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狀貌詞的實質(zhì)與演進看漢語的分析性

2020-02-20 12:06:51張新華張和友
語言科學 2020年5期
關鍵詞:詞綴語義

張新華 張和友

1復旦大學中文系 上海 2004332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北京 100875

提要 論文建議把朱德熙(1982)所說“狀態(tài)形容詞”改稱“狀貌詞”,這種改稱無論從古今漢語聯(lián)系還是跨語言比較,都有充分根據(jù)。狀貌詞的語義特征是質(zhì)料性、混沌性、限定性、感嘆性。上古漢語狀貌范疇的典型語詞形式是重言,編碼理據(jù)是摹擬及語音象征,這具有高度的跨語言普遍性。總體看,從古至今,狀貌范疇的典型性有較大降低,表現(xiàn)在:重言詞改變?yōu)榀B加式、形成 -bb詞綴、AA功能蛻化,一些AA、AABB、ABB發(fā)展出構(gòu)形用例等。狀貌詞由綜合性向分析性的演進是控制這些發(fā)展的深層動因。

1 引言:狀貌詞的界定

本文所說“狀貌詞”即朱德熙(1982)“狀態(tài)形容詞”。趙元任(1968)、呂叔湘(1980/1999)稱“生動重疊”、“形容詞的生動形式”。學者對狀貌詞的分類差異很大,但多著眼于表層形式,實際上,一些表面相同的狀貌詞,構(gòu)造方式很不一致。根據(jù)結(jié)構(gòu)方式的不同,我們把狀貌詞概括為三大類及兩個附類。

1)疊加。 這是一種構(gòu)詞層面的操作框架,本文稱之為“詞框”,相當于一種派生詞綴:對基式的詞義造成重要改變,得到的是一個新詞。有三種形式:AA(紅紅、暗暗),AABB(形根:肥肥壯壯,名根:風風光光,動根:偷偷摸摸〔1〕)。大量ABB的BB未虛化,也屬疊加,如“慢吞吞、水汪汪”;有些ABB就是AABB的不完全疊加。為區(qū)別起見,本文用“重疊”專指構(gòu)形層面的重復。強抽象基式構(gòu)成的AA、AABB屬重疊,指量的增強,如“整整、認認真真”,二者都由疊加式演進形成。

2)詞綴。 典型的是虛化的Abb(小寫指詞綴,大寫指詞根,下同),如“傻乎乎、直巴巴”。其他如中綴“里”(糊里糊涂)、及后綴“酸不拉幾、黑不溜秋、稀了吧唧、黑咕隆咚”等,稱為Abcd。一些Abb可采取Abcd,如“美不滋滋、滑不卿溜”,表明二者相通。

3)單詞。 有兩種,一是現(xiàn)代漢語的BA(滾圓、肥嫩),往往可進入AABB、ABB詞框。二是來自古漢語的重言詞、聯(lián)綿詞(幽幽、恍惚、飄渺),及“然”類詞綴(黯然)等。

狀貌詞還有兩個附類:非典型詞框形式和擬態(tài)詞。前者如“又羞又騷、不慌不忙、不尷不尬、虎頭虎腦”,類推性不強。非典型詞框的存在,表明狀貌詞不完全處于詞的層面。擬態(tài)詞是擬聲詞的引申用法。擬聲詞與狀貌詞有著天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擬聲詞一旦失去原初的生活情景,就容易被解讀成發(fā)聲的動作方式,成為狀貌詞。古漢語有很多擬聲與擬態(tài)的并存現(xiàn)象,這從經(jīng)師注釋上就可看出:對同一詞語,不同學者或解為擬聲,或注作擬態(tài),如“營營青蠅”,《毛傳》解作“往來貌”,朱熹(1943)注“往來飛聲”。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很普遍,如:

(1) a. 屋里稀里嘩啦地響起來。 (2)a. 同學們都刷刷地寫個不停。

b. 那些宋軍被她打得稀里嘩啦,潰不成軍。 b. 燈刷地亮了。

a句“刷刷、稀里嘩啦”指聲音,b句“刷、稀里嘩啦”指狀貌。

朱德熙(1993:82)認為狀態(tài)形容詞“是由形容詞詞根派生出來的各種形式”,此規(guī)則在現(xiàn)代漢語中成立,卻不見于上古漢語:當時存在初始狀貌詞,但缺乏相應的性質(zhì)詞,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黍稷彧彧”(《詩經(jīng)》),“胸中正,則眸子瞭焉”(《孟子》),“九疑繽其并迎”(《離騷》)。上古漢語詞庫層面存在一套與(現(xiàn)代漢語)性質(zhì)詞相對應的狀貌詞系統(tǒng),而重言是其主要形式,其用法變遷構(gòu)成狀貌詞演進的樞紐。

總體上,現(xiàn)代漢語狀貌詞的生動性不及上古漢語,后者的編碼策略是直接描摹、綜合性、基于經(jīng)驗感受;而前者理性分析增強。分析性和形象性往往是對立的。

2 狀貌詞的語法意義

“狀態(tài)形容詞”的稱謂不能提示此類語詞的語法功能。在廣為接受的Vendler(1957)系統(tǒng)中,狀態(tài)(state)、動作(activity)、完結(jié)(accomplishment)、達成(achievement)構(gòu)成謂詞的情狀序列。其中狀態(tài)指know(知道)、love(愛)之類,“狀態(tài)形容詞”與之差距甚大。但在動態(tài)性、時間性上,二者存在相同之處:都是弱動態(tài)性、弱時間性,是一種介于階段謂詞與個體謂詞間的語法范疇,因此可把“狀貌”與“狀態(tài)”歸為同一上位范疇。

2.1 狀貌詞的跨語言普遍性

本文認為,古漢語重言詞及現(xiàn)代漢語狀態(tài)形容詞的語法功能可概括為“狀貌”。漢代以來,學者對《詩經(jīng)》狀貌詞常用“-貌、-狀、-姿”釋義,這一釋義范式抓住了此類詞的本質(zhì),如“肅肅”,《毛傳》:“疾貌”;“窈糾”,《毛傳》:“舒之姿也”;“倩”,《孔穎達疏》:“巧笑之狀”。在現(xiàn)代漢語,各種詞典對狀貌詞的釋義也多采用“形容某某”或“某某的樣子”的體例:

(3)病病歪歪:形容病體衰弱無力的樣子。(《現(xiàn)代漢語詞典》)

