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初中學生家庭作業設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布設作業的觀念過于傳統,導致家庭作業資源與作業制度、政策、評價等各方面都會影響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質量,甚至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水平受到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做好家庭作業設計工作的優化改進,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家庭作業設計;現今狀況;相關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5-004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038
家庭作業設計從本質上來看,屬于課程教學的一個構成環節。教師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做好對自己家庭作業設計觀念與方法的改進,實現對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教師要秉著科學、全面、可行的家庭作業設計理念,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鞏固學科知識,使學生在實踐探究過程中獲得綜合能力拓展的機會。
一、 初中家庭作業目的明確
各學科課程教學要具備指向性與目的性,才能給學生的探索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家庭作業設計也是如此。教師應該圍繞學生對基礎知識復習鞏固的要求開始,讓學生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并有效提升自己的創新實踐效果,給學生的個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輔助其完成課程教學計劃目標。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需要從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并激發學生的潛能出發,幫助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課程學習體系。學生要能夠清楚地掌握語言應用方法與形式,對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有莫大的幫助。另一方面,教師布置家庭作業要從提升學生趣味性的角度出發,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生活并形成良好的品質,從而逐步提升人文素養,逐步增強學習質量。
二、 初中家庭作業的控制
教師確定作業量階段,首先應該圍繞本學科課程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幫助學生進行強化記憶,針對課程中的重點與難點,作業量適當增多。使學生能夠對各種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也能進一步增強實踐應用效果。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認識到不同學生認知能力、學習水平、知識儲備明顯不同,需要分層次進行家庭作業的設計工作。對于優等生來講,家庭作業與實踐操作結合是一個思路;對于學困生來講,教師應該給他們緩慢成長的機會。學生完成一部分作業之后,教師要考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對難度較大的內容還需要循序漸進地為學生講解,并布置對應的作業練習。
三、 初中學科家庭作業多元化的探索
初中各學科教師在以往的家庭作業設計階段,大多是圍繞書面表達進行的。將書本作為基礎載體,讓學生經過書寫完成作業,并做好本學科基礎知識的鞏固與強化,使學生在反復的訓練中提升自己的技能。但從現階段的初中生學習壓力來看,這樣的家庭作業布設方式,會令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設置書面作業期間,要做好創新性研究,將多元化的作業布設下去,讓學生在實踐探究過程中獲得發展。
比如教師可以從學生口語表達方面入手,要求學生直接背誦課文或學習材料的某一個段落,或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之后準備一個小故事,并編寫對話或進行概括,或寫一些簡短的感悟、反思、讀后感等,這種家庭作業都是強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還可以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入手,讓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手腦并用。例如做一些簡單的社會調查或制作工藝品、創意品,創作歌曲等,都是學生提高自己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這幾種家庭作業設計類型,能夠實現對傳統家庭作業設計的突破,學生能夠在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 實現家庭作業資源的整合應用
家庭作業資源的豐富性、趣味性若能圍繞社會實踐進行,對初中生來講是降低自己排斥心理的有效途徑。現階段教師在布置作業階段,習題類作業基本上都是從教輔資料中獲取的,強調的是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師需要深入挖掘教學資源,豐富拓展作業內容,讓學生感知到課程的趣味性。
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從學生的經歷、網絡信息瀏覽、社區實踐活動、校園活動開始,幫助學生將課程知識與作業資源、社會實踐緊密結合。這樣的作業資源擴展形式,能夠幫助學生開闊眼界,讓學生認識到學科知識與社會實踐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只有當教師能夠做好作業資源的整合與篩選,滿足學生的知識累積、認知發展需求時,學生的作業完成效果才會更加理想。
綜上所述,初中家庭作業設計階段,教師要了解以往家庭作業設計階段的缺陷性問題,做好對學生家庭作業的主體地位引導,給課程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當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機會拓展自己的學科學習能力,從基礎知識、實踐等諸多方面探索相關課程學習方法,展現出家庭作業設計的影響價值,學生的發展進步才能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向婕.初中英語家庭作業設計現狀及對策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5.
[2]賈煒茵.初中英語家庭作業“異化”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海口市部分初中實證研究為例[D].海南師范大學,2014.
[3]張詩情.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初中生英語家庭作業設計[J].基礎教育研究,2018(19).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張有花(1991.7— ),女,漢族,甘肅天祝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教育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武威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天祝縣第二中學家校共育的新路徑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WW[2019]GH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