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枝
科學是關于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發展規律的知識體系,它是由實踐檢驗并無限趨近真理的方法。它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于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小學《科學》課是學習科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不能忽視。在小學階段科學課程中,它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啟蒙課。科學素養概括的說由三個部分組成,即了解科學知識,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它是一個融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為一體的復合概念。
小學五、六年級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至關重要的時期,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因勢利導,上好每一節科學課,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科學水平,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小學五、六年級科學課的教學方法:
一、在教學工作中首先在備課上下功夫。
常言道:打鐵還要自生硬,教師也需要過硬的本領。在工作中要認真閱讀《科學課標》和看科學課的《教師用書》領悟其精神,準確把握課標的重點,了解對各項目標的要求。仔細鉆研教材,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編寫者的設計意圖,認知結構,重點、難點,吃透教材內部深層次的含義,了解各章節的具體要求,在研究教科書的基礎上廣泛閱讀有關資料,精選一些材料補充到科學課的教學中,
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積極主動向各科教師學習,對疑難問題學積極探討探討及時解。做到周前備課,課前再備課,各個環節以及其上課學生會問哪些問題,我們也要有預設,熟稔于心,讓自己胸有成竹。
二、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注意把握難、易度,向40分鐘要質量
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戰場,要努力上好每節課。課堂上應加強對學生課堂紀律和學習目的教育,要求學生專心聽講,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多做筆記,扎扎實實學好科學知識。在課上以課本為主線,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工具為學生學習創設情景,及時抓住學生的心理,進入新課的學習,以精講多練為主,精簡探究活動數量,控制活動中的變量,利用課堂的寶貴時間與學生交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盡快掌握重點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專心致志學習的學生多鼓勵,多表揚,激勵他們多思考,大膽質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收獲,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綜合能力,讓他們自由靈活的個人智慧得到閃現。
三、加強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們學習科學知識也是一樣,講完每節課后,布置同步作業,加強練習,及時檢查,做到全批全改并要求學生每天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復習15分鐘。對寫錯題多的同學進行貼條,請到辦公室進行講解,減輕了差生的為難情緒和不良心理,這樣差生們的學習也會有所提高。
四、號召學生自己動手,積極實踐,勇于創新
科學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探究實踐,因此號召學生利用業余時間自己動手實踐,對照教科書中涉及的實驗現象和事實進行觀察、比較、描述,提示學生用恰當的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表格、實驗報告等做好記錄。幫助學生發現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系等方面的特點,建構科學概念,得出科學結論。
積極大膽實踐,勇于創新是學生思維發展的火把和獲得知識信息的泉眼。教師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為學生的科學探究提供基礎,學生們掌握了一定的科學原理后,可以發動學生大膽創新,開展科學小制作活動,如制作潛望鏡,小臺燈,日晷,雨量器,動、植物標本,機器人,反光鏡,熱水器,小車,電磁鐵,各種各樣的花等等,定期展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點燃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精神,使學生進入科學探究的航道,讓科學課有生有色,其樂融融。
科學課通常在小學家長校領導和學生重視不夠,國家對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投入不少,建立了實驗室,購置了大量的儀器設備,然而有的學校不重視,把它稱為小科,副科,甚至將課標上的課安排減少,這樣教師沒有足夠的上課與學生的交流時間,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實驗,在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多和領導溝通取得校領導的大力支持。
班主任是班級里的核心人物,是班級里最有號召能力的人,我們在教學時要在教學中及時與他們取得聯系。好的班主任會與各科老師協調發展,團結合作,班級的學習氣氛濃,紀律好,各項活動開展的順利。我們在教科學時,有時需要班主任幫助的地方一定要和班主任取得聯系,在班主任的有力的支持下,學生的學習勁頭就會凸顯,學生學習的知識就會進一步得到強化,并且我們可以通過班主任與家長取得聯系,家校共同培養孩子,教學效果倍增。
科學課是一門綜合學習課,它與其他各科學習聯系密切,在小學階段科學分析離不開數學,離不閱讀,離不開實驗探究實踐等,所以學習科學知識離不開各科老師的配合和辛勤勞動,教育學生要各門功課學好,把基礎打好,學生們努力學習才能讓我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總之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教導,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積極做好本職工作,在教學中不斷探究適合學生學習的學習方法。通過上好每一節課,培養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高效地學習科學知識,進一步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科學知識于日常生活的活動,逐漸學會從科學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有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自覺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參與環?;顒?,關心科技的新發展,迅速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