(4) 藍晶晶:形容藍得發(fā)亮。(《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

(5) 熱騰騰:熱而有蒸汽的樣子。(《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

從認知特點看,狀貌范疇與語言系統(tǒng)中其他各種語法范疇整體形成對立:前者的認知載體是感性認識,后者是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即視、聽、味、觸等物理感知行為,狀貌詞所指內(nèi)容即訴諸這種認識。語言習得上,對狀貌詞只有實際經(jīng)歷過其場景,才能真切識解,如現(xiàn)代人很難真切體驗“喓喓草蟲,趯趯阜螽”的意蘊。跨語言看,狀貌詞也很難翻譯,日語bitya指“一個帶水的物體撞擊一個平面,水飛濺出去”,我們?nèi)菀桌斫膺@些分析性的描述,但仍然難以對bitya本身獲得真切的語感。

狀貌詞廣泛存在于藏緬、日、韓、班圖及非洲的大量語言中。王輔世等(1983)對苗語、李樹蘭(1985)對錫伯語用“狀詞”;歐陽覺亞等(1984)對京語用“聲貌詞”。孫天心和石丹羅(2004)研究嘉戎語時把ideophone譯為“狀貌詞”。例(6)是錫伯語的例子,形式與語義都與漢語狀貌詞非常相像。

那 女人 頭 亂蓬蓬 (李樹蘭1985:21)

那個女人頭發(fā)亂蓬蓬的。

國外學者對狀貌詞的稱謂主要有三個:ideophone、expressive、mimetic,最近多用ideophone。Dingemanse(2018)認為狀貌詞的表意機制是描摹(Depiction),區(qū)別于普通謂詞的描述(Description)。Kita(1997)認為狀貌詞與普通謂詞的區(qū)別是:前者屬“情緒-印象”(affecto-imagistic)維度,后者屬分析(analytic)維度。國外對狀貌詞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涵括音義象征、句法行為、外部組合能力、表達功能等。

1) 音義象征。一些語音有很大的跨語言普遍性,如[k]指撞擊、短暫,[l]指流動、延續(xù);如英語glow、plump、splatter等,漢語嵌[l]詞如嗤棱、窟窿、囫圇等。在特定語言中,狀貌詞所用語音往往有很高的標記性。漢語也是如此,Kennedy(1959)發(fā)現(xiàn),《詩經(jīng)》重言詞的單音節(jié)多不常用,常用的音節(jié)卻不大用于重言。重復作為狀貌的語言手段,具有普遍性。狀貌詞與手勢有緊密聯(lián)系,Moshi(1993)認為狀貌詞即語詞手勢(verbal gestures),Diffloth(1972)稱為手勢-形象(gesture-images)。這些特征反映了狀貌詞在語言系統(tǒng)中處于原始性的地位。

2) 句法行為。在形態(tài)發(fā)達的語言中,狀貌詞卻往往缺乏形態(tài)變化,這同樣表明其范疇地位的獨特性、原始性。狀貌詞一般可獨立成句,因為它自身即指一個完整的事態(tài)。不同語言狀貌詞的句法功能有較大差異,日語中的狀貌詞可做謂語、定語、狀語,上納卡薩托托納克語(Upper Necaxa Totonac)的狀貌詞則僅限做狀語(Beck 2008),Doke(1935)認為班圖語的狀貌詞很接近副詞。可充當?shù)某煞侄?,表明狀貌詞遠離原初性,成為成熟語詞。

3) 外部組合能力。狀貌詞往往需引導詞才能與相關成分組合,常見的引導詞有言說動詞如say、做類輕動詞do、指“像”(like)的動詞以及代詞等(Güldemann 2008)。漢語狀貌詞往往需要“的、地”的支持,也體現(xiàn)了對引導詞的需求。

4) 表達功能。狀貌詞往往構(gòu)成小句中的焦點信息(Childs 2003),有正極性(Kita 1997)、敘實性(Tolskaya 2011),狀貌詞常帶示證標記。這都表明它描寫的是第一手經(jīng)驗材料。

前述文獻都是直接以狀貌詞為研究對象而得到的結(jié)論,而在形態(tài)學(Morphology)的一般研究中,學者提到的下面兩個概念也都涉及狀貌詞的表達性及音義象征性:評價性語素(evaluative morphology)、表達性派生(expressive derivation)。二者屬主觀范疇,語義根據(jù)是對具體形象的描摹。(1)感謝匿審專家提示我們注意這一點。編碼手段上則往往采取音義象征的形式。Scalise(1984)認為,評價詞綴應視為區(qū)別于屈折和派生的一種獨立的語素;Hippisley(1996)指出,俄語的表達性詞綴兼有派生和屈折的特征。Barbaresi(2015:40)發(fā)現(xiàn)在不少歐洲語言中,重疊形式是表評價的手段之一,而重疊形式總是指向狀貌義的,如英語lizzy-wizzy、teensy-weensy。Auer(1989)、Dressier 和 Barbaresi(1994)、Gregová(2011)都指出,評價義在語音形式上具有臨摹性。以上研究成果都顯示了狀貌與主觀這兩種范疇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這種主觀性的根據(jù)則是話主范疇所包含的價值內(nèi)涵(參看張新華2007)。

國外學者對狀貌詞鮮有語義特征的分析,這方面漢語學者做了深入探討,主要涉及:臨時性/可變性(朱德熙 1956;沈家煊 1997)、程度與量級(俞敏 1957;張國憲 2006)、主觀性/評議性(朱德熙 1956;劉丹青 1986;董秀芳 2016a,b)、形象性(劉丹青 1986)、有界性(沈家煊 1997;張國憲 2006)、事件性(李勁榮和陸丙甫 2016)。 臨時性/可變性是一部分狀貌詞的重要內(nèi)涵,但并非定義特征,一些典型狀貌詞,如“孩子胖墩墩”很難說是臨時性的。形象性是整體概括,而非語義特征。有界性的刻畫概括面偏高,不能指出狀貌詞自身的內(nèi)涵。事件性強調(diào)的是場景的階段性,這應視為狀貌詞的伴隨特征,并非其自身的功能所在。主觀性/評議性的分析有合理之處,但失之籠統(tǒng)。董秀芳(2016a,b)認為“漢語派生結(jié)構(gòu)的類型以表達性派生為主”,其中談到了呂叔湘(1980)所述形容詞的生動形式(即狀貌詞)。董文認為,“所謂生動化,其實是包括程度加深以及表達喜愛或厭惡等功能”。我們基本認同這個觀點,不過認為,“喜愛或厭惡”屬于狀貌詞所反映的表層情感內(nèi)涵,從更概括的范疇層面看,這種情感內(nèi)涵還體現(xiàn)為語力層面的感嘆性、成句性。對狀貌詞量級大、程度高之類的概括最為普遍,也最具吸引力,但存在較大缺陷。比如,狀貌后綴“-絲絲、-酥酥”就專指程度低,如“涼絲絲、麻酥酥”。一些狀貌詞貌似指大量,實際上是混沌性帶來的副產(chǎn)品,并非自身內(nèi)涵所在,“亂紛紛”指大量的物質(zhì)碎片,這是混沌性的表現(xiàn),大量是派生性的。王力(1943)明確指出,“‘熱騰騰’并不等于‘很熱’,而是把熱的情景繪畫出來”。另一方面,典型指性質(zhì)詞量特征的是程度副詞,該組合卻并無狀貌功能,如“很/最/極貴”。性質(zhì)詞自身是抽象的,程度詞量化和狀貌詞綴都可使其具體化、現(xiàn)實化,這是兩種不同維度的語法操作,兩者有相關性,但本質(zhì)不同。

