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交通事故 痕跡鑒定 事故矛盾 調解措施
作者簡介:邵明磊,無錫高吉司法鑒定所,痕跡鑒定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
中圖分類號:D918.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226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的技術也越來越科學化、多樣化、先進化,從以往放大鏡、顯微鏡勘查鑒定為主的方式轉變為痕跡鑒定、微量物證法、法醫分析等綜合勘查鑒定方式。因此在當前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中,應注意靈活應用各種勘查鑒定方式,提升勘查鑒定的準確性[1]。
結合當前痕跡鑒定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對其中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展開分析,其主要表現在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的多個環節,如鑒定委托環節存在的陳述問題、現場痕跡勘驗準確性問題等,下面對這些問題做具體分析:
(一)道路交通事故鑒定委托問題
道路交通事故中鑒定委托問題是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中最基礎的一種問題形式,由于委托單位辦案人員在鑒定項目表述能力欠缺所引起。當其在向鑒定機構描述事故現場、涉案客體、當事人信息時,有時不能清楚高效的表達出鑒定需求,從而對事故案件勘驗造成阻礙,使得事故在處理時存在不當,進而增大事故矛盾[2]。委托方應當積極配合鑒定機構做好與案件溝通、勘驗、鑒定相關的工作,說明委托事項、用途、要求和案件情況,向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并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從事鑒定業務,應當由所在的鑒定機構統一接送委托。為了保證鑒定機構對鑒定人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防止鑒定人在鑒定活動中不認真履行鑒定義務,也防止個別鑒定人利用特殊的地位在鑒定活動中出現亂收費等問題,更好地保障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從而可能對事故矛盾調解造成重大的影響。
(二)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問題
道路交通事故中有些當事人為了個人目的、非法利益、心理矛盾等因素,向鑒定工作人員提供虛假信息材料、隱瞞或偽裝真實情況、提供不實材料,誤導鑒定工作人員思路,對鑒定意見或多或少的產生不良后果。委托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明示或暗示鑒定人、鑒定機構作出特定傾向性的鑒定意見。
(三)道路交通事故痕跡勘查問題
道路交通事故痕跡勘查是道路交通事故鑒定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當前的勘查工作中常常遺漏痕跡、提取固定痕跡不規范,影響到勘查的準確性,進而最終影響到道路交通事故鑒定結論,增大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當事人矛盾。此外,在痕跡勘查方法應用的過程中存在不全面現象,如:在車體痕跡、標識的識別上,對具體形成時間的判定仍有較大的欠缺,不能準確有效的判定出痕跡形成,因而對痕跡勘驗造成嚴重的影響[3]。
(四)道路交通事故鑒定意見問題
道路交通事故鑒定意見主要是鑒定委托方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事故雙方關注的焦點。在鑒定的過程中,鑒定人員過多的聽取了委托辦案人員的描述、輕信了當事人修飾過的事故過程,在未對事故現場、車輛行駛方向、碰撞痕跡等情況進行分析辯證的過程中,較容易陷入到主觀臆想之中,對事故現場的情況做出各種聯想和猜測,可能這些判斷中很多都缺乏事實證據。受工作人員主觀臆想問題影響,在進行事故鑒定意見分析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嚴重的勘查錯誤,使得事故者遭受不公待遇,增大事故矛盾。從當前事故痕跡鑒定意見來看,其中許多卻表現出評價性語言過多,評價性語言過于復雜的問題,使得事故雙方在理解上表現得較為困難,甚至出現理解錯誤的問題[4]。這也成為引起事故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也對雙方的時間和精力造成較大的影響。鑒定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并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
準確有效的對道路交通事故痕跡做出鑒定,是促進事故矛盾調解的重要基礎。因此當前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時,關鍵還需從改善事故痕跡鑒定準確性的角度入手,不斷優化和規范事故痕跡鑒定的過程。
(一)收集道路交通事故真實具體案情
工作人員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委托之后,首先向辦案單位了解交通事故現場、涉事車輛、事故當事人損傷、道路環境等情況,對事故車輛的刮痕、撞擊痕跡、分離痕跡、車輛行駛方向等做好鑒定思路,然后結合現場勘查發現的痕跡進行反復印證,同時做好全面的痕跡記錄和固定提取工作。
(二)規范道路交通事故痕跡勘驗
1.人體痕跡勘驗,在提取固定應當由法醫或者依據法醫意見進行,涉及女性活體痕跡提取固定的,應當由女性鑒定人員或者有女性工作人員在場進行,涉及未成年人活體檢查的,應當由監護人在場陪同。勘查、固定人體痕跡時,應當先從衣著痕跡進行記錄和拍照固定,并記錄痕跡的位置和特征,如缺損、刮擦、加層、減層痕跡以及附著物等特征[5]。涉及尸體體表勘查應當在事故發生后盡快進行及痕跡固定。冰凍尸體痕跡勘查時,應當解凍后再進行。
2.車體碰撞痕跡勘驗,要遵循痕跡形成的客觀規律,同時也要充分考慮事故參與者生理狀況,心理狀態、天氣情況、道路環境、車輛狀況的基礎上,利用運動學、力學等理論知識,對事故車輛以及與其接觸的物體可能的運動狀態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符合客觀實際的判斷。
3.微量物證勘驗,在進行事故現場或者車輛勘查時,尋找人體DNA、油漆、玻璃、橡膠塑料、等其它微量物證,發現不同的微量一定要使用相對應的固定提取方法,要詳細了解和分析事故案情,有針對性的勘查和尋找,在事故相關客體接觸部位和事故現場周圍仔細勘查。
