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監察委員會 紀委 聯合辦公
作者簡介:楊欣欣,河南科技大學,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法學。
中圖分類號:D63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179
對于反腐工作,我國已經提出了許多相應的治理措施,但在這個治理的過程中監察體制出現很多問題,使得腐敗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在這個嚴峻狀況下,監察委員會隨之出現。監察委員會身為國家機關,它有著自身特有的功能,而這個功能是國家賦予它的權力。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之中明確指出了監察委員會與紀委進行合署辦公,因此該如何完善監察委員會與紀委兩者之間聯合辦公的優化路徑,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其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監察委員會設立的目的
在建立監察委員會之前,我國監察體系一直存在著很多問題,總的概括下來有三大不足,即監察范圍太狹窄,使得其余方面監察不到,也就是監察不全面;其次就是監察的效率較低,監察部門沒有獨立性;最后是監察機關存在腐敗情況,使得其喪失合法性。因此建立監察委員會的目的也正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監察體系存在的問題。
(二)監督委員會的法治功能
監察委員會的法治功能分為三方面。
第一,促進反腐敗工作逐漸法治化和制度化。建立監察委員會,以及相關法律的出臺,使得我們在進行反腐敗工作時,可以依據法律來進行相關的監督以及問責,使得反腐工作呈現一種不敢腐敗、也不能腐敗、同時從思想根本上就不想腐敗的健康現象。
第二,有利于使得法治監督體系更加嚴密和完善。在法治基礎上進行監察體系的革新,這是基本要求。建立監察委員會,使得監督形式從自己監督自己變為外部來監督自身,使得監察機關更加具有獨立性,其次監察對象的范圍也逐漸擴展為全體職員。
第三,使得全面依法治國與從嚴治黨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監察委員會由我國的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其負責,受人大監督,之后我國會不斷出臺相關法規,給予其更多的權限以及職能使其更好的行使監察權。同時,監察委與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既實現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又使得黨的紀律監督與國家監察的密切相協調與配合。
(一)二者合署辦公的內涵
監察委員會與紀委兩委合署辦公之中,監察委員會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并且受其監督,主要是負責國家的監察工作,同時具備法律屬性與政治屬性,其依照憲法和監察法對我國全體公職人員行使監督、調查與處置權。紀委全稱為“紀律檢查委員會”,隸屬于中國共產黨,是黨內結構,不屬于政府部門,需要服從中共中央委員會的領導。規范其的主要是黨章和一些監督條例,也受其余相關黨內法規的制約,對全體黨員,尤其是主要的干部實行監督、問責以及執紀權。
兩委合署辦公可以使得工作人員進行融合,實行一套機構,在其中對于監察委員會與紀委兩者之間并不具體區分;二者在一套共同的機構之中各自有自己的機關名稱,并且二者職權有合有分;兩委在職能上有所不同,監察委員會行使的事監督、調查以及處置的職能,紀委執行的則是執紀審查的職能。兩委進行聯合可以形成一個黨紀國法高效統一的、權威的監察反腐體系,并且覆蓋范圍更加全面,包括全體黨員與所有的公職人員,在二者職權分合的安排之下,堅持黨紀與國法分離,并且執行好監督的職權。
(二)二者合署辦公的特征
首先,它們二者合署辦公涉及到了兩個領域,那就是黨紀與國法。在二者的機構來源上就不同,監察委員會是由憲法賦予依據,而紀委則來自于黨章與相關條例;在職權上監察委員會與紀委也不同,前者的權利是監督、調查與處置,后者則是監督、執紀問責;在監督對象之中,監察委員會是對全部公職人員進行監督,而紀委則是對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進行監督。兩者在進行聯合之后,監督對象可以更廣泛,實現全面覆蓋監督,在機構來源、行使職權等方面都可以涵蓋黨紀國法兩個領域。
其次,兩者進行合署辦公,其中工作人員具有兩種身份。在主要領導人上,中央的層面上,兩委最高職位是由不同的人進行擔任的,在省級及以下監察委員會與紀委書記為同一人;在工作人員之中包括原有的工作人員以及從檢察院之中轉過來的人員,雖然身份不統一,但是對外是兼具的。
另外,二者聯合辦公既分立又統一。監察委員會屬于國家機關,紀委則是黨內機構,二者雖然在許多部分上都不相同,但是在辦公之中也存在統一融合的部分,可以有效銜接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
(一)可以有效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領導
兩委合署辦公是保障反腐工作順利開展與實現的有效措施,可以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領導。其一,監察體制改革將以往行政監察機關以及其它與反腐敗有關的職能全部納入監察委員會之中,并且規定其是由中國共產黨進行統一的領導,這就將我國以往分散的力量資源全部進行整合統一,構建了一個在黨的領導下治理腐敗的體系與制度;其二,兩委合署辦公,它們之間的職員相互兼職的方法可以加強黨對監察委員會在思想上以及組織上的領導,深刻貫徹執行了執政黨的反腐意識,鞏固了黨在治理腐敗之中的主體領導地位。