2.2 狀貌詞的基本語義特征

2.2.1質(zhì)料性

特定謂詞刻畫特定事物的存在情形,謂詞的語義特征決定于其論元的具體物質(zhì)特征。狀貌詞所述事物為質(zhì)料,這是它與其他謂詞分別的根本所在,如“圓、紅”僅指物質(zhì)所形成的抽象外形、顏色,“圓潤、紅潤”則滲透著物質(zhì)內(nèi)部的豐富肉質(zhì)及向外散發(fā)的無限氣暈。一般說來,所指物理質(zhì)料性越強,作為狀貌詞的典型性就越強。一些詞典釋義即提示了該原理,如“茫茫,沒有邊際看不清楚(多形容水)”,“紅撲撲,形容臉色紅”(《現(xiàn)漢》)。質(zhì)料的特征是[+強彌散性]、[+弱實體性],所以狀貌范疇在事態(tài)特征上總是表現(xiàn)為朦朧、紛亂、交疊。質(zhì)料的具體形式涵括:氣、水、光、味、聲、肉、情緒,都屬典型的不可數(shù)名詞。另外還包括空無,空無雖沒物質(zhì),但狀貌詞還是強調(diào)質(zhì)感,與真空不同。例如:

(7) a. 空無:幽幽 深深 寥落 黑洞洞 窮光光 冷清清 孤零零 赤裸裸 空空曠曠

b. 氣:騰騰 濛濛 飄飄 乎乎 喘吁吁 氣沖沖 喜洋洋 醉醺醺 轟轟烈烈

c. 光:皎皎 朗朗 金燦燦 白晃晃 亮堂堂 綠瑩瑩 恍恍惚惚 朦朦朧朧

d. 聲:瑟瑟 颯颯 繚繞 鬧嚷嚷 亂哄哄 靜悄悄 清清靜靜

e. 味:勃勃 香噴噴 火辣辣 酸溜溜 麻酥酥 甜甜蜜蜜

f. 水:涔涔 淅淅 浩浩 津津 霧蒙蒙 濕漉漉 血乎乎 油脂麻花

g. 毛發(fā)(無數(shù)線條):茸茸 絨絨 亂蓬蓬 扎煞煞 襤襤縷縷 絮絮叨叨

h. 沙土(無數(shù)碎片):紛紛 簌簌 霏霏 薄松松 花里胡哨 斑斑駁駁 沸沸揚揚

i. 肉質(zhì):沉沉 蔥郁 墩實 筆直 肉滾滾 鮮潤潤 顫悠悠 滿登登 郁郁蒼蒼

j. 情緒/神態(tài):怯生生 楞柯柯 樂悠悠 瘋顛顛 羞羞答答 慌慌張張 不緊不慢

上述質(zhì)料可進一步概括為兩大類:“肉質(zhì)”是一類,其他為一類,統(tǒng)稱“氣韻”。“肉質(zhì)”和“氣韻”都指混沌連續(xù)的物質(zhì),與清晰離散的個體相對?!扒榫w/神態(tài)”是肉質(zhì)和氣韻的加和,如“懶洋洋、嬌滴滴、悲切切”首先體現(xiàn)為肉質(zhì)上的物理狀貌,其次暗示向外蒸騰的氣息。

在ABB式狀貌詞中,少數(shù)A是名詞,一般屬上面的質(zhì)料,如“水瑩瑩、汗津津、毛楂楂、氣乎乎、意切切、霧茫茫、光閃閃、火辣辣、面團團、肉嘟嘟”;早期漢語中出現(xiàn)的“花灼灼、石嶙嶙”之類只是主謂詞組,而未詞匯化?!把郯桶?睜睜”似乎屬例外,其實它強調(diào)的是目光的意蘊,仍是質(zhì)料性的,從“口巴巴”被淘汰就能明白這一點。學者多把“鐵錚錚、虎彪彪”視為名詞,其實它們形容詞化了,比較“鐵錚錚-鐵鐵的、虎彪彪-虎虎的”,一般名詞就無此用法。

古漢語不同時期都有很多狀貌詞綴,如“-悠悠、-漫漫、-浸浸、-滴滴、-溜溜、-絲絲、-騰騰”等,都具有典型氣韻性。一些詞綴可用于多種質(zhì)料,顯示狀貌詞綴的多重語義功能。以“-乎乎”為例,例(8)呈現(xiàn)其在多種質(zhì)料上的功能相通性。另外,同一性質(zhì)由于所施用的質(zhì)料不同,就表現(xiàn)為不同的狀貌,如例(9)。

(8) a. 氣:喘乎乎 b. 水:粘乎乎 c. 味:酸乎乎 d. 色:白乎乎

e. 光:明乎乎 f. 情緒:臊乎乎 g. 毛:絨乎乎 h. 肉:腥乎乎

(9) 水:綠油油 絲:綠依依 土:綠魏巍 肉:綠萋萋

從更高層面看,上述例(7)中所列的十種狀貌詞,可概括為下面三大類:

(10) 體狀:矮胖 筆挺 滾圓 稀溜溜 厚墩墩 滿登登 密麻麻 粗粗壯壯 空空蕩蕩

貌色:漆黑 嶄新 粉撲撲 醉醺醺 嬌滴滴 傻呵呵 文縐縐 白白凈凈 精精神神

觸感:陰涼 酸疼 甜蜜蜜 硬邦邦 熱辣辣 暖融融 空落落 清清爽爽 粗粗糙糙

體狀指由事物全部物理質(zhì)料堆積而形成的樣態(tài),貌色則撇開物質(zhì)堆積,指事物在意識中的映像,觸感編碼事物對感知者的及物關系。體狀、貌色基于視覺,可加“顯得”,觸感用“覺得”;“顯得”、“覺得”都屬系動詞。這表明狀貌詞在大類上確實可與形容詞歸在一起。

質(zhì)料性所帶來的語法后果是:狀貌詞與所述事物有很強的個體選擇關系,組合面不大,即特定狀貌詞僅限于描摹特定事物質(zhì)料的呈現(xiàn)方式。極端形式如“四牡騑騑”,毛傳:“馬行不止之貌”;“骍骍角弓”,《詩經(jīng)集傳》:“弓調(diào)和貌”;“禾役穟穟”,《詩經(jīng)集傳》:“苗美好之貌也”?!膀W、骍、穟”本是名詞,在遠古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事物,以其典型形象而被感知,后來就衍生出狀貌用法。狀貌詞組合對象的擴大是由感知上的遷移、通感引起的,如“骍”顯然本用于形容詞馬(《玉篇》:“馬赤黃”),后用于弓。

