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高
摘 要: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育部門高度重視戲曲文化的傳播,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倡導讓戲曲走進校園。戲曲走進校園,不僅僅促進了學校文化的豐富多彩,推動了我們傳承文化在校園傳承,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農村學校;戲曲文化;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5-015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146
歌劇是中國民間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歌劇的發展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發展和繁榮。但是今天,許多歌劇都面臨著市場萎縮和缺乏接班人的困境。因此發展歌劇的最佳方式值得我們關注。
一、歌劇院進入校園意義
長期以來,歐洲和美國的教育界已經認可戲曲不僅是一種愛好,還是一種全面的藝術教育,可幫助學生提高建模技能。根據美國戲曲教育學院(EAA)的統計,美國99%的校長認為教育戲曲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尊心、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91%的美國校長認為教育機構可幫助提高學生的整體表現,并認為學習具有藝術意義的中國戲曲比歐美戲曲更好,而中國大學的知識和傳播才剛剛開始。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和藝術遺產,歌劇是其職業生涯之一,它受到多元文化的歡迎,并且受過良好的教育和良好的聲譽。然而,由于歌劇具有豐富的意義,除非有專業指導,否則它不可避免地成為理解藝術的障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試點學校開展了歌劇和校園的結合,它的形式豐富多樣。戲曲性的校園既有表演,也有教授和演講者,根據學生獲得的不同教育水平知識的能力制訂表演課程計劃,包括音樂教育課程。由于這些方法,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僅提高了歌劇的基本知識,而且提高了氣質樂器,對人物歷史和服裝色彩的整體知識也逐漸提高。學生了解個人的個性,無論是他們在舞臺上的自我宣布,還是團隊之間的互動或個性的形成等,都使得他們對歌劇表演的參與逐漸增多。該組織的力量和創造力為未來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農村學校戲曲走進校園存在的問題
1.缺乏穩定的財政支持。地方政府之所以不能投資于教育,是由于沒有穩定的資金和支持來源,“范圍校園的戲曲”將被實施。這時它會成為一個獨特的事件,很難發展。
2.缺乏專業技能。城鄉教師人數不足,在準備和考核過程中,不僅缺乏靈活性,還缺乏職業化的錯誤陳述條件。
3.缺乏傳承的長效機制。難以形成穩定的動力,缺乏長效機制,本質上是“短期”“校園戲曲”
4.缺乏統一的監控系統。就學校的藝術遺產而言,這個國家擁有相對較大的彈性政治空間,尚未公布具體目標和評估標準。目前,大多數學校都經歷過“校園戲曲”,主要是由于手動或反應時間、缺席和使用整合的傾向。教材的編寫、教師的分配、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教學資源的生產都沒有得到多方的統一和支持。
5.部分學校限制學校教育的戲曲發展,因為家長和教師不了解校園戲曲,隨著時間的推移,學校、家長和教師認為不必學會歌劇,會導致未來用不必保持它的消極態度來打擊或拒絕。
三、戲曲進校園的路徑探索
(一)打造一支熟悉戲曲的師資隊伍
首先,學習戲曲,尋找著名藝術家,或加強對就讀職業培訓學校的音樂教師的特殊教育;其次,學校需要定期舉辦戲曲教育研討會,制訂學校和戲曲教育發展計劃;最后,不僅提供文化服務,而且專業演員將兼職工作,并邀請接班人教導學生運用原始的歌劇文化。
(二)多措并舉,深化戲曲教學的措施
第一,通過選擇具有優美旋律和積極內容的代表性作品,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愛上歌劇;第二,使用“給我說”的學習方法,使傳統的“口腔心臟”教學方式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繼承和鼓勵國家的傳統藝術;第三,使用多媒體學習,在校園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雙重感覺更清晰地聆聽和看到歌手的吸引力和內容;第四,創建一個本地藝術團隊,組織幾個學生,組建一個工作組,參觀一個專業的業余團體或到一個鄉村劇院觀看表演;第五,創建一個名為“歌劇和評論著名音樂”的學校計劃,確保教師和學生不滿足于歌劇的鼓舞人心的旋律,不斷改善校園的藝術和文化氛圍。
(三)搭建展示舞臺
學校可以在校園藝術周舉辦“戲曲技術大賽”和“歌劇大賽”。教育和文化部鼓勵學生通過組織戲曲和表演等比賽,通過各種節日參加表演,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展示才華的平臺。
總之,通過讓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學習歌劇的本質,傳播基本知識,激發年輕人的愛。確保戲曲真正進入校園,為了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我們仍然有很多事要做,這還需要政府、社區和家長的支持,因此前面的道路各方仍然應該在一起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湯潔.地方戲曲走進高校課堂以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學院為例[J].中國戲劇,2013(5).
[2]黃小歡.借鑒戲曲經驗 創新播音教學——談“戲曲進課堂”的啟迪作用[J].當代戲劇,2011(3).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劉志高,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課題項目:本論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學校戲曲進校園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1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