關于全省中小學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絡教學的指導意見》中提供了以下五種典型教學模式:在線直播課堂、網絡點播教學、學生自主學習、電視視頻學習、集中輔導答疑。[5]我們結合實際進行了創新改進,主要采取“騰訊課堂+智慧職教網絡資源+云班課線上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授課。主要過程為任課教師在線上教學平臺建課;課前,學生先按要求自學平臺上的網絡課程,完成課前預習和任務;課中,按照課表安排的時間利用免費的課堂直播軟件(騰訊課堂)進行直播教學,直播教學過程中利用平臺進行線上輔導、答疑、布置作業和隨堂測試等;課后,教師在平臺發布任務,學生完成任務、考核及課后拓展。
教學團隊成員提前試用遠程教學直播軟件,進行不同平臺授課測試,然后將各平臺的優缺點在團隊分享交流,授課教師結合自身實際,主要采用騰訊課堂+云班課線上教學平臺進行授課。
為了加強遠程教學課堂監控,我們實行“教師+輔導員+家長聯合制”的方式進行教學管理。教師通過云班課的簽到,結合騰訊課堂的簽到、答題卡、舉手功能隨機發起簽到、點名提問等,讓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有激情、有刺激。及時與輔導員、家長溝通學生在線學習狀態;另外,輔導員隨機進入課堂,監督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并加強引導和激勵,讓學生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學習中。
從教學準備開始,我們便聽取護生、課程組教師、教學管理部門和學校督導的反饋意見,結合云班課平臺數據進行反思和改進。
通過授課實施過程中教師的問卷和學生問卷反饋,92%的老師認為解決了遠程教學面臨的教學內容選擇、資源緊張、平臺應用等方面的問題,88.6%的學生認為,他們利用網絡資源和電子教材等可以解決資源緊張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家中網絡出現網速跟不上、卡頓、掉線等情況的學生,可以課后觀看回放或教師同步錄屏的視頻進行學習。我們利用問卷初步調查了護生的聽課滿意度,并與簡單的線上答疑的方式進行比較,93%的同學都希望直播教學,直播教學的滿意度高。調查顯示83.5%的同學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我們在線上平臺課前和課后均設置了測試題,測試結果顯示學生成績提升顯著。以《備用床鋪床法》課程為例,1926班一共有40名學生,統計分析39名學生的分數,課前預習檢測平均分為52.3分,授課后隨堂測試平均分為83.7分(見表1和表2);另外,每兩周進行一次線上測試,成績顯示遠程教學月考平均分在80分左右。如四月階段考核1926班平均分為80.1分。對比上一屆學生的平臺測試成績可發現,此種方式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見表3)。

表1 課前預習檢測的統計分析

表2 課后隨堂測試的統計分析

表3 1838班與1926班成績對比分析
教師課前準備充分、課件制作精美、教學過程流暢,教學效果好,評分均在93分左右。校內督導平臺評分顯示課程組教師得分均在90分左右的優秀水平。
經過一段時間的遠程教學實踐和磨合,師生間從不習慣、不熟練到適應和配合默契,漸入佳境,在不斷反思和感悟中逐漸得心應手。
建立學習群,走進學生心靈,傾聽護生對護理工作和遠程教學的心聲,引導護生樹立正確三觀,培養其對護理專業、護理工作和遠程教學的認同感和對工作的使命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日常學習生活中,用心交心,加強師生溝通,增強師生感情,做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才能讓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能實現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鼓勵護生,給予其精神動力。對于互動積極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對于任務完成效果好的學生(如操作視頻拍攝規范的同學),及時在學習群提出表揚。同時,把握好表揚的分寸,就事論事,不張揚、不頻繁。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忱,推動學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們的授課對象為高職護生,疫情的到來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教學內容和素質要求。結合《基礎護理技術》教學大綱,融入新冠肺炎的相關防疫知識,不僅要教護生知識,還要培養他們在醫學發展中善于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國家培養與時俱進的學習者和實踐者。
教師是教學的主力軍。由于疫情影響和教學資源的緊張,要在短時間內遠程做好“備、教、輔、改、考、評”等各項工作,工作量巨大,困難重重。此時,團隊的集體力量顯得尤為重要。一支高素質、與時俱進、團結奮進的教師隊伍使課程的遠程教學一步步成為現實。
要籌備后期的教學工作,早做準備,提前做好教學內容的銜接。遠程教學為我們如何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如何應對教學突發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線教育形態、O2O混合式教育形態、傳統教育形態將呈現協同發展態勢,在線教育形態、O2O混合式教育形態將會更加受到師生青睞[4]。遠程教育也將在發展中促進教育形態的創新。
此次“騰訊課堂+智慧職教網絡資源+線上教學平臺”的遠程混合式教學,使教師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也為今后的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路。但這僅僅是遠程教育教學實踐的起步,很多方面還不盡如人意,我們需要大膽改進、創新和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