2.2.2混沌性

性質(zhì)詞抽象性強,在量上的體現(xiàn)是模糊性;狀貌詞具象性強,在量上的體現(xiàn)是混沌性、駁雜性:事物內(nèi)部分化為無限多的物質(zhì)片段,卻又無法準確離析。在混沌態(tài)中,外部整體與內(nèi)部片段之間是直接滲透的,體現(xiàn)為“部分-整體”通貫,即同時做逐點掃描與整體掃描。性質(zhì)詞“直、香”雖也指要素匯總形成的貌象,但畢竟是抽象性的,狀貌詞“直溜、噴香”則聚焦內(nèi)部無數(shù)質(zhì)素對整體的通貫。古代學者對狀貌詞常用“盛貌”注釋,雖沒能揭示其具體內(nèi)涵,卻體現(xiàn)其部分-整體通貫的語義特點,如“ 赫赫南仲”,《毛傳》:“盛貌”,《疊雅》(史夢蘭 2015)對“堂堂、漉漉、英英”等70多個疊音詞都釋為“盛也”。在上古漢語,一組聯(lián)綿詞以同樣的混沌方式而用于相近的質(zhì)料,就很容易形成同源關系,如“蔽芾、觱沸、觱發(fā)”(均見《詩經(jīng)》)指草木之盛、泉涌之盛、風烈之貌(朱廣祁 1985:115)。

體狀、貌色兩類狀貌詞可與“一片/團/派”組合,是其混沌性的形態(tài)標志。觸感類狀貌詞一般可用“一絲”,但不如“片、團、派”自由。這些數(shù)量詞結(jié)構(gòu)都有摹狀性、區(qū)域性、混沌性,并與狀貌詞語義一致。

(11) 一片/團通紅 一片/團黑沉沉 一片/團郁郁蔥蔥

(12) 漆黑一片/團 白茫茫一片/團 眼中漠然一片/團

(13) 一派從容/優(yōu)閑 一派荒蕪/蓊蓊郁郁 大廳一派莊嚴、肅穆

(14) 一絲陰涼/甜蜜蜜/熱辣辣/空落落

一些指顏色的性質(zhì)詞前加“一片”也會狀貌化,如“眼前一片白”。缺乏外顯形象的詞語就不接受上述數(shù)量詞,如*“一派公公平平/仔仔細細”。

狀貌詞的[混沌]是靜態(tài)性、空間性的。需注意,動作動詞也有一種混沌態(tài),如“洶涌、招展、飄蕩”指無數(shù)要素的動蕩,而又無法準確離析(詳看張新華2020)。呂叔湘(1980/1999)生動形式表中,有不少動詞構(gòu)成的AABB,如“打打鬧鬧、拉拉扯扯、敲敲打打”,動態(tài)性還很顯著,屬混沌動作動詞,而非狀貌詞。比較:“那長袍飄飄蕩蕩”指當下動態(tài)事件,屬動詞的重疊用法;“老李一生飄飄蕩蕩”則失去動態(tài)性,就成為狀貌詞。ABB有所不同,雖然不少ABB動態(tài)性很強,但人們通常對這種動態(tài)性很不敏感,而是將其模糊為靜態(tài),就狀貌化了,如“光閃閃、笑呵呵、氣吁吁”。這表明詞框ABB比AABB指狀貌的功能更強。名詞、量詞可用AABB、ABB模式構(gòu)成狀貌詞,其機理也在于此:把本來清晰的物質(zhì)片段,模糊化為無限大量的混沌態(tài),如“坑坑洼洼、密麻麻、赤條條”。

狀貌詞的語音相似性已成共識,但多限于從語音本身觀察;其實狀貌詞還存在更高層面的象征,即重疊形式本身:用語音的重疊、復沓,象征狀貌要素的無限交織。這個原理體現(xiàn)在兩種語言現(xiàn)象。一是,較之語素義清晰的現(xiàn)代漢語狀貌詞,那些語素義含糊的古漢語重言,指狀貌的典型性更強,如“凄凄、婀娜、剔留禿魯”指狀貌的典型性高于“清涼、柔美、圓轉(zhuǎn)”:前者詞義中包含著事物存在的無限氣韻,是象征性、混沌式的,后者則寡淡得多,是離析式的。二是,擬聲詞在體貌詞組中的功能特征。體貌上,無論獨立成句還是作狀語,單音擬聲詞A都指一個瞬時性、已完成的動作,不是持續(xù)體,如例(15)a。而狀語AA就既可指客觀的兩下動作,這時指完成體,如例(15)b 的默認讀法是動作只進行客觀的兩下就完成了,其中“當當”之后可加上“兩下”;也可指動作的無限重復,這時指持續(xù)體,即把無數(shù)動作片段匯聚為狀態(tài),如例(15)c。形式上只用兩個音節(jié),語義上卻指無限重復,這是一種高效的象征。這種修飾關系還成語化,如“喋喋不休、裊裊不絕”,指動作的無限性。

(15) a. 當,他敲了一下門。

b. 他當當(兩下)敲開了門。

c. 他(一直)當當?shù)?一直)敲著門。

ABB、Abcd擬聲詞狀語也是既可用于完成體,如例(16),也可用于延續(xù)體,如例(17),但所指動作過程比AA復雜,時間也長。

(16) a. 那鵝忒楞楞就飛去了。 (17) a. 大漢手里忒楞楞地轉(zhuǎn)著兩粒鐵彈子。

b. 一群人噼里啪啦沖到天臺。 b. 魚兒噼里啪啦地在包圍圈里蹦跳。

不同于AA狀語,即便是完成體,ABB、Abcd所指動作也仍是復數(shù)性的,默認讀法是包含一個復雜的內(nèi)部進程,并非客觀的三下或四下。這表明該形式的象征性更強。

[混沌]與[質(zhì)料]是一體兩面的關系:以質(zhì)料方式存在的事態(tài)必是混沌的,混沌也只有通過質(zhì)料體現(xiàn)出來。從物理學看,典型的混沌態(tài)是氣、水,它們總是需要在宏觀層面加以把握,該宏觀狀態(tài)一定由無數(shù)微粒所構(gòu)成,但又不可準確離析。

