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300
因城市擴張對土地的開發勢必會打破場地的原生態環境,其影響有水土流失、空氣粉塵、污水、聲光污染、建筑垃圾等[1]。綠色建筑認證是基于多維度指標,其中憑借綠色施工管理體系為依據來評估建設期的環境保護,是房建施工可持續發展的核心[2]。筆者認為建造實施階段最核心的綠色施工要點應從材料、資源、施工三大管理維度出發控制,具體拆分為環境保護、材料篩選、資源控制、過程控制等。
項目五方作業全局原則:制定控制指標→編寫作業文案→監督控制落實→匯總審查糾正→評價得分總結。總包應為綠色施工總負責,編寫管理制度、開展綠色施工教育學習。對分包的綠色施工履行管理,各分包在編寫綠色施工組織設計或綠色施工專項方案前需展開綠色施工干擾元素辨析,隨即以此擬定執行辦法和評價策略。綠建專家針對關鍵節點的完成情況為五方單位開展綠色施工作業交底。材料購置前,分包方把目標貨物清單遞交總包方匯總后轉交至專家審核,確保滿足綠色建筑認證標準。總包方現場綠色施工員連續按月準時記錄并生成月報,收集整理后轉由綠色建筑評估專家審核。
在建項目現場務必出臺環境保護及相關衛生管理和檢查制度,并及時落實其涵蓋的各項檢查。對場地內施工人員的繼續教育、考核需加入環境保護及衛生等相對應的法律、法規條目。項目部務必首要保證:(1)作業場地泥漿、污水在排放至市政排水管網和河流、湖泊前務必進行沉淀處理;(2)作業場地內倉儲間擱置化學品等有毒建材,需對室內地面做防滲漏處理;(3)作業場地的核心通道務必經過硬化處理,土方開挖進程需模擬計算以期盡可能降低場地內堆放方量,同時需經覆蓋后匯集至有限區域堆置,如若占地面廣且擱置期限久則應進行裸土綠化;(4)拆除房建時,需采取隔離、噴水等手段,同時于報備的工日內將廢棄物拉運干凈;(5)作業場地動用的細顆粒建材需密閉擱置,同時其加工區域更應進行封閉處理;(6)作業場地內嚴令杜絕焚燒一切廢棄物,以及杜絕在基礎回填時摻雜含有毒害物質的土壤;(7)委任專職人員負責控制作業期間現場產生的噪聲,如:特定時間段禁止作業、作業器具消聲、指揮裝載、固定周期實施噪聲檢測并留檔、提高意識杜絕人為噪聲。
當下在資源匱乏的形勢下國際上提倡將其視為“再生材料”并投入再生產。所以現場作業廢料的減量化、“資源化”是綠色施工管理的核心措施。包括:(1)編寫生產作業廢棄物管控書,對作業廢棄物實現定性和定量的預判;(2)現場執行廢棄物固定頻率分類回收章程提高殘余物的可再利用率;(3)針對難以再投入生產的施工殘余物,經有資質的第三方外運;(4)生活區陳列垃圾回收設施,并定期清運。
施工材料生產領域是物資和能源投入最高、污染范圍最廣的領域之一。因此在強調符合工程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實施節材施工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項目部務必首要保證:(1)復核物料單,同時科學規劃其采購、進場節點和批次,盡可能就地取材杜絕重復挪運,以此降低原材損耗率;(2)優先選擇高性能主材,壓縮資源投入,提倡鋼筋專業化再處理和運輸,裝飾面材需提前模擬規劃,并避免木質板材的使用;(3)圍護體系建材務必考慮其密封、防水以及保溫隔熱等熱工性能;(4)優先使用周轉便利及再利用率高的物料和機具,同時提倡選擇外墻保溫板充當商砼作業模板的施工方法;(5)場地臨建選擇可周轉板房,同時場地圍擋優先選擇已有圍墻。
據統計,當下國內1m2建面作業用水大概為1t,多數施工作業場地出現跑冒漏問題。所以,控制水資源消耗是綠色施工管理中關鍵的一項措施。其至少應包括:(1)規范耗水定額參數,以此視作節水考核標準;(2)場地內施工、攪拌、養護、沖洗均需附加節水措施;(3)避免影響地下水環境,優先考慮隔水性能佳的邊坡支護方案,同時基坑降水應最大限度的壓縮地下水抽排量,必要時采取回灌技術[1]。
項目部務必首要保證:(1)可基于施工作業場地氣候和環境條件,編制科學的生產、生活、辦公及施工設施能耗指標;(2)在保證施工質量、安全、進度等目標的前提下,科學調整工序,提升各類機械器具的使用率和滿載率以此來縮減各類設備的定額耗能并按期查看重點耗能設備的能源消耗參數;(3)在縮減耗能的前提下,場地臨建房屋要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性能;(4)生活辦公區照度嚴禁大于最低照度的20%[2]。
項目部在施工作業過程中針對施工用地保護的技術要點務必要做到:(1)臨建的規劃在符合環保、職業健康和安全及文明施工規定的條件下做到最大化規避廢棄地和死角,其土地占用利用率需不小于90%;(2)基坑作業應盡可能使土方開挖及回填量降低,用以避免對周邊土地的擾動;(3)規劃用地線以外的短期占地不可選擇農田或耕地;(4)施工作業整體布局規劃務必優先考慮場地現存基礎設施;(5)作業場地內的通行路面按永久和臨時一起考慮規劃。
項目部在項目竣工驗收時需要匯總的資料包括:(1)管理類資料,如綠色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總承包方管理體系資料、環境維護策劃書及落實過程記載資料;(2)綠色建筑核心設計的作業交底資料;(3)污染管控資料,如揚塵管控方案、噪聲管控方案、施工作業廢棄物管控方案;(4)能耗、水、材料等資源節約消耗計劃書,如施工節水和用水計劃及記載資料;(5)建筑主材檢測記錄及進場復驗資料。
在國家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建設綠色建筑已成為建筑行業發展趨勢和內在驅動力。施工企業應設定作業管理體系,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棄物排放量,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兼顧自然生態保護和其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