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超


2019年年末,新加坡的貿易前景看起來似乎相當黯淡,因為新加坡的出口已經連續8個月呈現下滑。
這并不稀奇。新加坡屬于小型經濟體,其貿易的風險敞口高達GDP的396%。如果全球經濟發生動蕩,新加坡遭受的打擊將是最嚴重的。
面對當前中美貿易戰以及世界各地保護主義的抬頭,新加坡應該做好準備以應對前路坎坷。
前路上的一點光明?
當然,烏云背后有陽光。2019年11月初,15個國家的領導人在泰國曼谷宣布,《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談判已經完成,預計將于2020年正式簽署。
RCEP被譽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涵蓋了新加坡的幾個主要貿易伙伴,如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東盟成員國。那RCEP協定是否可以成為新加坡貿易經濟的救星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只需耐心等待。
RCEP短期內不會使新加坡的出口突飛猛進
短期內RCEP協定不太可能給新加坡的貿易數據帶來太大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新加坡早已經和所有相關的國家簽訂了貿易協議。
新加坡作為最早認可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之一,已經和所有的RCEP成員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
首先,新加坡是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一部分,東盟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東盟10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流動。新加坡與RCEP中的非東盟伙伴,即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都簽署了雙邊貿易協議。同時,這5個RCEP成員國也都和東盟組建了自由貿易區。
東盟自由貿易區于1992年開始啟動,這27年間,新加坡與RCEP合作伙伴的大部分貿易早已實現自由化,大多數關稅已降至零或者非常低的水平,因此,RCEP協定的成功簽署也不大可能大幅度削減關稅并刺激新加坡的出口。
此外,即使在最終簽署的RCEP協定條款中包括對主要出口產品較大力度的關稅削減,此類讓步也很可能會在長達數年的時間內分階段實施,而大部分的關稅只會在最后階段才被取消。
由此可見,RCEP協定在短期內是不大可能促進新加坡的經濟發展。
但前景是樂觀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著眼于長遠的發展,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RCEP協定將會成為新加坡經濟的福音。
除了前文提到的關稅削減之外,以下兩點也能夠讓我們對RCEP協定促進新加坡經濟發展持樂觀的態度。
第一,RCEP協定的談判經歷了如此艱難的過程,但最終仍然能夠達成,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成就。
RCEP協定的達成有助于恢復人們對于自由貿易和基于規則的貿易體系的信心,它強有力地平衡了近年來席卷世界的反貿易和反全球化趨勢,例如美國激進的關稅戰、英國脫歐以及世界貿易組織(WTO)迫在眉睫的危機。
像RCEP協定這樣的協議,即使一些人認為內容較為淺顯,但它仍然具有象征性的價值和意義,也就是:貿易自由應該被倡導而不是被唱衰。如果沒有貿易自由化,像新加坡這樣開放但規模較小的經濟體將無法生存。
更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二,RCEP協定將有助于聯合“東盟10+5”經濟體,從長遠來看,這將有助于改善它們的貿易和經濟表現。
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擁有蓬勃發展的電子工業和緊密聯系的供應鏈,使其已經成為世界上產業內貿易最高的地區之一。隨著關稅的降低,以及區域內更多國家增加對產品附加值的投入,RCEP協定的達成對其產生的作用將是有益而無害的。新加坡作為區域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將從深化的經濟一體化中受益匪淺。
雖然RCEP協定短期內不大可能為新加坡的貿易和經濟帶來巨大增長,但從長遠來看,它無疑將鞏固新加坡作為世界主要貿易國之一的地位。同時,新加坡的企業應該乘勢而上,熟悉并挖掘RCEP協定背后的巨大潛力,避免錯失良機。
·作者系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及世界貿易組織教席計劃(WTO Chairs Programme)顧問委員會成員
·來源:亞洲新聞臺
·編譯:周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