2.2.3限定性、感嘆性

質(zhì)料、混沌是狀貌范疇的構(gòu)成性語義特征,限定性和感嘆性則是狀貌范疇在主句層面的表現(xiàn)。謂詞限定性的實質(zhì)是所述事態(tài)相對于認知主體所處時空域進行定位,即現(xiàn)實存在性。一般謂詞在詞匯層面是抽象性的,構(gòu)成小句時要通過時、體、情態(tài)等成分操作為具體事態(tài),狀貌詞則直接編碼感知主體所面對的一個特殊情景,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指示性(deixis),而無需時、體成分的支持。古漢語狀貌詞常直接構(gòu)成主句,AABB還常單獨構(gòu)成一個分句,這足以證明狀貌詞的限定性特征。例(18)中的“穆穆皇皇”直接獨立成句,例(19)中的“井井”則是對對象的直接描述,兩者所描狀的都是感知主體所面對的具體場景。

(18) 干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詩經(jīng)·假樂》)

(19) 仍乞罷詩賦,專經(jīng)學論策,條目井井。(《朱子語類》)

現(xiàn)代漢語狀貌詞在典型性上形成較大分化,在限定性的表現(xiàn)也相應有別。狀貌性最強的是BA及來自古漢語的重言詞,最弱的是后來形成的疊加式AA,ABB與AABB居中。句法上,BA可獨立構(gòu)成謂語,AA則需語氣詞“的”的支持:“地板锃亮”“地板亮亮的/*地板亮亮”。ABB與AABB對“的”的要求是非強制性的:“屋里亮堂堂/亮亮堂堂(的)”。

狀貌小句的限定性雖然往往并不通過時體成分來確定,卻常通過感知動詞加以提示。動因是:狀貌范疇內(nèi)在訴諸感知行為;而感知動詞提示了感知主體的存在,這樣,通過聯(lián)系感知動詞,狀貌小句也就實現(xiàn)了向主體定位,即獲得限定性。語義上,狀貌小句都是感知動詞的內(nèi)容賓語,強烈提示“你看、只見、只聽、只覺”之類的高位感知動詞,后者并往往要顯性編碼。將例(20)中的“你看”和例(21)中的“只見”刪除,小句的狀貌義仍然存在,但缺乏指示定位的完備感。

(20)你看這一大片麥子,齊刷刷,沉甸甸。

(21) 在農(nóng)業(yè)園區(qū),只見碧綠青壯的花椒樹上綴滿油潤飽滿的花椒。

上述感知動詞并不限于用在狀貌句,也可用于其他指具體事件的小句,但在后者并非必需,所以使用時就有強調(diào)義,而前者是內(nèi)在帶有的,所以反而并無強調(diào)義。

(22) a. 我來到了這個工廠,只見各車間冷冷清清,半成品車間空蕩蕩的。

b. 我來到了這個工廠,各車間冷冷清清,*只見半成品車間空蕩蕩的。

(23) 九平時,(只見)葉誠突施殺手,(只見)一記追身球從新鵬身邊擦過。

例(22)是狀貌句,兩個小句都強烈提示“只見”,用于前一小句,可管轄后小句,所以a句成立,整個句子也不表強調(diào);只用于后小句,就無法管轄前小句,所以b句不成立。例(23)是普通事件句,“只見”可自由用于兩個小句之前,使相應的小句得以強調(diào)。

“感嘆性”指狀貌詞內(nèi)在帶有情緒、贊嘆的主觀內(nèi)涵,強烈表現(xiàn)了外界事物與感知者主客交融的特征。狀貌詞所述事物都是主體生活中的東西,與之存在顯著的利害關系,形成價值態(tài)度。列維-布留爾(2009)提出原始思維有“互滲律”的特征,狀貌詞是語言系統(tǒng)中的遠古留存,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這在古漢語狀貌詞尤為顯著。如“穆”,《說文》:“禾也”,由于人們喜愛、敬畏禾,這種情感就凝固在“穆穆”的狀貌里。《詩經(jīng)》重言詞很少純客觀描寫,“楊柳依依、維葉萋萋”只是普通主謂小句,卻明顯帶有積極情感。

狀貌短語內(nèi)在帶有語力和存在義,并且,這兩個要素具有“擴散效應”,即,短語內(nèi)部狀貌成分所帶的語力和存在義可向上擴散,使整個小句帶有限定和感嘆的特征。在用狀貌詞的小句,狀貌是整個小句所述事態(tài)的語義支點。如,“碧綠的草地看起來清涼誘人?!薄氨叹G”不單指“草地”的顏色,還暗示感知主體當時就處于該場景?!斑\動衫褲空蕩蕩地掛在身上?!薄翱帐幨帯碧崾拘【涫聭B(tài)是當下現(xiàn)實存在的。

做定語時,狀貌詞總是授予中心語限定的特征,這與性質(zhì)形容詞形成對比。“白茫茫的雪、熱騰騰的水”表定指,而“白雪、熱水”是類指。限定名詞的實質(zhì)也是現(xiàn)實性:所指事物實際存在于當下言語情景中。限定名詞也可接受狀貌定語,這構(gòu)成同位語性質(zhì)的非限制(non-restrictive)關系小句:“胖墩墩的張宇”;性質(zhì)詞則無此功能:“*胖的張宇”。

3 狀貌詞由綜合性向分析性的演進

縱觀漢語史,狀貌范疇的編碼方式發(fā)生了一個大轉(zhuǎn)換。這方面的語言現(xiàn)象紛繁復雜,但可概括為兩方面:一是上古漢語重言詞整體功能退化,不過并未完全消失,而是選擇四個出路:進入成語、演進為普通謂詞、構(gòu)詞語素化、派生詞綴化;詞綴化導致Abb形成。二是由重言詞而改為普通實詞構(gòu)成AA、AABB,并副詞化;該過程背后的語法性質(zhì)改變是:重言AA是語音重復,實詞進入AA、AABB就發(fā)展為構(gòu)詞疊加,并進一步演進為構(gòu)形重疊。要之,重言是上古漢語狀貌范疇的最典型形式,其功能發(fā)展也構(gòu)成狀貌范疇演進的根本線索。這個演進過程造成:狀貌范疇的綜合性降低,分析性增強。

3.1 AA重言詞的演進

重言的編碼策略是描摹,即“擬”,包括擬聲、擬態(tài),這是語言系統(tǒng)的起源之一。形式上,重言詞是純粹的語音重復,內(nèi)部不存在任何語法操作,其中單字一般都可以獨用,表義與重言式無別,重復的功能體現(xiàn)為語用加重(朱廣祁1985;石鋟2010等)。隨著語言系統(tǒng)的發(fā)展,重言逐漸退出舞臺,基本時間線索是:重言詞在先秦極為發(fā)達,《詩經(jīng)》《楚辭》是其代表。兩漢魏晉仍產(chǎn)生不少新重言詞,如“晞白日兮皎皎(王褒詩)、徨徨所欲(曹操詩)、童童苦樹(白居易詩)”。唐代則不但很少產(chǎn)生新詞,前代諸多重言詞也被淘汰。唐代也恰恰是近代漢語的開始,而狀貌詞由綜合性向分析性的演進與之正好平行,這不是偶然。

