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蘇娃


【摘?要】 目的:分析在孕足月引產中應用球囊宮頸擴張器、縮宮素靜滴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中101例孕足月患者為對象,均接受引產,其中50例應用縮宮素靜滴方式引產,視作對照組,51例應用球囊宮頸擴張器聯合縮宮素靜滴方式引產,視作聯合組,比較引產效果。結果:聯合組引產后12h后宮頸成熟度評分高于對照組(t=5.0406,P<0.05);聯合組引產效果優良率為88.24%,對照組為72.00%(χ2=4.1905,P<0.05);聯合組第一、第二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選擇球囊宮頸擴張器聯合縮宮素靜滴方式引產能夠提升引產成功率,加快產程進程。
【關鍵詞】 孕足月;引產;球囊宮頸擴張器;縮宮素
文章編號:WHR2019051013
孕足月患者如果沒有具備剖宮產指征,為了避免繼續妊娠影響母嬰安全,臨床多會通過人工方式終止妊娠,即實施人工引產[1]。宮頸成熟度是判斷引產成功率高低的重要指標,促宮頸成熟是引產中必須進行的處理,以往引產中應用較多的是縮宮素,這一方法能夠對子宮收縮形成刺激,間接加快宮頸成熟,不過作用發揮較慢,引產所需時間較長[2]。當前球囊宮頸擴張器逐漸應用于引產中,且證實有良好應用效果。本研究以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孕足月患者101例為對象,具體分析球囊宮頸擴張器聯合靜滴縮宮素在引產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及方法
1.1?研究資料
選擇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中101例需要接受引產的孕足月患者為對象,按照引產方式不同分為兩組。聯合組51例,年齡平均(28.28±5.36)歲(18~35歲),孕周平均(40.25±0.38)周;對照組50例,年齡平均(27.59±5.14)歲(18~33歲),孕周平均(40.25±0.38)周。兩組年齡、孕周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足月妊娠標準,均為單胎頭位,沒有陰道分娩禁忌證,具備引產指征,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簽署同意書,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排除具有嚴重合并癥,以往接受過子宮手術,胎位異常,對研究藥物過敏。
1.2?方法
對照組單一應用縮宮素進行引產,在500mL 0.9%的氯化鈉溶液中溶入2.5IU縮宮素,混合后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初始滴注速度為8滴/min,之后按照患者宮縮情況進行速率的調節,間隔15min到半小時調節1次。如果患者用藥后宮縮變得規律,則維持劑量一直到宮頸成熟;如果宮縮仍沒有改變規律,則慢慢提高縮宮素滴注速度,但控制最大速度在每分鐘40滴以下,持續24h后評估患者宮頸成熟度確定是否引產。
聯合組聯合應用球囊宮頸擴張器、縮宮素靜滴以引產,患者將膀胱排空后保持截石位,對外陰以及陰道進行常規消毒,借助窺陰器將宮頸暴露并給予消毒處理,通過無齒卵圓鉗將球囊根部鉗夾住,將宮頸管慢速插入,長度為10cm,選取150mL無菌鹽水經導管注入,慢慢牽拉導管沒有明顯脫出后則將窺陰器移除。利用防過敏膠布將導管末端粘貼在大腿內側,患者可以自由活動。如果患者宮縮開始,宮口逐漸開大,球囊會自然脫落,進入產程;如果球囊一直沒有自然脫落,護理人員也要在18h內取出,實施人工破膜處理。30min后還是沒有宮縮出現,按照對照組用法用量給予縮宮素靜脈滴注,速率為8滴/min。
1.3?觀察指標
宮頸成熟度:分別在引產前、引產12h后進行宮頸Bishop評分,最高分13分,得分越高,引產成功率越高,得分>9分,引產成功率100%。
引產效果:優:引產后1d內患者分娩;良:引產后1~2d內患者分娩;差:引產2d后患者才分娩。
產程時間:比較兩組患者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
1.4?統計方法
用SPSS 22.0分析結果,(±s)表示計量資料,[n(%)]表示計數資料,行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宮頸成熟度、產程時間
引產前聯合組和對照組宮頸成熟度評分差異不大,P>0.05,引產12h后兩組評分均較引產前明顯升高,聯合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聯合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引產效果優良率
聯合組引產效果優良率為88.24%,明顯高于對照組引產優良率72.00%,P<0.05。見表2。
3?討論
宮頸成熟度是臨床孕足月引產是否成功的重要判斷標準,理想的促宮頸成熟方法要求不僅能夠誘發宮口擴張、宮縮,還能夠減輕疼痛,保證安全,確保患者能夠耐受[3]。藥物、機械是當前引產的主要兩種方法,藥物引產中縮宮素應用最廣,該藥物對縮宮素受體產生作用,促進子宮收縮,間接發揮促宮頸成熟的效果。縮宮素半衰期短,使用安全性高,且花費低,所以大部分臨床都將其視作一線引產用藥[4]。不過僅應用縮宮素引產可能引起不規則宮縮,使宮頸出現水腫以及痙攣,阻礙宮頸擴張,使引產所需時間更長,剖宮產風險會明顯升高[5]。本研究聯合組在縮宮素靜滴基礎上應用球囊宮頸擴張器引產,結果顯示,患者引產12h后宮頸成熟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t=5.0406,P<0.05),同時聯合組引產效果優良率為88.2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00%(χ2=4.1905,P<0.05);另外聯合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證實球囊宮頸擴張器能夠更有效促宮頸成熟,加快產程進程,獲得更好的引產效果。球囊宮頸擴張器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在宮頸內口放置一個低位水囊,以形成機械擴張力作用于宮頸、子宮下段,加快宮口擴張,并能夠對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分泌產生刺激,發揮良好宮頸擴張效果[6]。
綜上所述,球囊宮頸擴張器聯合靜滴縮宮素用于孕足月引產中能夠提升宮頸成熟度,提升引產效果,有良好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馬國麗.孕足月低位水囊引產聯合靜滴縮宮素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19,(10):47-49.
[2] 胡玉新,張小玲,劉曉瑛.COOK宮頸雙球囊足月妊娠引產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9,11(03):82-84,87.
[3] 曾翠英.孕足月低位水囊引產聯合靜滴縮宮素的臨床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8):3972-3973.
[4] 陳嬌柳,周柳云,譚毅.孕足月低位水囊聯合靜滴縮宮素引產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02):173-174.
[5] 李飛珍.欣普貝生在足月妊娠孕婦促宮頸成熟和引產中的臨床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6):5077-5079.
[6] 葉青燕.羊水過少孕足月產婦使用COOK雙球囊導管促宮頸成熟的優勢[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