交通事故矛盾調解人員為更好的服務于事故群體,調解因為事故產生的各種矛盾,首先應當在事故痕跡鑒定中做到客觀公正、有理有據,這是消除事故雙方矛盾的重要基礎。其次應當在事故調解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注意疏導事故者思想,穩定其情緒。為在事故痕跡鑒定中更加有效的調解事故矛盾,通常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事故調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通常情況下,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員受事故的影響,可能在情緒上會表現得較為激動。在事故痕跡鑒定結果出來之后,一旦現場事故調解人員在語言和行為上存在不當,都可能因此引發新的矛盾。因此在事故矛盾調解的過程中,對調解人員的語言行為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其嚴格遵照程序執行和開展。調解人員根據事故鑒定的準確結果,依據法律法規,做到責任認定公開、賠償項目公開、賠償標準公開、賠償計算公開,保證每項事故調解工作都公開進行,且擁有相應的制度和規定作為依據,獲取事故雙方的信賴,從而順利完成事故調解工作[6]。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參與事故鑒定、調解的人員應嚴格執行回避制度,與事故雙方存在較為親近關系者應做出回避,以免影響到調解的公平性,同時對事故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影響到調解的效果。
(二)事故調解穩定事故雙方情緒,疏導思想
在出現嚴重交通事故之后,事故雙方受情緒影響可能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如:肇事方人員可能出現怕、躲、推卸責任等行為,缺乏面對事故的勇氣;而受害方人員又較容易因此出現爭吵、武力報復等不良行為,以致矛盾出現升級。在此種情況下,對事故雙方矛盾進行調解時,堅持以事故痕跡鑒定結果為主,以客觀公正的角度對雙方做出評判,然后采取合適的方式來進行處理[7]。通常在實際處理中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第一,從感情上突破,調解人員應從感情上與事故雙方進行交談,對雙方人員做思想開導工作,穩定雙方的情緒;第二,面對面處理事故問題。當雙方在情緒上基本穩定之后,對他們當面講解相關的法律知識,使事故處理能夠依法進行,避免以情代法的情況發生;第三,引導雙方進行換位思考,使事故雙方都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避免出現故意刁難的情況,尋求雙方認可的處理方式,從而促進事故矛盾的化解;第四,引導事故雙方放棄面子思想。在實際事故矛盾處理的過程中,許多人往往因為面子上的問題,不愿意做出讓步,面對這種情況時,調解工作開展可利用一些中國優秀的傳統典故來進行開導,使得事故雙方能夠握手言和。
(三)事故調解堅持“以人為本”的事故調解原則
“以人為本”是交通事故調解應當堅持的基本原則,每次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會對事故雙方造成較大的困擾,既可能有身體上的,也可能有心理上的、經濟上的。在此種情況下開展事故矛盾調解時,調解人員應根據事故痕跡鑒定結果和各方的實際情況,然后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為各方擬定合適的調解方案,并分頭開展思想工作,努力促成事故矛盾的調解。“以人為本”應當是交通事故調解工作人員應當堅持的基本工作理念,只有在思想上具有這方面的意識,才會在實際工作中切實為事故雙方提供更為良好的服務,從而達到較好的矛盾化解效果。
綜上所述,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的有效調解,關鍵還需以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作為基礎,對當前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中存在的問題做出優化,提升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可靠性,從而對交通事故矛盾的調解提供支持。同時,事故調解人員在調解事故矛盾時,應注意到事故當事人可能存在的矛盾隱患,如:事故雙方的矛盾、事故雙方與調解人員的矛盾;事故車輛當事人與保險公司的矛盾等,在調解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講事實、講依據,保證調解公平公正公開,這樣才能有效保證道路交通事故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參考文獻:
[1]朱鵬.整體分離痕跡鑒定在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中的應用[J].法制博覽,2018(34):183.
[2]張勇.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常見問題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8(4):109-110.
[3]林寧,康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勘查與司法鑒定[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7.12
[4]傅蕾.公正處理交通事故 快速化解矛盾糾紛 公安部、中國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談交通事故快處快賠試點工作[J].汽車與安全,2016(2):71-72.
[5]胡旭東.交通事故處理機制的新探索——以象山縣為例[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5(4):106-108.
[6].探尋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規律 全力化解矛盾糾紛[J].人民調解,2012(9):13-15.
[7]梁振培.岑溪市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聯調超市”調出和諧交通[J].法制與經濟(上旬),201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