重言后來大量演進為普通語詞,即狀貌義喪失、“去擬態(tài)化”(Marivate 1982;Mfusi 1989等),這是語言系統(tǒng)普通語詞的一個重要來源,具有跨語言的普遍性。以古漢語使用頻率極高的“悠悠”為例。它在《詩經(jīng)》時代很活躍,如“悠悠昊天、悠悠南行”,漢語史上,這一直是“悠悠”最主要的用法。另一方面,單字“悠”也與其他語素組成“悠遠、悠長、悠揚”等狀貌詞。宋代,“悠”形成普通謂詞的用法,到清代,這種用法成熟下來。例如:

(24) 滿眼新晴,歌聲妝影,悠蕩碧云心。(《宋·趙子發(fā)詞》)

(25) 用力一晃悠,只聽噗咚一聲響。(《三俠劍》)

(26) 樹上之人便攥住樹杪,將身悠起。(《七俠五義》)

(27) 說是這等說,二叔,你老也得悠著來呀!(《兒女英雄傳》)

前兩句“悠蕩、晃悠”是以雙音節(jié)形式發(fā)展為普通及物動詞,“悠”的性質(zhì)是構(gòu)詞語素;后兩句則是“悠”單獨演進為動詞。語義特征上,狀貌詞“悠悠”是混沌性、靜態(tài)性的,不能帶賓語,不接受體貌成分,時間特征模糊;動詞“悠蕩、悠”是分析性的,完全喪失狀貌義,可帶賓語、體貌成分,時間特征清晰。

AA由語音重復(即重言)整體性地改變?yōu)闃?gòu)詞疊加的演化發(fā)生在唐宋。其標志是越來越多的性質(zhì)詞進入AA框,如“急急、連連、厚厚、短短、遠遠、滿滿、輕輕”等。即AA這個語音框本來就有,但后來人們不用于構(gòu)造重言詞,而是用普通實詞填充。實詞通過AA疊加而指狀貌,其操作指向是詞根自身的詞匯義。疊加對詞根的處理是混沌式的,“黑黑(的)”并非簡單對基式“黑”本身加以強調(diào),而是指無限黑的要素匯聚形成的整體形象;相較之下,典型構(gòu)形的動詞重疊“走走”就是明確表示“走”本身的一次執(zhí)行。

性質(zhì)詞的內(nèi)涵包括屬性和程度兩方面,屬性與狀貌具有關聯(lián)性,性質(zhì)詞AA疊加式所激活的主要是基式所關聯(lián)的狀貌內(nèi)涵,其次才是程度量的特征,而且是一種很弱的特征。因此這種AA容易接受“有點、這么”之類不典型量化成分的修飾,卻難接受典型量化成分“非常、太”的修飾,更難進入比較句。AA狀貌義顯著、程度義弱也表現(xiàn)在對外關系上:可與另一個同樣是疊加的AA或重言,臨時組合在一起,指一種更加渾雜的狀貌,次序自由,如“紅紅綠綠、蔥蔥綠綠”。

但與重言相比,疊加式AA由于存在一個清晰的基式,詞框內(nèi)部形成明確的語法操作關系,這就表現(xiàn)為分析性,而分析性提高的后果必然是狀貌典型性降低:疊加式要比重言詞狀貌義弱得多,如“高高”的意韻性不如“巍巍”。

在觀察AA的功能演變時,要把狀語與謂、定、補區(qū)別開:前者會導致狀貌詞虛化,后三者不會。只要狀貌詞常規(guī)作狀語,就會副詞化。這有兩種情形:一是重言詞的述謂能力降低而直接副詞化,但語義并不改變,也未分析化,這是情狀副詞,有成語性,如“綽綽有余、冉冉升起”,此處不討論。二是發(fā)生分析化的演進,語義上也發(fā)生根本改變:由指事物的樣貌,轉(zhuǎn)而指動作進行的時間、空間、規(guī)模、程度等,量的特征顯著。這里又有兩種情況:一是早期的重言直接副詞化,二是后來的疊加式AA副詞化;后者的分析化、形態(tài)化程度更高。下面各取一例加以觀察。前者如“悄悄、草草、忽忽、累累、泛泛”。以“忽忽”為例,它本指模糊不清,與“茫茫、渺渺”同義。作為重言詞,雙音“忽忽”與單音“忽”功能無大分別:

(28) 忽忽乎如將不得,渺渺乎如窮無極。(《管子》)

(29)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國殤》)

“忽忽”由指物理狀貌的模糊,如例(30),轉(zhuǎn)而指意識狀態(tài)的模糊,如例(31):

(30) 眇眇忽忽,若神之仿佛。(《子虛賦》)

(31) 心眇眇以忽忽。(《神女賦》)

后來,“忽忽”常用于句首,指與人生相關的時間,主觀體驗性明顯,即無意識之中,一件事即告完成。這就有副詞化的跡象,但尚不成熟,例如:

(32) 日晴桑葉綠宛宛,春蠶忽忽都成繭。(《黃庭堅詞》)

(33) 忽忽過了殘歲, 又是建文二十年春王正月。(《清·女仙外史》)

進一步地,“忽忽”常用在主語后謂語動詞前,指普通動作進行的快速。這就成為時間副詞。例如:

(34) 正待回身,陶守儀已忽忽跑了出來,把周敦五拉住。(《江湖奇?zhèn)b傳》)

(35) 且孝服未除,忽穿色衣,忽忽歸去,與父母商量。(《娛目醒心編》)

例(35)前句用單字“忽”指突發(fā),后句用“忽忽”指匆忙,表明二者形成分工,都存在于當時語法系統(tǒng)中。重言詞“忽忽”是混沌性的;作為情狀副詞,指清晰的動作進程,則是分析性的。這種分析性源自所飾動作的分析性,所謂語境吸收:“忽忽”常修飾具有清晰時間進程的動作動詞,逐漸就把該進程義吸納為自身的詞義內(nèi)涵。

疊加式AA的副詞化往往導致更強的分析化、形態(tài)化演進。這種狀貌詞有“白白、大大、死死、明明”等,下面以“遠”為例做一闡釋。單字“遠”出現(xiàn)甚早,甲骨文、《詩經(jīng)》已很常用,但疊加式“遠遠”直到唐宋才大量使用,且一出現(xiàn)就以作狀語為常,例如(36),其次是定語和謂語,如例(37)、(38):

(36) 依依向余照,遠遠隔芳塵。(《李商隱·離席》)

(37)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xiāng)。(《白居易·夜雨》)

(38) 桃溪近,幽香遠遠。(《黃裳·宴瓊林》)

