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吉
2014年4月,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體系”的研制與構建作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展的關鍵環節。加強考試招生和評價的育人導向。要嚴格以國家課程標準和國家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組織中高考命題,評估命題質量,保證考試的導向性,科學性和規范性。《意見》的出臺,為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落實立德樹人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和根本任務,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育人的重要目標。
《意見》十分明確地指出,不僅《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2011年版)》需要基于核心素養來設計和實施,學生的學業評價標準和高考考試標準同樣需要圍繞著核心素養和學科核心素養來進行設計和實施。基于此,初中生物學科學業水平考試也應圍繞著基于核心素養下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來進行設計和實施。
2019年3月,我有幸參加了遼寧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專家候選人培訓會。會上,聆聽了教育部以及省內外專家的專題講座以及同行所做的經驗介紹等,并親歷了《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學科中考模擬命題》的實踐操作。結合多年的生物學科考試命題的實踐經驗,我總結了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學科中考命題理論、技術要領和實踐操作要領并進行了相關的思考。
一、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基于核心素養的定義,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接受生物學科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學習生物學科內化的帶有生物學科特性的品質,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成分。
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由四個要素組成: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這四個要素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命觀念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和支柱;生命觀念的形成過程中離不開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互為倚重,理性思維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內涵,科學探究是理性思維的實證過程;在形成生命觀念、進行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最終形成一定的社會責任意識和義務。它們的關系如圖1所示。
二、命題實踐
(一)試題編制的基本程序
1.制定命題計劃
這是編制試題和試卷時的指導和依據,命題者必須遵循的,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命題指導思想。命題應注重考查學生的生物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科學地認識事物、分析現象和把握知識的能力,應體現課標對“三維”目標的要求,充分發揮對本地區生物教學的導向作用。
其二,命題原則。應體現基礎性、應用性、探究性和導向性。
其三,命題思路。應立足基礎,突出核心概念;梯度合理,重視能力考查;關注素養,凸顯實驗探究;聯系實際,關注生產生活。
其四,試題結構。包括題型比例、試題難易比例、試題內容比例、試題的數量、試題總體難度控制和改革思想。
2.試卷構成框架設計
本人根據命題實踐經驗進行了總結,如表1所示。
3.編制雙向細目表
雙向細目表是一種反映試題內容和考查要求的這兩個維度的表格,它的功能:方便命題人員的編題操作,保證命題質量,方便審題人員審核試卷,方便考試后對試卷使用效果的評價。如表2所示。
4.編制試題
包括四個關節:一是命題組成員分別獨立命題;二是集體討論;三是根據討論的意見,分別修改完善;四是重新集體討論。
5.審題
命題者與審題者是分開的,分一審、二審和終審。
6.校對
不同的人員分別校對。
7.簽字復印
各級工作人員簽字后復印。
8.監印
以紙樣為準。
(二)命題的思路
1.明確考查目標,體現基礎性
中考生物學科的考試定位于學業水平考查,針對考查科目這樣一種性質定位,初中生物學業水平考查內容的選取應強調其基礎性,嚴格執行《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11年版)》《生物學科中考說明》的要求,所考查的是學生應知、應會的內容,是學科的主干知識。基礎知識的考查應是考查的重點,在重點知識的考查中應注意精選這些內容,一是要與學生平時生活相聯系的知識,二是要與學生繼續學習有關聯的知識。以下是一組基礎題。
例1 蕨類植物和苔鮮植物只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陸地環境中,其主要原是( )
A.植株矮小,沒有真正的根、莖、葉
B.體內無輸導組織
C.生殖過程離不開水
D.不能開花,結果
例2 銀杏俗稱白果,它屬于裸子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種子外無果皮包被
B.種子外有果皮包被
C.體內有輸導組織
D.生殖過程不需要水
例3 細菌與真菌相比,其結構特點是(?? )
A.有成形的細胞核
B.無成形的細胞核
C.有細胞結構
D.無細胞結構
這組題主要考查了有關生物體的結構、類群的基礎知識,是生物學核心、主干的知識,也是學生應知應會的知識。比如,植物類群中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結構特點是與他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這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再如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區別,不是單純考區別,而是通過對“白果”的辨析來考查,聯系了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細菌的知識既是初中生物學學習的內容,也是高中繼續學習要具備的知識基礎,關系到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發展。這些內容,只要教師平時重點講,學生認真學,應該是很容易答對的。
2.關注“三維”目標,體現核心素養的培養
生物學科新課程理念倡導探究性學習,強調要從學生的終生發展出發,努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強調在經歷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如何通過紙筆考試來考查學生的能力與價值觀,這是一個新的課題。按照課程目標,在兩年的生物學學習中,教師在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目標的同時,應對其進行實驗能力、收集與利用信息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知識的運用能力的培養,并在這一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在試題的命制中嘗試借助對生物學知識的考查中滲透對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在命制試題時,在能力考查方面應突出考查考生實驗的操作與實驗現象的分析、圖文轉化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學生在學習中,教師應該努力培養的。以下是考查能力與基本科學素養的試題。
例4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5月31日確定為“世界無煙日”,宣傳吸煙的危害,開展戒煙、限煙的健康教育活動。下列有關吸煙危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長期吸煙導致肺癌發病率增高
B.吸煙會降低記憶力,分散注意力,影響身體的生長發育和正常學習
C.孕婦如果長期吸煙,會誘發胎兒畸形
D.吸煙只對自己有害,對他人無害
