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正當防衛 防衛過當 防衛權
作者簡介:蔣明樂,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注冊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審計、刑法。
中圖分類號:D92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150
惡意挑釁,是否進行勇敢自衛?路遇劫匪,該不該斗智斗勇?歹徒侵入,如何守得家園凈土?從以前年度來看,我國司法中對正當防衛要件的理解和判斷,基本上都是否定的,這使得正當防衛制度在“夾縫”中生存,從而導致立法與司法的嚴重分化。但是,正當防衛屬于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項權利,刑法對此也是進行保護,因而充分保證正當防衛的依法適用便尤為重要。從近兩年的司法裁判案例來看,在實踐層面給予了更多成立正當防衛的空間,使得1997年《刑法》關于正當防衛條款修改的立法意圖完全落空的狀況正在逐漸好轉,之前對“正當防衛”理解的偏差也逐漸被糾正。
從昆山于某某反殺案到河北淶源反殺入侵者案再到河北巨鹿董某某的案子等等一系列的正當防衛案件逐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熱點,這也使得“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特殊防衛”這些專業名詞也逐漸為大眾所熟知。從案件背后,我們也看到了司法實踐對個人自衛權的保護以及對“法不應向不法行為讓步”的訴求的追求。
引起全國關注的“昆山龍哥案”, 2018年8月27日晚,發生在江蘇省昆山市震川路于某某致劉某某死亡案,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昆山市公安機關當日對于某某進行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對此案也是給予了高度重視,當即派司法人員依法提前介入偵查活動,查閱案件證據材料,并在偵查取證過程中以及對法律的適用等諸多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并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
2018年9月1日,昆山市公安機關做出撤銷該案件的決定,經司法機關認定于某某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2018年7月11日夜,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王某手持甩棍、刀具等兇器翻墻闖入村民王某元家中以和王家女兒交往被拒為由尋釁滋事,在對王家騷擾威脅過程中反被王某元一家殺害,此案不僅在淶源引起熱議還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檢察院經嚴格司法審查,認定王某元、趙某芝的行為屬于危急時刻的正當防衛行為,于2019年3月3日決定對王某元、趙某芝不提起訴訟。
2018年5月,河北邢臺市巨鹿縣村民刁某某深夜翻墻闖入村民董某某家中以強迫東某某和其妻子離婚為由尋釁滋事反被殺,引發廣泛關注。2019年2月,最高檢披露了案件的最新進展。最高檢在多次聽取巨鹿縣公安、檢察院等方的意見之后,進行分析判斷,認定董某某的行為屬于合理的必要限度內實施的保護合法法益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不應負刑事責任,并于2019年2月18日,作出不提起訴訟決定。
當然,有人也曾質疑過是否屬于“防衛過當”情形,然而正當防衛是否明顯超出了必要限度,以及對“必要限度”該如何界定,我們不應僅以行為產生的后果來進行判斷,還應該考慮當時防衛人所處的形勢以及環境的危機程度。從案發當時的環境以及當事人所處境遇來推斷,三者的心理均受到了高度的恐嚇和威脅,在這種狀態下防衛人很難準確把握該實施多大強度或力度的防衛才屬于適度,難免會對不法侵害人帶來損害,因此不應該對其的防衛行為強度限度做出過分的苛求。
那么什么是“特殊防衛”?“特殊防衛”與“正當防衛”之間有什么區別?