上述“遠遠”是狀貌詞,構(gòu)詞疊加,強綜合性,不指程度增強,而指一種富有氣韻的物理距離。表現(xiàn)在:一是所述事物、動作是具體性的,二是感知主體對所述事物、動作有很強的現(xiàn)場性。例(38)前句用單字“近”,是客觀陳述,后句用“遠遠”,指對幽香內(nèi)涵的豐富體驗。

歷史上,“遠遠”長期保持狀貌詞功能,直到現(xiàn)代漢語才副詞化,并在語法意義上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由指物理距離大變?yōu)橹讣兞康牟罹啻?,物理位置、現(xiàn)場性的內(nèi)涵完全丟失。這種變化發(fā)生在兩種語法環(huán)境:一是比較句,比較就涉及一個標準,“遠遠”指超過該標準的幅度大,如“他們失去的遠遠比得到的多得多”。二是否定句,這時“遠遠”表現(xiàn)為負極詞,不能用于肯定句,分析性更強,接近純量義,例如:

(39) 債務危機遠遠沒有結(jié)束。

(40) 這些數(shù)據(jù)目前的技術遠遠不能分析清楚。

(41) 他遠遠不了解大家的積極性。

(42) 他對你還遠遠談不上愛。

否定詞指對肯定成分所指實質(zhì)內(nèi)涵加以去除(張新華和張和友2013),該內(nèi)涵總是表現(xiàn)為一定的量,“遠遠”指當前關注的對象在量上與該內(nèi)涵相差甚大,可換為“完全、壓根兒”。負極詞的語用功能是強調(diào),語義基礎則是梯級量(Ladusaw 1996;Israel 2011等),量是分析性的典型形式。“遠遠”有負極詞的行為,表明其分析性的特征已很顯著。句法上,“遠遠”屬構(gòu)形重疊:指對基式“遠”的程度加強。

3.2 AABB的演進

AABB本來是AA重言的加長版,但表述功能更為強大:可把兩種不同的事態(tài)融合為一個狀貌統(tǒng)一體,并可大量臨時構(gòu)造。中古以前,AABB是兩個語義相近重言詞的疊用,指典型狀貌,強混沌性,不存在結(jié)構(gòu)關系,詞序隨意(石鋟2010等),如“渺渺茫茫、茫茫渺渺”。后來,大量普通實詞進入AABB詞框,分析性增強,狀貌典型性則降低。有兩類構(gòu)造方式:一類是AA+BB加合,如“羞羞迷迷、迷迷離離”,詞序仍較自由;另一類是基式為AB的普通謂詞疊用。特別是,主謂、動賓、偏正等AB也可進入其中,如“肉肉麻麻、放放心心、筆筆挺挺”,語義機制是:打破基式本來的分析性特征,以造成混沌的效果。

AABB的詞框大,可進行的語法操作空間也就大,這就使其更容易接受指抽象義的基式,如“地地道道、公公平平、認認真真、完完全全”等。這造成AABB的狀貌功能減弱,分析性增強。重復的基本策略即相似性:通過形式增大帶來量的增大,而基式所屬范疇不同,重復所表增量的內(nèi)涵也不同。對那些狀貌特征顯著的基式,重復的功能就表現(xiàn)為提高這些狀貌的質(zhì)料復雜性、混沌性,因此表現(xiàn)為構(gòu)詞疊加,狀貌義也更強。抽象形容詞的核心特征則是去質(zhì)料化,由此形成兩個語義參數(shù):類指、程度,所以疊用就表現(xiàn)為量的強化,這就使其向構(gòu)形重疊發(fā)展,狀貌義喪失。構(gòu)形、句法手段是強分析性的,構(gòu)詞現(xiàn)象的機制則主要表現(xiàn)為綜合性、融合性。

3.3 ABB的演進

這個詞框內(nèi)部關系差別很大,在各類狀貌詞框中最復雜。首先要將A是名詞的主謂式與其他形式分開:該式是ABB整體詞化,如“眼睜睜”;其他形式A與BB表現(xiàn)為不同的語義關系,并造成ABB性質(zhì)的不同改變。下面只討論主謂式之外的ABB。

ABB整體作為一種詞框,BB不一定發(fā)生虛化。A與BB的關系可概括為兩種:并列,A與BB各指一種獨立存在的事態(tài),如“寒寂寂、玉纖纖、白胖胖”,該詞框與AABB相通,其BB為疊加,一般不虛化;中(即“中心語”)狀(即“狀語”),BB在語義等級上低于A,對A起殊指化的作用,其BB易虛化,如“暖洋洋、醉醺醺”。這兩種詞框歷史上長期并存。如元代Abb已很發(fā)達,但ABB能產(chǎn)性同樣很強,如“深密密、翠彎彎、小弓弓”。這一情況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代漢語,如“白乎乎、白亮亮”。

下面討論詞綴 -bb的形成機制,其動因在于狀語后置。學者多將“紅彤彤”之類分析為述補結(jié)構(gòu),我們認為應該是中狀。當然,也有學者把傳統(tǒng)述補都視為中狀,本文并不是在此意義上理解,而仍在傳統(tǒng)語法系統(tǒng)理解。中狀結(jié)構(gòu)在古代漢語并不少見,且其中心語不限于單音節(jié),如“伐木丁丁、將其來施施”(《詩經(jīng)》),“依弦度曲婉盈盈”(《南朝·張率詩》),“楓葉落紛紛”(《李白詩》),“金樽酌湛湛,歌扇掩盈盈”(《唐·陳子良詩》)。實際上,中狀格式在苗、藏等語言中極為普遍,如苗語“ngit(看),bub jub(呆呆貌)”(嚴素銘1987:50)。

由于中狀與漢語常規(guī)的狀中結(jié)構(gòu)差距甚大,難以相容,語言系統(tǒng)就會努力把它擠壓為一個信息單元,所謂重新分析。這導致兩個語法后果:一是ABB整體詞匯化,二是BB的謂述地位下降,并由此導致語義虛化,形態(tài)上也就詞綴化。這一演化的直接動因是BB失去時間特征,由動態(tài)改為靜態(tài):動態(tài)的特征是殊指,靜態(tài)則是概括,由動到靜就表現(xiàn)為虛化?!盃T煙昏霧暗騰騰”(李紳詩)指當下事件,“騰騰”的實義性、狀語性明顯;“只貊終日醉騰騰”(陸游詩)是長時性的,“騰騰”就虛化、詞綴化。由此原理可知:相比動語素A,形語素A后的BB更易詞綴化,如“暗騰騰”的虛化比“終日坐騰騰”(《孟貫詩》)強。