在完成這道題的答題過程中,學生要思考、分析,對學生的能力提出要求。同時,在答題過程中,思考如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能力與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伴隨著學生的知識學習與心靈的成長,這樣的試題對于引導教學也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而不是靠考試前加班加點去“死記硬背”和突擊式的訓練。
3.聯系實際,體現知識的運用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科學,同時又與生產生活緊密聯系。生物學科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對生產生活中一些生物現象的關注與思考,有助于學生利用生物學科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物學現象。在試題的命制中,聯系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生物學科現象,讓學生運用生物學科知識來解決,讓考查的過程,成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產生繼續探究學習愿望的過程。
例6 生產上常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采取多種措施,以提高大棚中農作物的產量。下列措施中不合理( )
A.增加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
B.增加氧氣的濃度
C.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
D.適當降低夜間溫度
4.有效引導教學,體現導向性
盡管是考查,但是不可避免地對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有的學校縮短教學時間來進行復習,有的學校加大復習強度,增加練習量,加重學生負擔。為發揮考查的正導向作用,考查的試卷應能夠代表今后教學的方向,對生物教學有一個正確的導向、引領作用。那就是依據《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11年版)》,不超標,不出偏題和怪題,不出難題。學校不需加班加點、搞題海戰術,但要高度重視平時的教學。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讀表,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的生物知識、原理、規律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得考查能發揮考查評價的導向作用,有效引導初中生物教學,讓大部分認真學習初中生物課程的學生能順利通過考查,起到真正提升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的作用。
例7 初二學生劉曉紅最近患上了流行性感冒,他在家找到了一盒泰諾,并按照藥品說明書服用了一片。請根據下邊藥品標簽中的信息及所學的知識回答問題:
(1)流行性感冒是——傳染病。
(2)李強的用藥是否安全?為什么?
(3)李強的同學為預防流行性感冒,進行了預防接種,其所獲得的免疫為——免疫。
這是一道依據給定材料完成答題要求的試題,屬于具有一定限制性的開放性試題,完全不需要學生死記硬背,學生運用題目中所提供的材料,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
5.考查相關知識的聯系,體現綜合性
例8 人體是一個協調配合、和諧統一的整體。圖2為王紅同學精心繪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和循環系統間關聯的概念圖解,其中①②代表某類氣體,③④⑤代表生理過程。請你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作答:
(1)王紅同學吃的早餐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消化后分解成小分子物質隨血液送達組織細胞后,在圖中氣體_____(填代號)的參與下被分解利用,提供學習等活動所需的能量。
(2)人體血液的體循環和肺循環是通過心臟連通在一起的。心臟內部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將心臟分隔成???????? 不相通的兩部分。
(3)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丁大爺體檢時發現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圖中_______(填代號)所示的生理過程異常所致,也可能是內分泌腺胰島的功能障礙有關。
(4)在⑤處,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了物質交換,結果血液由含氧豐富的_____血變成了含氧較少的_______ 血。
這是一道以人體新陳代謝這一核心概念為載體設計的一道綜合題。與人體新陳代謝直接有關的系統有: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和泌尿系統,還有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相關知識的綜合題,考查這些相關知識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與分析能力,形成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三、命題啟示
為做好我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學科的中考命題工作,要力爭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調研,立足生物學科現實
命題在落實新課程理念的同時,必須立足于這一地區當前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由于較長時間以來有些市生物學科未列入中考科目,所以沒有得到學校、學生、教師等的足夠重視,教學質量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因而,在初中二年級學生完成初中生物學科學習后所進行的學業性考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進行充分的調研,充分了解我省當前生物學科教學的現狀,考慮地區之間和城鄉之間生物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差別,處理好基礎與能力的關系,嚴格控制試題的難度,但還要有一定的區分度。既要體現出初中學業水平生物學科考試的基本要求,又要突出選拔的功能,即體現“一考多用”的原則。
(二)激勵師生,引導生物學科教學
生物學科學業考查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生物學科的課程改革,有效引導初中生物學科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繼續學習奠定基礎。這是一項新的嘗試,因此這種測試要充分發揮其激勵功能,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發展,進一步深化初中生物課程改革。要探索積極深化課程改革,認真執行課程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學校的學生能夠取得好的成績。同時,測試要做到既不影響學生平時的生物學學習,也不增加學生考試復習的負擔。通過測試考查出全體學生經過兩年的生物學科學習后應達到的基本水平,促進平時教學都能達成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在地區范圍內推進生物學教學的均衡化。
(三)建設教師隊伍,促進生物學科的發展
考查促進了學校全面落實課程計劃,積極推進初中階段的素質教育。同時,也促進生物學科的發展及生物學科教師隊伍的建設。客觀上,通過考查可引導生物學科教師關注在平時教學中學生的能力與價值觀的培養,關注教學目標的當堂課的達成與課程目標的最終實現,關注教學過程中的復習與鞏固環節,還可促進廣大初中生物學科教師研究紙筆考試的試卷命制和試題編制,多方位促進生物學科教師專業化發展,最終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提升命題水平,提高命題的質量
現在各市使用的生物學科教材版本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市,各縣區使用的教材版本也有不同的,在命制試題時一定要遵循《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生物學科考試說明》。我們作為省命題專家候選人,要熟悉不同版本的教材,平時加強學習,注重積累,積極思考,深入研究。我們應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去,增強命題的水平與能力,提高命題的質量,為全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學中考命題工作服好務。
(責任編輯: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