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李鳳彬 田大川 朱克冰
安全管理工作應融入于科研生產各方面,貫穿于作業流程各環節,任何一條線、一個點存在管理紕漏都會埋下隱患、留下風險。針對相關方安全管理,雖然企業一般已納入日常安全管理中,但仍是管理薄弱點,它可依據或可參照執行的安全管理制度較少,并且其約束和管控難以到位,很有可能成為企業安全管理隱患中的“不定時炸彈”。因航天產品有其特殊性,所以航天企業在科研生產中涉及的相關方往往達到成百上千家,如果對相關方安全管理失控,將會給企業帶來很大安全風險,輕則影響科研生產進程,重則危及員工生命安全。近年來,航天企業持續強化安全紅線意識,不斷加大安全風險管控力度,在相關方安全管理方面開展了諸多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
本文結合航天企業相關方安全管理實踐,談一談對相關方安全管理的認識。
相關方一般為外部組織或個人,針對其管理,企業往往關注組織規模大、協作任務多、安全風險高的相關方,而忽略人數少、臨時性作業、安全風險低的相關方,有的企業甚至對相關方安全管控置之不理。
在協作活動中存在安全責任劃分不清晰、溝通不全面、交底不細致、監督不到位等諸多情況。部分相關方由于是上級和甲方,存在行政級別或利益關系,導致實際管理寬松軟;對于臨時協作的相關方,存在僥幸心理、管理松懈。
對相關方一般較少實施考核評估,缺乏約束和懲罰措施,嚴肅性不夠,相關方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的主動性、積極性不足,易造成安全管理失控。
我們所說的相關方,一般是指在企業工作場所內外的、與企業的安全績效相關聯或受其影響的外部團體或個人。為便于管理,企業可以根據與相關方協作任務性質特點進行分類。分類形式一般可分為:
A類相關方,指進入本企業工作場所內,進行生產、裝配、測試、施工、維修、運輸等作業性質的外部單位和個人,例如生產協作方,建設項目施工方,設備設施安裝、維修、保養、檢測方,物資配送方以及實習人員等。
B類相關方,指進入本企業工作場所內,提供相關服務等的外部單位和個人,例如物業、綠化、衛生及后勤服務等。
C類相關方,進入本企業工作場所內,進行參觀、學習、檢查、指導等的外部單位和個人,例如學習觀摩人員、政府部門及上級單位檢查人員、咨詢審核機構等。
D類相關方,進入本企業辦公場所(非生產作業區),從事業務溝通、洽談的單位和個人。
E類相關方,作為承租方或出租方的單位,例如場地或設備租賃單位等。
針對不同類別相關方,其管理應區別對待、因類施策,切勿統一套用固定模式、眉毛胡子一把抓,以避免管理沒有針對性、甚至管理過度,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而且起不到管理效果,還會引起相關方反感,適得其反。
在協作活動中,企業與各相關方安全管理職責應明確、具體、清晰,一般宜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承辦,誰負責”、“誰接待,誰負責”的原則,確保各方按約定盡職履責,防止出現責任真空,發生問題互相推諉。一般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建立相關方安全管理制度,對企業相關方安全管理情況進行綜合監督檢查;其他職能部門或生產車間是相關方安全管理主體,負責建立相關方名錄,監督指導所接待或協作相關方的安全管理,確保相關方遵守和執行本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及現場安全管理要求。
3.1 嚴格資質審查
主要對于從事施工作業類的相關方應該首先對其相關資質進行審查,審查內容一般包括:①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資質證書及有效性;②現場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安全培訓及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等持證情況;③安全防護設施、用具的配備情況;④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情況。企業應留存資質審查相關資料(原件或復印件)及審查記錄,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設施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相應資質的相關方。同時企業應定期組織識別相關方,建立重點相關方名錄。
3.2 簽訂安全協議
企業與重點相關方確定開展協作、服務或租賃意向后,應先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或者在合同中體現相關內容)再開展相關活動。協議內容一般包括各自安全管理責任、工作區域范圍、作業人員情況、作業場所及設備設施情況、主要安全風險、安全管控措施、各自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事故報告和配合調查處理的約定等。對于兩個以上相關方在同一作業區域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企業應牽頭組織各相關方共同簽訂安全管理協議。安全管理協議簽訂周期一般可設為一年,當協作和服務事項及場地、人員、安全風險等發生較大變化時,應重新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或簽訂補充協議。
3.3 實施風險告知
企業應依據作業場所的風險特點以及相關方人員活動具體內容,制定針對性的安全風險告知書,內容可包括危險及有害因素、安全管控措施、安全管理要求和應急處置預案等,并根據現場風險變化情況及時修訂。在相關方進入本企業生產作業現場前,應對相關方人員進行安全風險告知,所有相關方人員應在安全風險告知書上簽字,留存書面記錄。在從事風險較高作業前,企業應針對相關方進行專題安全培訓和安全措施交底,同時履行審批程序,確認安全措施全面有效。相關方接待人員應對進入生產作業現場的相關方進行安全提醒和檢查,并及時糾正不安全行為或叫停違規作業。
3.4 加強現場監督
企業應定期組織對相關方從事生產作業活動或出租的生產經營場所進行安全監督檢查,督促相關方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要求,并留有書面記錄。企業在發現相關方活動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時,應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做到閉環管理;若相關方作業活動或設備設施存在重大風險,應責令停止作業,經整改并組織評審通過后方可恢復作業。
企業應建立相關方考核評價機制,定期對相關方的安全業績(含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安全培訓、安全工作記錄等)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作為雙方是否繼續合作的重要依據。對于嚴重違反安全規章制度并不接受整改、事故頻發等情況的相關方應列入黑名單,終止合作,以體現管理的嚴肅性。
綜上所述,相關方安全管理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環,一旦疏于管控極易引發事故。企業要實現安全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必須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安全管理不可漏掉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區域、任何一個對象。針對相關方要全面覆蓋、分類施策、嚴格監督,形成嚴密的管控體系,確保風險有效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