在中狀ABB中,A指類,語義特點是潛在性、一般性;BB指方式,現(xiàn)實性、個別性,如“急”指一般情緒,“慌慌、煎煎、攘攘”指其不同的狀貌表現(xiàn)。BB的虛化意味著方式范疇的類化:不同的抽象性質(zhì)采取同樣的表現(xiàn)樣貌,“急、亂、忙、驚”均可呈現(xiàn)“慌慌”的形式。性質(zhì)通過狀貌現(xiàn)實化,其機制平行于動作由體貌而現(xiàn)實化:都是由類轉(zhuǎn)化為個別。狀貌專職詞綴 -bb的形成,表明狀貌范疇形態(tài)化程度的提高。

Abb的發(fā)展過程所涉及的具體語法現(xiàn)象很多,可概括為三方面:1)A由狀貌詞擴大為性質(zhì)詞,2)bb由重言詞擴大到普通實詞,3)整個Abb由指具體狀貌發(fā)展為指抽象屬性。三者都導致Abb分析性提高。狀貌詞A即重言詞的單音節(jié)形式,早期多由其構(gòu)成Abb,bb起修飾強化的作用,這顯示狀貌范疇的編碼策略還是側(cè)重用原初狀貌詞。這種格式在魏晉詩歌很多,bb虛化很弱,整個Abb形象性、綜合性很強,如“灼烈烈、婉盈盈、郁青青”。后來,隨著上古漢語重言詞功能的整體蛻化,越來越多實詞進入ABB,這一方面導致ABB狀貌性減弱,另一方面也導致BB虛化加強。相比“碧沉沉”,“綠沉沉”的綜合性就差些,因為“碧”自身的形象性高于“綠”。隨著BB 所組合的實詞增多,必然導致BB與A的語義關系疏遠,BB的虛化提高,如“靜沉沉、空沉沉”比“綠沉沉”虛一些。

在詞綴化過程中,上古漢語的重言詞主要起觸發(fā)作用,自身虛化為詞綴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后來的實詞演化為bb,如“-溜溜、-哄哄、-絲絲”。在具體義形容詞身上,[量]與[狀貌]是兩個同時存在的語義維度,但對表達層面的實際語法現(xiàn)象而言,二者卻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形容詞分析化程度提高的直接結(jié)果就是狀貌義削弱,量義增強;反之,強狀貌義的重言詞就抑制量義。分析化的根據(jù)即所述事物的質(zhì)料義磨損,這就造成與所組合成分之間的語義一致關系弱化,選擇面擴大。重言詞形成的詞綴有“-悠悠、-漫漫、-幽幽、-凄凄”等,虛化程度都不高,多可作狀語;虛化最強的是“-乎乎”。如,“白皚皚”形象性極高,缺乏量特征,不接受“有點”修飾;“-乎乎”的質(zhì)料義完全丟失,分析性強,“白乎乎”就接受一些量化修飾,如“有點白乎乎的”。“-溜溜”早期限于指水滑的A,如“酸/滴/光溜溜”,后不再有此限制,如“窄/紫/窮/憨溜溜”。一般而言,實詞bb構(gòu)成的Abb式,都接受某種量化修飾??傮w看,現(xiàn)代漢語狀貌詞諸格式量義都明顯強于上古漢語,表明其狀貌典型性降低。

整個Abb格式被用于指抽象義,顯示狀貌詞框的語法功能發(fā)生重要改變,但這種Abb詞例還很少。如“干巴巴的雙唇/幾句話、響當當?shù)你y元/漢子、順當當?shù)亓镞M去/賺錢”,其中Abb修飾斜線后成分時就抽象化。當A為強抽象詞時,Abb物理狀貌義就根本喪失,這對狀貌詞框是質(zhì)的改變。這種Abb極少,較典型的是一個“好端端”,它有兩種用法:做定語,指物質(zhì)構(gòu)造完整(一個好端端的企業(yè)),做狀語,指無緣無故(怎么好端端地又流起淚來?);兩種用法都沒有物理狀貌義。一般Abb中的性質(zhì)詞A,其抽象義更多屬于統(tǒng)指,仍與狀貌高度關聯(lián)。如,“-乎乎”雖組合面很大,“A乎乎”卻仍強烈指向狀貌:白乎乎(顏色)、硬乎乎(體狀)、香乎乎(味道)、傻乎乎(神態(tài)),但:“*好乎乎”。

相比AABB,ABB作為狀貌詞的詞框更典型。體現(xiàn)在:一是ABB比AABB更難接受強抽象性質(zhì)詞,比較:公公平平:*公平平;?容容易易:*容易易。二是同樣的基式AB,進入AABB可指抽象義,ABB則指物理狀貌,如:“白天才拿到派出所的戶口本、身份證,晚上便被齊齊整整/*齊整整辦好?!薄褒R齊整整”不指戶口本、身份證的物理形態(tài),而指“辦”的行為完備,抽象性強;“齊整整”更側(cè)重指具體物理狀貌,所以難做泛化動詞的狀語。

4 結(jié)語

本文認為朱德熙(1982)所述“狀態(tài)形容詞”的語法意義是狀貌,并把它的語義特征分析為[質(zhì)料]、[混沌]、[限定]、[感嘆]??缯Z言看,狀貌詞是個普遍現(xiàn)象,多采取重復及語音象征的編碼策略。AA、AABB、ABB在上古漢語都屬重言現(xiàn)象,其語法性質(zhì)表現(xiàn)為語音、話語層面的疊用,象征性、混沌性顯著,狀貌義典型。近、現(xiàn)代漢語主要由普通謂詞進入其中,性質(zhì)上就變?yōu)闃?gòu)詞疊加,成為狀貌范疇的主要詞框,但分析性增強,狀貌典型性降低。進一步,一些強抽象義謂詞也進入這些詞框,就獲得構(gòu)形重疊的特征,物理狀貌義完全喪失。

猜你喜歡
詞綴語義
從網(wǎng)絡語“X精”看“精”的類詞綴化
語言與語義
詞尾與詞綴的區(qū)別研究
淺談現(xiàn)代漢語類詞綴
小說月刊(2017年16期)2017-12-01 05:14:50
釋西夏語詞綴wji2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試析否定詞綴在漢維語中的不同表現(xiàn)
語言與翻譯(2014年3期)2014-07-12 10:31:56
“深+N季”組配的認知語義分析
當代修辭學(2011年6期)2011-01-29 02:49:50
語義分析與漢俄副名組合
外語學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黄色网| 啪啪啪亚洲无码| 亚洲成a人片7777|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在线五月婷婷|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1区2区| 天天操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欧美另类第一页|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 国产黄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天堂久久|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伦理一区|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亚洲第一色视频|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亚洲欧美极品| 91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区|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亚洲黄色成人| 69av在线|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最新地址|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色噜噜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一级毛片网|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67194亚洲无码| 国产一区成人| 亚洲bt欧美bt精品|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一区二区午夜|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