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夏杰 鄧淑華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堅守初心”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品格。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其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將“不忘初心”作為中國共產黨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重要議題,在不同場合以不同形式論述了“不忘初心”的重要性,從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講話中提出的“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講話中提出的“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到十九大報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到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重溫入黨誓詞,到江西贛州革命老區追尋中央紅軍長征的足跡,再到全黨召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不忘初心”思想無論是從宣傳范圍、宣傳形式、宣傳深度、宣傳實效上都實現了新的突破,為新時代黨性修養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命力。本文從革命邏輯層面探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旨在探討“初心”與革命之間的關系,尋找新時代“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突破口。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革命邏輯首先體現在要保持對中國共產黨政黨屬性問題的清醒認識,即該如何劃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政黨屬性的范疇問題以及如何處理政黨職能之間的關系問題。當前能不能科學判斷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屬性問題直接關系著能不能正確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以及如何“堅守初心”等問題。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黨、執政黨,這是當前學界達成的基本共識。但對于中國共產黨是不是革命黨問題,當前學界尚存在較大分歧,其中大部分學者秉持政黨“轉型論”,認為:中國共產黨完成了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型,并且對中國共產黨轉型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這類學者對政黨轉型的判斷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對于轉型時間的判定有所差異,一些學者以“中共七大”為起點,一些學者以新中國成立為起點,還有一些學者以“中共八大”為起點。另外,少數一部分學者主張政黨“統一論”,認為:中國共產黨是革命黨、領導黨、執政黨三重身份的統一體。本文比較認同第二種觀點,認為第一種觀點表述不太準確。毋庸置疑,這兩種觀點都是對中國共產黨從“領導人民奪取政權的政黨”到“領導人民執掌政權的政黨”身份轉換的一種理論闡釋,但肩負執政使命并不意味著中國共產黨不再需要革命,并不意味著中國共產黨不再具備“革命黨”的政黨屬性。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革命是其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是將“革命”作為其首要任務而成立的政黨,其“革命初心”是指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推翻舊體制、建立新體制,而整個革命過程是武裝、暴動的。當中國共產黨完成“革命”任務,進入“建設、改革”階段時,仍要保持“革命初心”,只不過此時的“革命”被賦予“革新”之意,指通過調整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關系來鞏固政黨政權。鄧小平在《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絕對不是說革命的任務已經完成,不需要堅決繼續進行各方面的革命斗爭。社會主義不但要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而且要大大發展社會生產力,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逐步消滅一切主要由于社會生產力發展不足而造成的重大社會差別和社會不平等,直到共產主義的實現。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偉大的革命。”[1](P844-845)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2]并在不同講話中多次強調“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二者之間的關系。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習近平雖沒有直接論述“不忘初心”與革命黨之間的關系,但報告中出現的“偉大斗爭”、“斗爭精神”、“發揚革命傳統”、“發揚革命精神”、“自我革命”等字眼,可以看出革命的邏輯始終貫穿在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邏輯中。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守初心、擔使命”就必須增強革命本領,用革命的手段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革命邏輯從精神信仰上體現為堅定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革命精神的政黨。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革命傳統和革命風范,其實質體現為“兩個敢于”(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徹底革命精神。毛澤東《七律·到韶山》中的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具體體現。
革命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千錘百煉的政治覺悟和意志品質,是中國共產黨“堅守初心”的精神之源,正如習近平所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3]因而,如何弘揚傳統革命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弘揚傳統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信仰傳承的歷史使命。新時代弘揚傳統革命精神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要準確把握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革命精神是革命戰爭時代實踐的產物,按照其產生譜系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領導中樞為主干而鑄就的革命精神,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些精神產生的歷史背景雖不同,但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定理想、砥礪前進”的“初心”;另一類是以黨員群體和黨員個體為主力鑄就的革命精神,如:沂蒙精神、紅旗渠精神、航天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等,這些精神雖來源于不同的實踐領域或實踐風格,但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員“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初心”。革命先輩所鑄就的革命精神錘煉了黨員堅定的革命意志,筑牢了無產階級政黨的立黨之本。其次,要賦予革命精神新的時代內涵。革命精神的生命力在于緊扣新的歷史特點實現革命精神的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創新性轉化指要將革命精神與新時代背景相結合,在不改變革命精神實質的前提下,創新不同形式激活傳統精神活力,滋養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和靈魂;創新性發展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拓展革命精神內涵,在傳統革命精神中增補新的革命精神,如:塞罕壩精神、蒙古馬精神、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自我革命精神等,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長征路注入新的精神動力。