正當防衛,其實會存在防衛超過必要限度的情形。這種特殊情形,我們稱之為“特殊防衛”,特殊防衛,屬于無限防衛權,并不存在防衛限度的限制。
從以上的審判實踐,我們不難發現,鼓勵“以正制邪”“合法行為不應讓位于非法行為”的正當防衛制度,正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決心的體現,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鼓勵正當防衛行為,意義絕不僅止于“防衛”,正當防衛的本質是“以正對邪”,因此正當防衛對防衛人從條件以及限度上不應該過于苛刻。從過去幾十年的審判實踐來看,由于現實情況的復雜、在立法上對防衛限度界定過于嚴苛等原因,司法人員在審判過程中時常不敢使用正當防衛,往往傾向于,既承認正當防衛因素的存在,但也會找到一些違法點,這樣的審判難免使得正當防衛制度形同虛設。由于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存在類似的審判傾向,因而在1997年《刑法》的制定過程中,立法者不僅將以前防衛限度從“不應有的損害”擴大為“重大損害”,還規定了無過當防衛制度以特意去保護針對嚴重暴力犯罪正當防衛人的防衛權。《刑法》的這一看似微小的修改卻體現了對防衛人防衛權的一種擴大保護,通過從制度上提供保障,避免防衛人在防衛過程中畏首畏尾,激發民眾的見義勇為,保護合法法益的積極性,彰顯“正義不向非正義低頭”的價值取向。
正當防衛案何以引起群情激昂全員關注?其實我們不應僅僅看到圍觀者對于防衛者個人司法處置的關心,也應該關注到隱藏在背后的人們焦躁不安的情緒以及換位思考所引發的深思——在自己面對如此險境,自己該不該自衛,自衛帶來的不利后果會不會有相應的法律對自己進行保護?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法律不能保護正義者的合法權益,所謂的社會公平正義是不是也會成為泡影呢?
其實,司法審判趨勢的變革也好,輿論的時刻關注也罷,雙方在“既要保護無辜者的防衛權又要讓有罪者承擔刑事責任”這一點上兩者可以達成高度共識。只是司法審判要時刻保持其應有的獨立性,不向惡勢力低頭也不能為輿論左右。每一個案件的司法裁判,都應該在對各種利益進行思考、權衡以后進行審判。保護公眾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以司法的力量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和諧社會的建設。在未來的司法活動中,要總結以往審判實踐的經驗教訓,將正當防衛制度標準化,解決其在適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但很突出的問題,在司法人員職業判斷的基礎上,使得司法審判既要從法律規定上進行審查,也要能夠體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尊重;既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法治,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體現的美德善行。一方面要求司法機關要糾正以往的審判過程中體現的不敢或者不想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保守性行為,鼓勵在司法審判中大膽適用正當防衛裁判以保障防衛人的防衛權;另一方面,也不應搞“一刀切”,所有的案件均適用正當防衛,而不去分析防衛人當時所面臨境遇以及險況的不同。司法機關要做到具體案件具體分析,注意分析不同案件的主要矛盾點,抓住問題的主要方面,注意防衛措施以及防衛強度,避免正當防衛權利的濫用。最后還是要號召人們在遇到不法侵害時,如果條件允許,在危險發生之際還是要盡可能采用理性方式解決爭端,避免濫用暴力,應當積極尋求公安機關來解決矛盾、化解爭端,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參考文獻:
[1]陳璇.正當防衛、維穩優先與結果導向[J].法律科學,2018(3).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司法解釋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觀的工作規劃(2018- 2023).2018-09-18.
[3]張婧.試論統一刑罰執行體制的理論基礎[J].犯罪與改造研究,2017(11).
[4]張慶紅,李兆龍,魏華.刑罰執行體制比較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6(6).
[5]穆思山.努力提高刑罰執行法治化水平[J].中國司法,2015(1).
[6]陸嘉鈞.正當防衛在我國適用性的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25).
[7]陳興良.正當防衛的司法偏差及其糾正[J].政治與法律,2019(8).
[8]呂龍飛.論正當防衛的限度[J].法制博覽,2018(36).
[9]周念九.正當防衛司法認定問題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2).
[10]葉斌宇.反思正當防衛司法認定標準——以“昆山反殺案”切入[J].麗水學院學報,2019(4).
[11]鄧鑌.淺析正當防衛的適用——以昆山“砍人”案為例[J].經貿實踐,2018(20).
[12]吳允鋒.正當防衛限度的判斷規則[J].社會科學文摘,2018(9).
[13]時延安.“正當防衛”司法判斷機制的完善[J].中國經濟報告,2017(5).
[14]“正當防衛”不是“技術活兒”[J].老年教育(長者家園),2018(10).
[15]張春豐.打架斗毆事件與聚眾斗毆中的正當防衛論[J].才智,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