兩委合署辦公還可以改善領導方式。二者之間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之中加強了紀檢與監察委員會之間的聯系,使得二者之間的工作人員相互聯系與融合,使得國家反腐機構與黨內反腐機構之間聯系更為緊密,更加方便了黨紀委以紀檢機關對監察委員會進行指導與監督,方便開展反腐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反腐工作的重要舉措。
(二)優化監督體系的結構
經過監察體制的改革后,我國的權利監督體制由原本的“一強一弱”變為了兩委的“雙強”,使得權利監督之中的短板得到了強化,使得主體結構更加完善。在原本的紀檢體系之中,由于紀委與行政機關地位平行,而監察機關僅僅只是行政機關之中的部門,兩委之間地位不對等,就出現了“一強一弱”的現象。行政監察機關原本的弱勢地位會導致其監察職能無法得到真正的實施,而且紀委也需要為其代行職能,就無法真正聚焦自己本身的職能。因此,兩委之間關系的平衡性使得權力監察體系變為“雙強”,二者都是權力監督體系的支柱,其主體結構更加優化與平衡。
(三)有效提升腐敗治理體系的效能
兩委合署辦公使得黨和國家之間的反腐機構組織界限被打破,不僅整合了分散的力量,還降低了二者之間進行溝通的成本投入,這對于提升我國腐敗治理體系的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未改革之前的監察體制之中,我國的反腐敗機構分別隸屬于幾個不同的組織,導致腐敗治理的力量太過分散,使得各個組織機構之間交流溝通的成本大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腐敗治理。通過兩委聯合辦公,實現了機構力量的整合,構建了一個統一的治理體系,解決了力量分散這一難題。另外,兩委聯合辦公更加方便了黨與國家的反腐工作在黨的領導下有效地進行,提升了效率。
(一)拓展兩委之間工作人員的融合途徑
在各個試點區域,兩委人員進行融合交流的方式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人員轉隸,一種是領導層之間相互兼職。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雖說這兩類方法具有一些各自的優勢,且具備過渡性質。但是這樣只是一種“物理”上的融合方式,并非“化學”的融合。為了實現兩者之間的“化學”融合,就需要拉近兩者工作人員之間的物理距離,同時需要解決他們思想上的束縛與顧慮,拉近兩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做到“化學”上的融合。
借助一些內部選擇和公開招聘的制度進行人才選拔,解除兩者之中轉隸人員的顧慮,以此來實現兩者之間的深度融合。利用內部選擇與公開招聘的制度可以為其各類事項作出明確詳細的規定,避免出現不符合個人意愿的問題。
另外,加深兩者之間的融合需要兩者之間的工作人員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為雙方的工作人員營造出一種分工但是又和諧統一的融洽氛圍,促進他們的融合。
(二)構建紀法銜接的多種有效機制
第一,可以構建出一種兩者之間前后銜接的紀法銜接模式,分別是紀檢在前,監察委員會在后和監察委員會在前,紀檢在后。前者主要體現的是紀委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案件線索的獲取,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先行行使調查的權力,在發現黨員以及干部有違法行為或者犯罪行為的證據之后,將案件進行分類,作出相應的黨紀處分之后再轉交到監察委員會,由其來完成后續的立案及調查等;后者主要是監察委員會獨立的進行前期的線索收集工作,在發現有違法違紀行為之后作出監察處理之后再將其移送紀檢機關,完成后續調查與處理工作。
第二,可以考慮成立一個針對領導干部的大案調查組,這是一種常見的方式,在調查之中,兩委可以同時進行流程的實施,充分發揮聯合辦公的優勢,整合反腐力量。案件初期的證據收集兩委應當共享,在共同進行決定是否立案,處理結果應當按照違法違紀進行分類處理。
(三)紀檢手段法治化
首先,需要明確“雙規”與“留置”適用的人員范圍。國家公職人員一般采取監察委員會的“留置”,非國家公職人員的黨員則采取紀委的“雙規”,規范兩者適用范圍。
其次,區分兩者措施分別適用的案件類型。針對一些涉及到公職人員的案件采取監察委員會的“留置”,涉及到黨員的違紀案件則采取紀委的“雙規”,依據違法違紀人員行為的性質進行案件的程度劃分。
兩委合署辦公這一制度體系的建立,可以實現黨紀國法之間更好的銜接,有利于構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高效統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監督體系,整合反腐力量資源,嚴懲腐敗,實現我國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肖培.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N].人民日報,2018-03-18(010).
[2]姬亞平,支菡箴.論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協調和銜接[J].河北法學,2018(1).
[3]呂永祥,王立峰.“紀委”與“監察委”合署辦公的現實問題與解決路徑———以政治系統論為分析視角[J].中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8(3).
[4]吳建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前瞻性思考[N].中國社會科報,2017-02-15.
[5]劉權.黨政機關合署辦公的反思與完善[J].行政法學研究,2018(5).
[6]王立峰,呂永祥.紀委與監察委員會合署辦公的理論內涵、現實意義與優化路徑[J].河南社會科學,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