弘揚傳統革命精神以喚醒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為目的。由于歷史環境、時代條件、國際力量、時代任務等因素的變化,在黨內對于如何理解革命精神、如何理解革命精神與黨的“初心”之間的關系等問題出現了“學用分離、知行不一,停于口頭宣傳、不落實際”等問題,因而必須從精神信仰上堅定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革命精神的政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可概括為“勝不驕、敗不餒,永不自滿、永不懈怠、永不退縮”的精神狀態,這是中國共產黨砥礪奮進、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撐。正如習近平所說:“現在,我們正在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必須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必須發揚革命戰爭年代那種敢于戰斗、不怕困難的奮斗精神,勇于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風險挑戰,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4]
自我革命,顧名思義自己向自己革命,自己既是革命的主體也是革命的對象,具體到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指黨拿起手術刀革除自身病癥,鍛造剛硬之軀。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將自我革命理念貫穿于管黨、治黨、強黨的全過程,塑造了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但“自我革命”術語本身,最早出于李克強提出的:“地方政府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5]之后習近平將“自我革命”術語與黨內問題結合起來,提出“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論斷,并對“自我革命”進行了深入闡釋,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中強調:“全黨必須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6]這體現了“不忘初心”與“自我革命”之間的辯證關系,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推進“自我革命”,而“自我革命”的目的又是為了“堅守初心”。
自我革命,是黨內自身問題倒逼而形成的治黨手段。黨內問題主要指由于黨組織內部政治不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而帶來的問題,現階段黨內問題集中體現為“四種危險”“四風問題”,這些問題若不及時加以解決,將會直接動搖黨的根基、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削弱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從而對黨的事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而推進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率之必須,也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之必須。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我革命雖是我黨的優良傳統,但由于所處時代條件不同,自我革命的實質亦存在差異:在我黨領導人民奪取政權時期,自我革命主要通過肅清“左傾”或右傾錯誤解決黨內思想路線問題;在我黨領導人民執掌政權時期,自我革命主要通過思想教育或法律法規路徑解決黨員理想信念問題。毛澤東的“兩個務必”與習近平的“自我革命精神”都表達了對我黨“不忘初心”的深刻憂思。
針對如何推進自我革命問題,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從兩個方面作出指示:正視問題、整改問題。對于正視問題,習近平強調:“要教育黨員干部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廣泛聽取意見,認真檢視反思,把問題找實、把根源挖深,明確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4]這為各位黨員干部如何認識問題、如何找出問題、如何挖掘問題根源、如何面對問題提供了明確的思路和方向,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真正落實到黨員干部的實際行動中,因而要求各位黨員干部真正鼓足勇氣正視自身行為與黨章黨規、人民群眾期待、先進黨員要求之間的差距,真正意識到這些問題存在的危害性,并作出自我革命的意愿。對于整改問題,習近平強調:“要把‘改’字貫穿始終,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夠當下改的,明確時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時解決不了的,要盯住不放,通過不斷深化認識、增強自覺,明確階段目標,持續整改。”[4]習近平將整改問題的即時性、延時性、持續性、徹底性統一起來,既體現了對各位黨員干部整改問題的包容性,又體現了堅持整改黨內問題的堅定決心。所以說,自我革命是一場永遠在路上的徹底性的革命。正所謂:“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個政黨只有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社會革命同自我革命是性質截然不同的兩種革命。自我革命是政黨內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著眼于解決政黨理想信念問題,而社會革命是社會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著眼于解決人類社會發展問題,因而社會革命是最深刻、最廣泛、最徹底的革命。對于何為社會革命,可從廣義和狹義兩個維度來理解:狹義的社會革命指革命階級推翻反革命階級、先進制度推翻落后制度、一種社會形態取代另一種社會形態的社會運動,發生的根源在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廣義的社會革命不僅指武裝、暴動的社會運動,也指和平的、穩定的、漸進的社會改革運動,發生的根源在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論述社會革命,并提出了一些重要論斷,如:“要以黨的自我自我革命推進社會革命”,“在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等。在當前全黨召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習近平雖沒有專門論述社會革命,但指出了此次主題教育對“五位一體”總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意義,實則暗含了主題教育中的社會革命邏輯。
社會革命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歷史使命,革命的目的是消除一切階級差別,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將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為了實現這個最終目標,中國共產黨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步入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改革開放,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針對新時代如何推進社會革命,習近平作出了重要指示:一方面要一以貫之推進社會革命。這就要求我黨正確認識社會革命的階段性、長期性,在推進社會革命的過程中,根據時代背景調整社會革命的任務、對象、目的等,具體到當前新時代背景,社會革命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爭取社會革命的群眾力量。另一方面要以自我革命推進社會革命。社會革命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這就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尤其當前新時代背景下,社會革命面臨的條件更艱巨、更復雜,這就對政黨本身的領導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中國共產黨只有通過自我革命,鑄就一身過硬的本領,才能做好應對新的偉大斗爭的準備,從而為社會革命向下一個歷史階段邁進奠定革命基礎。
但我們需要清楚的是,社會革命不僅僅是一國的革命,社會革命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因而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先要爭取社會革命在我國的勝利,為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提供我國社會革命的經驗和智慧,助推社會革命在社會主義國家的革命化,引領社會主義國家走出低谷,凝聚社會主義國家合力,增強社會主義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感召力,以社會革命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前進方向。
總結:革命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屬性,以革命邏輯為主線探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旨在要求全體黨員從政黨屬性上認同中國共產黨是革命黨、領導黨、執政黨三重身份的統一體,從精神信仰上堅定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革命精神的政黨,從政治建設上認定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勇于進行自我革命的政黨,從時代發展潮流上堅信中國共產黨是一個致力于社會革命的政黨。通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黨員初心支撐政黨初心,尋找新時代“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突破口,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